医院科研正加速内卷:大量博士涌入 专职做发论文机器

丁香园 0

本文作者:EVEE

内卷可怕吗?可怕。

但是比内卷更让人无奈的,或许是降维打击。

都说生化环材是四大天坑,但不得不承认,即使同为天坑,材料学也是其中一个短、平、快,发文章较为迅速的坑。当这些材料方向的大佬涌入医院,搞起学科交叉时,这样的画面简直让人不敢想象。

有人肯定要问,材料学和医学八竿子打不着,大佬会发文章,又不会看病,怎么进的医院?这一切,还得从医院科研岗谈起。

医院科研岗日益火热

医院科研岗,顾名思义就是医院中专门负责科研这一块的相关岗位,相比于临床医生需要同时兼顾看病与论文,医院专职科研岗只需要专心搞科研、发文章、申基金,并不用操心治病救人。

近些年来,随着医院对于科研产出,对于论文发表的重视,医院科研岗也随之越来越火。

一些知名的医院在这两年也开始招聘科研岗。当然,这类岗位的招聘条件比较看重科研经历,一般都会要求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相关领域发表过 SCI 论文,N 篇及以上或者单篇影响因子 > M 分。



北医三院此前就发布过科研岗的招聘

(图源:北医三院)

由于医院科研岗的特殊性,招聘时往往不需要应聘者具有临床背景,反而更青睐那些研究背景涉及生物材料,纳米材料,生物信息学等领域的相关人才。

举个例子,深圳市人民医院 2021 年的一则科研人员招聘启事中就对招聘范围作了限定,具有生物材料、纳米材料、药物化学及有机合成的研究经历优先考虑。



图源:深圳市人民医院

该院在 2019 年招聘科研人才时也对材料学领域的人才青睐有加。



图源:深圳市人民医院

类似的,华西医院的一则招聘启事也明确应聘人员应已获得或即将获得临床医学、细胞生物学、材料学或生物医药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图源:华西医院

陆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也发布过类似的招聘启事,要求应聘者有材料学相关背景。



图源: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材料学人才涌入,会加剧医院内卷吗?

当其他方向人才越来越多地涌入医院,势必会发表更多的论文,这对医院,对临床医生会产生影响吗?答案显然是会。

对于医院而言,发文快,文章影响因子高,可以显著提升医院的科研指标。

近些年来,不少医院都在生物材料方向上发表了不错的科研论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

(图源:Biomaterials Science)



武汉协和医院

(图源:ACS Applied Materials& Interfaces)



华西医院

(图源:Advanced Science)



华西医院

(图源: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对于年轻的临床医生而言,身边凭空多了几台发文多快好省的「论文机器」和自己竞争,自然感到压力巨大。

而且摆在他们面前的选择似乎并不多,要么寻求合作一起发论文;要么只能在顾好临床的前提下,再想办法多发一些论文。

总之,得发更多更好的论文。

但临床医生发论文真的没那么容易。不少医生都表示,如果不是为了晋升,自己根本不会在看病救人之余花费额外精力搞科研,发论文。



超八成医生表示科研是为了晋升(丁香调查)

另一方面,论文造假与外包工厂越发猖獗。早在 2009 年,武汉大学的一项调查结果就显示,我国第三方论文代写代发市场已达到 10 亿元以上的年产值规模。

一批又一批可能来自「论文工厂」的问题论文被发现、撤稿,论文发表单位涉及多家中国三甲医院。



知名论文打假人 Elisabeth Bik 个人推特截图

临床医生何去何从?

随着更多「科研专业队」涌入,临床医生该何去何从?

首医提出了一种尝试的可能性。

3 月 2 日,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在个人公众号发表题为《学术不端为何在中国的生物医学界出现较多》文章。文中提到,首都医科大学已经在去年率先建立「临床教授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科研占比下降,临床工作的优劣则成为新的评判标准,该系列人员不需要发论文,「只要是好的医生、加上为大学做教学工作,就可以符合基本资格。」

此举初衷,正是为了纠正医生晋升的「体制机制问题」,即医生想当教授,教授要求科研,所以科研圈一片混乱,造假频出。



图源:饶毅个人公众号截图

新概念提出后,网络上叫好一片。有人高呼「科研至上的风气早就该改改了」,还表示「大家都愿意去这样的医院」。

但也有人提出质疑。

一位首都医科大学的临床博士研究生告诉丁香园,「尽管(这个新的晋升体系)已经不止一次被提出,但在实际评审中还没有实质性作用。」

「今年的教授/博导申评时,虽说的确主任医师工作几年之后可以评教授/博导,但在研国家级基金和代表作依旧有很大的顺位优先性,几个候选人基本也都是专业顶刊互搏。即使已经评上副主任医师,也需要国家级基金才能申副教授/硕导,但因为不是硕导就招不到学生,进而难以申到国家级课题,于是容易陷入尴尬的死循环。」

改革需要自上而下。现在看来,这阵改革的风还没有吹到晋升一线。有首医附院的医生对丁香园表示:「医院没太宣传,其实我们也不太了解细节。」


图源:丁香园微博评论区截图

事实上,临床教授(Clinical professor)在美国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临床教授是一种针对专业成员学术任命,从事对学生(例如医学生)的实践(临床)指导。

在医学领域,针对这个通道的晋升同样没有标准化的划分,会根据学术机构的不同,给全日制从事教学工作的医务人员分配教学等级,且教学等级不等同于医生职称。

这与美国的医生就业现状有关。一名在美国工作的中国医生苏言浩告诉丁香园,「在美国,科研和临床不是两条腿走路,这压根就是两条路。进入临床以后,只有教学医院才有科研相关的硬指标,有所谓职称和晋升,一般医院压根不管医生的科研。科研更多是感兴趣就做,不感兴趣就不做。」



美国对于「实践/临床教授」的定义(图源:Wikipedia)

近年来,「医生到底要忙看病还是忙论文」也在两会上屡屡被代表提出。

2013 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副院长范利严厉抨击了现行医生评价体系所存在的诸多弊端;

2019 年,全国政协委员、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主任张澍表示,「SCI 论文不能作为临床医生职称考评中一票否决的指标」;

2021 年,全国人大代表梁益建谈到 「做 1000 台手术不如发一篇论文」,直指我国卫生职称评价体系「重科研、轻临床」的弊病……

类似的质疑和呼吁还有太多——临床和科研真的会分开吗?分开就会好吗?我们到底要如何客观评价一个医生的临床水平高不高?

一切,还需要时间去见证。

但无论如何,临床教授体系都是一个初衷很好的改革思路,临床医生们也无疑需要更多的后备选择,应对当前早已如火如荼的竞争。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75146
分享文章:

1

1 1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