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国拟放宽生育 继续干预还是给予选择权? (图)

美国之音 0



资料照片-失独父母在北京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外的集会上高呼口号。(2016年4月18日)


中国官方媒体近日援引专家的话表示,该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可望在未来五年或更长时期内进一步放宽,以因应诸如人口日益老龄化和劳动力逐年递减等社会问题。在改革国家生育政策开放生育的一片呼声中,人们也在提出这么一个问题:政府是否应该干预百姓生儿育女的事务。

官媒讨论老龄化及放开生育废除计生制度


官方的中国日报上周一称,北京将推出更加具有包容性的人口政策,以提高生育率,改善劳动力素质及人口结构。这份英文报纸引述北京大学一位人口学教授的话说,需要进行更多研究和讨论,看看何时进一步放宽以及放宽到什么程度,是否允许所有的夫妇生三胎,还是全面废除计划生育制度。

同一天,法制日报也关注了这个话题。接受该报采访的一位中国社科院专家甚至呼吁:改革中国的生育政策,放开生育。

法制日报报道,有专家建议,在法律层面上,亟须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进行更加系统、综合、全面和根本性修改,出台人口与计划生育公共服务保障法,为中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供法治化保障。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中心主任郑秉文上个月在北京举办的一次论坛上称“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迫在眉睫的举措是改革我国生育政策,放开生育。”

原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姜卫平近日表示,在他看来,中国控制人口发展的这段历史过去了。政府现在准备将根据当时的国情制定的生育政策回归常态,把生育看成是很正常的事情,没必要控制了,就是使之正常化了。

他对美国之音说。“将来是个什么发展呢?就像开罗(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讲的,负责任地选择生不生、生几个和什么时候生。将来就是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上月末,中国日报在相关专题的系列报道发表时加编者按指出,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领域的显著成就帮助延长了人们的预期寿命,但给中国带来了新的挑战。 尽管预计中国将在今年年底前实现其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但从长远来看,它还必须面对另一个艰巨的挑战-迅速老龄化的社会。

中国养老问题日渐突出

中国长期严厉实行的“一胎化”计划生育政策近几年明显松动,有些地方出现鼓励二胎的口号,但全国生育率仍低于预期。

2015年之前的几十年里,频频发生的强制堕胎、强制结扎绝育等侵犯妇女人权的事件给中国的人权纪录和国际形象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中国政府一直坚称,计划生育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简单粗暴及不人道做法是地方官员所为,并非中央政府的主张。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官方宣传曾对独生子女的父母许诺他们的晚年将由政府照料,但是后来“政府来养老“的口号在一些地方变成“自己来养老“。

在北京的独立学者荣剑曾发推评论中国过去实行的计划生育制度。他指出,当时忽悠老百姓的口号是:“只生一个好,政府来养老”,那时谁不计划生育,就强行结扎上环,甚至强行堕胎,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这位评论人士说,如今口号变了:“一胎穷,二胎富,全面小康党带路”。他说,现在老百姓不是不想要二胎,而是养不起。

2018年9月10日,中共党媒人民日报海外版刊文表称:“单独依靠政府来全面承担养老是不现实的,还是应该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政府、社会和家庭来一起解决养老问题。”

今年8月6日,大批失独父母在哈尔滨市政府的卫生和计划生育部门外面集体请愿,敦促当局兑现当初的“政府来养老”承诺。

中国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一个月前指出,根据相关预测, 2021至2025年期间,中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人,社会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

多生孩子弥补劳力不足?


中国当局2015年开始有限地放宽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实行了三十多年的“一胎化”政策,允许大多数已婚夫妇生两个孩子,希望未来5到35年间大量增加新生儿,为中国的劳动大军添补数千万劳动力,减缓老龄人口走高给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压力。

据报道,尽管中国政府全面放开了“二孩”政策,但该国的出生率不增反而连年下降,所以一些中国学者认为,放开生育迫在眉睫。

曾经担任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的姜卫平认为,指望多生孩子来解决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属于低层次的发展举措,并不能“解渴”,应该更多地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大力发展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现代科技来提高劳动生产力,满足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姜卫平表示,中国以前的偏紧约束状态结束了,现在有条件来推动1994年开罗人口大会倡导的生育观念。他认为政府应该创造条件提供优质服务,使有生育能力的夫妇在健康、便利的环境下自愿作出自己的选择,而不是鼓励或人为干预。

