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未来十年将进口22万亿 专家:可能是幌子(图)

RFA 0



习近平说未来十年进口二十二万亿 专家说是幌子(自由亚洲电台制图)

正当美国大选相持不下,久久出不了结果的时候,隔着半个地球,中国正在上演一场经济大戏。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在日前开幕的中国第三届进口博览会上说,未来十年中国有望进口价值二十二万亿元的产品。但专家却说,这种说法只是一个幌子。这个所谓的“幌子”背后到底有多少实质的内容?

美国汽车雪佛兰的跑车、SUV、轿车等不同车型轰鸣阵阵、酷炫十足。这是雪佛兰在11月4日中国第三届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这天上传到中国社交媒体哔哩哔哩上的短视频,专为大会献礼而做。



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宣传广告(Public Domain)


可能是个幌子

中国政府为这届大会所做的功夫也是挖空心思,对外的宣传口号是“助力推动世界经济复苏”,要借当下疫情的不利环境、吸引世界目光的意图一览无遗。

但大会最让人关注的可能是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在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他在致辞中明确提出了中国进口的远期展望:“中国有十四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过四亿,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大市场。预计未来十年累计商品进口额有望超过二十二万亿美元。”

在疫情盘桓不去、欧美经济复苏乏力的颓势下,这个雄心勃勃的进口目标对包括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来说,显然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但话音刚落,这个数字就遭到了质疑。

“我觉得这个基本上是空中画一个大饼,大忽悠,国际性的忽悠,他的目的就是要向美国、欧盟还有日本、韩国显示,中国的需求是多么多么强劲,”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艾肯商学院谢田教授这样告诉本台,他对中国贸易发展有长期的跟踪。

“现在中国和各国的关系都处于不太好的状况,习近平这么说,就是要通过这种钱景,就是用很多很多钱,来试图和各国搞好关系,包括经贸关系”,身在纽约的美中科技文化交流协会会长谢家叶对此的看法也大致相同。

实际上,这并不是习近平第一次提到具体的进口目标。2018年,在第一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习近平提出的展望是未来15年,进口三十万亿美元产品。

习近平提出这个展望有当时的具体环境。2018年可谓是中国进出口贸易的高光时刻。当年,中国商品的进出口双双创造了新高,其中进口同比增长了15.9%,总额达到了2.14万亿美元。

但2018年宛如夕阳余晖,中国进出口形势从2019年开始逆转。中国在2019年货物进口总额为2.08万亿美元,同比下降了2.8%。这种下降趋势一直延续了2020年的大半年。


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今年头八个月,中国货物进口总额为1.3万亿美元,同比下降了2.3%。另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制造业进口的采购经理指数PMI从2019年10月开始就长期处于50的荣枯线以下,一直到今年9月才重新回复到50以上。这也显示出了进口总体下降的趋势。

如果这种趋势不能遏制,习近平展望的进口总额很有可能无法实现。

雪佛兰汽车专为进博会制作了汽车视频,显然有意大举进军中国市场。但谢田认为,现在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形势对此是不利的,“很多这些(外资)公司,在中国生产,然后出口到欧美,现在很多已经回到了日本,回到了美国,或者撤离了中国,去了越南、印度等其它国家”。

此前已经有很多分析指出,外资企业在中国的进出口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外资企业一直以来都是中国进出口的重要依靠。2019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4.5万亿美元,其中外资企业的进出口额就有近2万亿美元。一旦这些企业外迁,会对中国进出口造成沉重打击。

谢家叶则指出了其它掣肘中国进口的因素,“从目前来看,中国的外汇储备在不断减少,说明买东西的钱不够。而且国内各方面的需要,对资金的要求也很高,比如它的军费在不断升高等等。”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48662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