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天中国新增本土确诊98例,疫情传播现新特征

红星新闻 0

11月2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冷链食品及秋冬季食品安全有关情况。



▲新闻发布会现场

国家卫健委:境外疫情输入风险进一步加大 呈现“从物到人”和“从人到人”并存特征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随着北半球进入冬季,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上升。截至目前累计超过5890万人感染,近30天全球日均新增确诊病例超过50万例。我国境外输入病例来源国家不断增多,传播风险进一步加大。

米锋介绍,近30天,我国累计新增本土确诊病例98例,是此前30天的7.5倍。多数病例来自聚集性疫情,疫情传播呈现出“从物到人”和“从人到人”并存的特征。近期,进口冷链食品核酸阳性检出率明显增高,波及省份增多,涉及产品范围从海产品到畜禽肉类产品,进口物资被病毒污染范围从冷链食品扩展到集装箱。

米锋表示,将继续坚持“人”“物”同防,强化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和应急处置。近期,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相关部门出台了政策措施和技术指南,部署加强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货物源头管控、生产经营过程防控和从业人员防护等。

国家食安风险评估中心:

进口冷链食品及外包装可能跨境运输新冠病毒


发布会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李宁针对近期多地出现了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检出新冠病毒阳性的现象进行了解释。她指出,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外包装就可能成为跨境远距离运输携带新冠病毒的载体。



李宁指出,一方面,是因为目前很多国家正处于新冠疫情爆发期,各种物体的表面包括食品及其外包装都有可能被新冠病毒污染,而新冠病毒在低温下存活时间长,因此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外包装就可能成为跨境远距离运输携带新冠病毒的载体。另外一个方面,各部门、各地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要求近期加大对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外包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抽检,随着检测频次、频率以及覆盖范围的增加,发现阳性的概率也就增加。

李宁表示,这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我国在加强物防方面采取的措施是非常有成效的,经过加大监测以及其他措施发现问题,及时应对处置,从而降低新冠病毒传播的风险。总的来看,阳性率也是比较低的,截至目前全国抽检监测的阳性率是万分之零点四八,而且主要集中在食品外包装。

中国疾控中心:尚未发现因直接食用污染冷链食品引起的感染

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环境所消毒与感染控制中心主任张流波,针对近期冷链食品包装表面消毒后能否食用的问题进行了介绍。他表示,消毒是针对食品包装表面,主要是预防在流通环节可能面临的接触感染的风险,并且目前也并没有发现因为直接食用这些冷链食品引起的感染。



张流波介绍说,近期,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及时发布了《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过程新冠病毒防控消毒技术指南》。在常温情况下,根据这个文件对低温冷链食品包装表面的消毒没有问题。如果要对低温冷库里面的食品表面进行消毒,相关的技术方法正在加紧研究,希望能够尽快在短期内出结果。

关于食品消毒后是不是能够直接食用的问题,张流波表示:

第一,消毒是针对食品包装表面,主要是预防在流通环节可能面临的接触感染的风险;

第二,目前并没有发现因为直接食用这些冷链食品引起的感染;

第三,消毒是把病毒灭活,灭活以后核酸可能仍然存在,所以做核酸检测时仍然有可能阳性,所以碰到消毒后的核酸阳性不要过度紧张,因为消毒能够灭活病毒,但并不是破坏核酸。

吴尊友答红星新闻:涉及国际物流的其他运输,要视同冷链运输加强管理

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回答了红星新闻记者关于如何加强物流环节防控的提问。吴尊友表示,在新疆喀什,在上海,发现在低温环境的情况下,集装箱运输有类似冷链运输的效果,引起了甚至局部的聚集性疫情。目前,有关部门‌‌已经把涉及国际物流的其他运输视同冷链运输来加强管理。

“进入冬季,有专家指出,冬季低温造成‘非冷链’趋于‘冷链’效果。请问相关部门在做好物流环节防控上,有哪些举措和安排?”对于红星新闻记者的提问,吴尊友表示,在新疆喀什,在上海,发现在低温环境的情况下,集装箱运输有类似冷链运输的效果,引起了甚至局部的聚集性疫情。冬季时,无论是空运、陆运、海运,其环境温度‌‌就和冷链系统的环境一样。“这也是我们对新冠‌‌病毒传播的一种新认识,这种新认识已经纳入到防控措施当中。”

吴尊友表示,目前有关部门‌‌已经把涉及国际物流的其他运输视同冷链运输来加强管理。而在入关的时候,还要‌‌加强物品和集装箱的检测,‌‌减少受污染的物品进入国内。从业人员作业按照标准的防护措施要求来执行。

吴尊友指出,要加强环境和人员的检测,一旦有环境的污染和有人的感染,要能够及时发现。发现人的感染后,也能第一时间‌‌把疫情控制在萌芽‌‌当中。“这一系列的举措‌‌应该说‌‌对于防止‌‌国际物流作为病毒载体一起传入中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吴尊友:有信心防止出现年初的严重疫情

另外,对于春节假期流动性增加,我们是否会采取疫情初期那样严格的防疫措施?吴尊友表示,进入冬季以后,全球疫情形势不乐观。全球面临着大考,中国也面临着大考。但是中国在过去11个月总结了一整套防控措施,能及时发现疫情,并能够在第一时间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以内。



▲吴尊友

吴尊友指出,接下来又是春节的人员大流动,只要人群中没有感染者,就不会发生重大疫情。总结过去11个月的经验来说,我们有信心防止疫情卷土重来,防止出现2020年初的严重疫情。做到这些要把科学防控措施综合应用,概括起来就是:科学防控、精准施策、集中发力、突出重点,做到及时发现,第一时间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

吴尊友表示,随着全球疫情日趋严重,国内发生一些零星散发的病例也是常态化防控中的常见现象,如果想完全避免是非常困难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把聚集性的散发事件减少。这些措施包括几个方面:

第一,把常态化防控措施落实落细落地。这些措施落实落细落地就能够减少疫情的发生。

第二,加大监测检测力度。一旦发现污染,一旦发现有人感染,第一时间能够发现出来。

第三,一旦出现零星病例,很快采取措施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随着高风险人群的识别,应急性的疫苗应用也可以预防类似现象的发生。这一系列的措施能够帮助减少零星病例、聚集性疫情的发生。

吴尊友表示,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还是强调要坚持常态化防控,这些措施包括减少聚集、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尤其到了冬天,很多环境通风不好,包括居家通风、乘坐公共交通以及在电梯这些通风不好的环境里一定要戴口罩,这些措施只要坚持到底,感染风险就会减少。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52367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