专家:要自愿选择 不要人为干预

原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盛洪对美国之音表示,中国放开二胎政策后,很多人并不想多生孩子。他认为,鼓励生育也是一种人为干预,应该反对。盛洪表示,中国人口出现当前的局面是当年计划生育制度的后果,而计划生育是对人的生育权利的一种侮辱。他对有些地方鼓励生育的口号和做法表示担忧。

盛洪表示,实际上很多人不生二胎。他说。“现在高层看到的这个问题不是自然生育导致的结果,而是计划生育导致的。所以它要走到另一面,说我们人口少了,要鼓励生育。其实这是政府在干预生育,而使生育大起大落,原因恰恰是政府的干预。这是特别不好的事。许多国家不干预,我认为这是最好的政策。而且,如果大家非常明白生育的成本和收益的话,其实就会自觉地选择应该生多少。”

父母:让孩子有个伴,也给自己选择余地

中国生育政策可能进一步放宽,已经有孩子的家庭可望获得更多选择的空间,但是每个家庭的想法未必相同。

三十多岁的尚明一有一个聪明可爱的三岁女儿,他目前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与朋友合伙创业。他告诉美国之音,他和妻子希望再要一个孩子,最好生个男孩,就儿女双全了,而且让孩子有个伴,不再孤单。

尚先生出生在中国厉行“一胎化”政策的年代,他有一个长他几岁的姐姐,他生来就是个“超生儿”。他表示,有姐姐陪伴自己长大,真好,所以即使生育政策不放宽,他和妻子也会再要个孩子,因为他觉得这是他们的权利。

尚先生还表示,放开挺好,这样就有选择了嘛。有人因为经济原因或者其他原因,不想再生育也是正常的。

家住浙江宁波的原国企经理陈女士是一个五岁宝贝女儿的母亲。她对美国之音表示,她和家人不想再生育,因为有这个宝贝女儿他们已经很知足了。

陈女士在娘家是她父母唯一的女儿。她说,她如果再添一个娃娃,会给自己和家人很大压力,太费时间和精力,降低生活质量。

不过,这位年轻母亲也表示,无论如何政府放宽生育政策是好事,因为万一她又怀孕,她和孩子的父亲可以考虑要还是不要。如果按以前的制度规定,她就不得不去把孕育中的小生命打掉。她说:“一胎(政策)有的话,你肯定得打掉了。如果开放的话,那不是还能选择要还是不要嘛。肯定是要作选择题啦。”

中国人口危机严峻,问题岂止是3000万男光棍?

在实行了三十多年的“一胎化”政策后,中国的人口问题及其衍生出的社会经济问题越来越严峻。虽然中共五年前正式废止了“一胎化”,并实行全面二孩政策,但这并未显著提高人口出生率。

预计未来十年中国的人口将由目前的接近零增长到负增长的重大转折,不仅面临人口总量急剧萎缩的危机,也面临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剧、性别比例严重失衡的结构性危机。有专家估算,由于中国人口性别比严重偏高,这导致人口中有3000万“男光棍”。

中国的人口问题到底有多严重?在中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后,中国将出台什么样的政策应对日趋严重的人口危机?中共有无可能会全面取消饱受诟病的计划生育政策?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研究员、《大国空巢》一书的作者易富贤表示,中国人口危机的严重程度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

他说:“中国的生育率在1991年就开始低于(世界)整体水平。从2000年开始,中国的生育率比日本还要低。这也就意味着,中国今后的老龄化问题比日本还要严峻。1980年中国的中位年龄只有22岁,当时印度也只有20岁,美国是30岁,但是2020年中国的中位年龄已经提高到41岁-42岁,而美国只有38岁,印度只有28岁。到2035年,中国的中位年龄将高达49岁-50岁,而美国只有42岁不到,而印度只有34岁。也就是说,到2035年中国将和印度有两代人的差距。”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预测,“未来十年中国人口将经历从增长到下降的重大转折,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预计203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18‰,2050年为-5.65‰。从人口总量来看,2019年中国人口总量为140005万人,预计2027年将达到峰值14.17亿,此后将开始下降,2035年降至14.03亿,2050年降至13.21亿。”

为应对老龄化问题,中国在2016年正式废止“一胎化”,并且全面实行二孩政策。但中国的出生率并未就此改善。《华尔街日报》11月27日的报道说,2016年,也就是二胎政策生效的那一年,中国新生儿数量从2015年的1,655万上升到1,786万,增长了7.9%,但此后逐年下降。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新生儿数量下降到1,465万。而过去三年,中国65岁以上的人口每年都有5%以上的增长。

《大国空巢》的作者易富贤表示,几十年的“一胎化”政策已经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生育观念,全面二孩政策根本不足以改善中国人口出生率的问题。

