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考新模式:一顿操作猛如虎 一看驾校教练心里苦

南风窗 0



作者 | 庚南星

教练一声吼,方向盘上的手就要抖一抖,许多人的驾照都是这样被“虐”出来的。

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今年整个行业都很艰难。早年间驾校通过低价优势争取学员,随着行业生态的变化,竞争的手段也经历了更新,各个平台“奇招”频出,许多底线也被频频试探。

驾校、平台与教练已形成紧密的利益链,任何一种非常规手段都有可能影响到其中一环,进而撼动整个链条。



这一次,是教练们先不干了。

据观察者网报道,某驾校教练利用驾考做题app上的虚假低价挖走同行学员,而后又变相收取额外费用,导致学员与其他教练利益受损。

该驾校另一教练表示,这种行为让同行流失了许多学生,还影响了教练群体的整体形象,他们现在“招生都不好招了”。





新玩家入场

2014年底,公安部宣布在全国推动小型汽车驾驶人自学自考、自主预约考试等改革,此举使资源不再向驾校集中,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线上驾培平台和驾考做题app逐渐兴起。

驾校比较欠缺的理论科培训,在应用程序上可以得到一站式解决,在app上刷题,到驾校练车,专时专用保证了效率与质量。

教学资源的分散使得驾校和教练不再拥有绝对权力,学员可以通过网上报名,和教练“网友奔现”。随着驾校教练整体素质的升高,良好的学车体验正在回归。

 

互联网去中心化的特点消解了驾校、平台与教练之间的利益抱团,也赋予学员更灵活的选择权。更高效、价格更透明,成为许多人选择驾考做题app的首要动因。

据QuestMobile发布的《驾照考试APP行业研究报告》,早在2016年,驾考做题app的用户总规模就已逼近4000万,月人均使用时长达3小时。 



但正如互联网并未带来一个全然透明和民主的公共空间,线上驾培这一形式也未能根除驾培市场的一些沉疴,根本原因在于线上与线下环节的协调问题。



便利背后

通过APP报名找教练固然方便,但如果线上信息与线下实际情况没有同步,就有可能为别有用心的人提供可趁之机。

据齐鲁晚报报道,济南的一位学员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2016年底,张女士看到公交站牌和电梯间里铺天盖地某驾考做题APP的广告,觉得价格比较便宜,这样预约学车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该APP上显示的报名费普遍偏低,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吸引到许多流量,但由于该APP并没有招生资质,学员实际上还是与驾校签约,合同上的标价与APP上的不同,有时显得很“明目张胆”。同为学员的朱女士正式签约时,发现了这点。

面对这样的行为,消费者维权的手段十分有限。



驾考做题APP本质上是第三方,并不充当驾校“代言人”的角色,正是这种非直接从属的关系让价格漏洞与骗局成为可能。

将所谓的“报名”流程移花接木转移到平台上,实际提供服务的还是驾校,平台第三方的身份也让权责的可溯性大打折扣,后续维权会出现“不知道找谁”的情况。 

不良教练赚差价之所以能实现,靠的是对其它利益方生存空间的挤压。APP上的虚假低价将学员引流至自己这边,留下遵守价格规则的驾校和教练面对生意缩水的状况。

在今天,能够或者愿意使用互联网平台和APP的学员、教练和驾校仍是少数,这造成一种知识和方法上的不平等。那些按照传统模式老老实实经营、教学的驾校和教练们,对互联网模式的反应速度滞后,面对由此产生的恶意竞争,也缺乏必要的维权手段。



但即使通过做题软件报名的学员占总报名学员的比重如此之少,却依旧有很多驾校和教练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利用做题软件价格漏洞扰乱市场。长此以往,混乱的价格也会影响整个行业生态,在传统模式下生存的驾校和教练们会更加“哑巴吃黄连”。



哪里出了错

种种乱象反映出一种误解,一种对“互联网+”和O2O(线下商务与互联网结合)的误解。

互联网技术与传统行业融合,重点在“互联网”,同时也在“融合”。互联网赋能传统行业的意义不在于形式上的转移,而是全方位的深度融合。否则,技术带来的只有线上与线下的断层,以及在这种断层中挣扎的经营者与消费者。

驾考做题APP的真正价值在于克服时间与空间的距离,整合线上与线下资源,将分散的信息与服务聚合成形,用互联网技术的功能性提供更优质的驾培体验。



综合性的线上驾考平台,可以集齐驾校、教练、陪练等资源,提供全科目考试练习,运营考友圈社群,甚至提供买车服务。用户获得一站式便利服务,驾培机构也能够借此摆脱粗放的资源吸取模式。

过去的模式里,驾校和教练抱团是一种利益叠加,而不同机构之间的关系属于零和博弈,所以资源垄断成了第一诉求,不当竞争由此而生。

线上平台的诞生打通了驾校、教练和学员平台,既为驾校输送生源,又为学员提供更好的服务,“利益共同体”的形成消解了壁垒与对抗关系。



当然,这是一种理想的效果,现实情况是,大多数平台和驾校还在新模式的适应期,一个尚未成熟的生态里,有利用规则漏洞掘金的人,也有磨合期产生的阵痛。比起利益平衡器的角色,在当下阶段,互联网更多地为别有用心的人提供了温床。

这些平台本质上并不直接对学员负责。这催生出一种肆无忌惮的流量导向,以及将这些流量变现的手段,利用虚假低价的宣传便是其中一种方式。

因此,随着内部生态圈的形成,外部监管也必须跟上脚步。



说到底,无论线上还是线下,用户花钱购买的无非是优质的体验与可靠的结果,如何在保证这两点的同时,让机构与用户互为增量,形成一股持久的内驱力,这是驾培行业互联网转型过程中需要长远考虑的问题。

而一个良性的竞争体系与各方权益的基本保障,是这一切的起点,也是行业向前发展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否则,面对驾考新模式,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处于观望状态,入局的人也会被不甚完满的体验劝退,带动行业发展的飞轮,从一开始就难以转动。

- End -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51748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