他说:“为什么中国的出生人数如此之少,生育率如此之低。一方面是因为东亚地区的生育率是全球最低。比如台湾跟韩国,他的社会发展水平超前中国大陆大概是十多年。他们在鼓励生育的情况下,2001至2019年平均生育率大概只有1.14%、1.16%。我们的社会文化传统与他们基本上一致。中国的情况更加严峻,因为中国几十年的计划生育宣传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育观念,大家都习惯了只生一个孩子,甚至不生孩子。中国整个经济模式跟城市规划也都是围绕着主流家庭只生一个孩子来规划的。即便人口政策上已经实行了二孩政策,但是社会经济模式跟城市规划很难改变,并且要继续地延续,所以中国的生育率也会继续下降。”

易富贤还表示,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将严重制约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因为人口中过多比例的老年人口将给社会带来沉重的养老负担。

但中国经济学者胡星斗认为,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被夸大了。

他说:“老龄化、养老金等问题,其实在我看来都不成问题,这些问题其实都不存在。比如2019年中国的社保基金亏空12,000亿左右,但是我们通过财政补贴了几千个亿。这个财政补贴也仅占财政的百分之八点几,并不算多啊。在美国、欧洲很多国家,财政补贴、社保基金都高大百分之二、三十以上。中国目前才财政补贴百分之八点几,这并不算高。还有中国通过给央企的股权划转10%到社保基金。央企包括金融央企上百万亿的资产,假如都能够划拨10%,那就是十万亿的资产划拨给社保基金。那每一年分红的利益就在上万亿,那么弥补社保基金的亏空一年12,000亿完全没有问题。一方面是财政补贴,另一方面是央企划转股权。所以解决养老金短缺其实在中国是不成问题的。现在很多学者把它夸大了,说未来中国几十年养老金缺口几十个万亿,等等等等。实际上把这个问题给夸大了,而且中国过去经济发展这么快,解决养老金短缺的问题可以说是小菜一碟。”

胡星斗也表示,中国应该放弃片面追求GDP的增长,转而提升公民的幸福感,因此人口的多少并不重要。

他说:“一个国家是否是强国富民,关键还是国家的科技能力、人才聚集,它的宪法、它的制度才是关键。有人说像中国这么低的人口出生率,再过二、三十年可能只剩四、五亿人了。即使是四亿人、五亿人,再过几十年,我认为也没什么了不起。只要中国的国民能够幸福,我们为什么要那么大一个国家诞生大量的穷人,大量的生活水平非常低的这么多的农民工。他们是低福利低工资,高劳动强度,高生育的代价。很多人感叹中国的人口红利没有了,还应该延续农民工打工的模式。那为什么农民工就永远是那种低工资低福利来促进经济发展呢?经济发展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经济发展的目的还是要人民的幸福。”

《大国空巢》的作者易富贤表示,中国的人口统计数据不准确,涉嫌人为掺水和造假,这严重高估了中国的人口数量,不利于政府制定有效的人口和经济政策。即使是正在进行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也面临着新的问题。

他说:“比如2000年的人口普查的原始汇总数字应该只有12亿到12.2亿左右,远远低于他们预期的12.7亿。他们就进行反复的补查,最后找出了几千万人,最后是变成12.4亿,但是仍然低于预期的12.7亿。所以后面额外增加了两千多万,变成了12.658亿,然后才免强与过去的数字保持连续。2010年人口普查也是这样,原始汇总数据是远远低于预期,然后后面又进行调整。比如福建省,最后公布的人口数据比原始普查的汇总数据要多出10.8%。我对这次人口普查充满着很大期待,因为如果这次再不能获得准确的人口数据,意味着中国的经济、社会、政治、国防、外交,包括养老政策,都是建立在错误的人口数据的基础上。

易富贤指出,这次人口普查一个特点就是增加了身份证,可以根据身份证号码进行查重,避免重复。但即使这样也令人担忧。

易富贤说:“因为中国目前公安户籍的水分比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数据水分还要多。根据公安户籍,中国人口早在2018年就已经超过14亿了。中国的户籍大概有1.6亿个重复户口,这些户口也会在这次人口普查中体现出来,所以对这次普查的质量造成很大影响。另外参与这次普查的人员很多仍是以前在国家统计局、国家计生委的人员,他们会本能地希望数字保持连续。如果数据存在相异的差距,那么就意味着他们过去几十年的职务犯罪被揭露了,他们就面临着被追责。所以我对结果也是比较担忧的。”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53600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