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的“假期日记”:去了两座城,对话一群特别的人

中国人的一天 0



△董卿和“人民英雄”张定宇畅聊。

“城市”曾是《朗读者》的主题词,也是每个人心中或念念不忘,或心向往之,安身、安心的地方。为筹备《朗读者》第三季“一平方米”朗读亭直播活动,双节前后,董卿分别去了两座城市,一座是武汉,中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城市”;一座是厦门,公认的“爱阅之城”。

读懂一座城市,从行走和对话开始。

拥有公共图书馆10家、出版物发行单位633家的厦门,全民阅读是其最鲜明的文化底色——这也是《朗读者》选择厦门的原因。环岛路音乐广场,正在建设中的朗读亭,面朝大海,海风轻拂,海浪声声,在这里朗读,有一种独特的浪漫。在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董卿对话中国高等教育学奠基人、厦大百岁教授潘懋元先生,邀请他走进朗读亭,把朗读作为送给所有人的礼物;

董卿和厦大学子一起聆听百岁教授潘懋元先生授课。在鼓浪屿,董卿邂逅了雷厝夏威夷乐队,乐队的成员,多已过了退休年龄。在一场海岛风情音乐会上,在乐队的柔情伴奏里,乐队成员叶恩慈女士,轻声朗读了《关于爱情》,以纪念她和丈夫50年的婚姻;

董卿客串雷厝夏威夷乐队的主持。在厦门,董卿还对话了一位名叫贺帅的年轻人,其父贺明患癌后,许下跑100场马拉松的心愿。今年1月,57岁的贺明,在厦门跑完第61场马拉松后,遗憾离世。而现在,贺帅将完成父亲未了的心愿……

董卿和贺帅的海边对话。厦门之行,带着海风拂面的惬意,和阳光沙滩的休闲。而上一座城市,留给了董卿的,则是另一种更为独特的印象:坚毅、团结、不屈……它,就是武汉。 9月28日,准备资料到凌晨4点,清晨6点钟在北京西站乘车,董卿的时间表里,昼夜之间,并没有清晰的界限。而一切辛劳,只为了和武汉的这一次约会。

湖北省外文书店外景。书是故事的载体,也是情感的纽带,和《朗读者》总是最配的,无疑是书店。董卿在武汉的第一站,选择了武汉“最美书店”,湖北省外文书店——这和她即将要采访的嘉宾紧密相关。疫情后的武汉,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平静,街道如常,人流如织。而平静之下,是一种井然的秩序——大家还是习惯戴口罩,公共场所处消毒岗随处可见……热闹和平静、从容和秩序,或许就是武汉生活新常态的概括。就像我们在《朗读者》节目中曾得到的感悟:既要热爱生活中快乐的一面,也热爱生活中苦难的磨练,才是真的热爱。

董卿在外文书店做采访前的准备。

湖北省外文书店,成立于1980年,是一家承载了几代人记忆的书店。经过重新设计和装修,书店已变得更加时尚雅致。但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这里都是热爱读书和学习的武汉人常去之地。董卿武汉之行采访的第一位嘉宾,和这座书店有着极深的缘分。今年9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张定宇代表6100万湖北人民、全省54万医护人员接受“人民英雄”奖章的时候,张定宇的妻子程琳就坐在人民大会堂中一区19排,眼睛一眨不眨,任由泪水流淌下来。张定宇和程琳十分相爱,年轻时两人在2年内曾写下120多封情书。当疫情期间,妻子被感染隔离,而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张定宇无法经常与妻子见面,内心十分愧疚没有照顾好她,心中只能一直默念着:我非常爱你,不能没有你。正是这样生死不离的深情,让董卿深受感动。

董卿指导团队精选拍摄场景。

在等待张定宇院长到来时,董卿反复翻阅采访资料、修改采访提纲,并在外文书店四层的各个区域寻找最佳的拍摄场景,希望呈现最情景交融的表达。在采访资料里,有一段程琳的回忆——年轻的程琳与张定宇恋爱后的第一个生日。那时武汉全城都没有几家鲜花店,张定宇常去中南路上的外文书店,书店旁有一家鲜花店。在最热的七月,他骑了自行车去,买了花再骑回来,洗个澡然后兴冲冲地送到程琳家,给程琳一个大大的惊喜。就是这家外文书店,曾见证了两人美好的爱情。

张定宇写给程琳的100多封书信。下午三点,张定宇院长如约而至。他随身带来了当年和妻子程琳两地书写的100多封书信。他讲述了信件背后的故事,还朗读了其中的几段,谨以信中的话献给挚爱的妻子。1997年,张定宇报名参加援外医疗队,前往阿尔及利亚。这年张定宇34岁,程琳28岁,他们的女儿只有3岁;1998年2月14日,张定宇写给妻子的信中,他说,当看着站台上流泪的妻子越来越远,他也泪流满面,心中埋怨自己为何这么没用,把这么美丽的妻子留下独自伤感;在1998年7月1日的信中,他读到,打开信封时不小心,把妻子随信寄来的几根头发抖落在地上,当时门窗大开着,风立刻把头发吹散不见了。他十分痛心,多想闻一闻头发上妻子的气息……朗读中,张定宇院长几度哽咽,坐在对面的董卿早已湿润了眼眶。

张定宇沉浸在读信中。采访结束,张院长迈着蹒跚的脚步离开,他没有多少时间休息,又将赶往北京,参加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国庆活动。

此时,董卿有一个心愿,邀约张院长的妻子程琳走进朗读亭,请她为丈夫也朗读一段话,这是送给张定宇最好的礼物。正如董卿对朗读亭的解读,“一平方米”是朗读亭的面积,它很小,小到只能站立两三个人,但也很大,大到可以承载千万人心底的声音。这也是“一平方米”朗读亭慢直播活动,为什么一定要来武汉的原因。董卿希望通过邀约张定宇、程琳夫妇,还有更多的特殊嘉宾走进朗读亭,把珍贵的情感和爱的力量传递给大家,让全国观众看到全新出发的武汉。

张定宇在董卿的采访中打开心扉。告别张定宇后,怀着满满的探索心,董卿走进了这座城市江城,“在行走中倾听,想把涅槃重生的武汉,朗读给世界听”。 要了解武汉,就要先了解武汉人的“过早”。在武汉过去的码头文化中,人们一早吃饱了是要去干活的,早餐几乎承包了一天的碳水所需。在封城的漫长日子里,不能“过早”的早晨彷佛都失去了灵魂。就像《朗读者》第三季先导片中的画面“走过沉睡,迎来苏醒”,当解封之后再吃一口热干面和豆皮,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好吃到流泪”。

董卿“过早”。除了“过早”,武汉的另一个标志,是一座座色彩和个性都一样鲜明的桥,神似武汉人爱憎分明、爽朗透亮的性格。鹦鹉洲大桥是红色的,杨泗港大桥是黄色的,古田大桥是蓝色的……桥多的地方,水自然也多。地处长江中下游的武汉,水量充沛,雨季时极易爆发洪水灾害,历史上多次出现全城被淹的险境。无论是面对洪水,还是面对病毒,武汉人从来都是不服输的。

董卿漫步在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上。

驱车一个多小时,董卿和团队来到距武汉市区较偏远的江夏区。在这里,董卿要寻访一位最小的朗读者,只有四个月大。

在武汉抗击疫情的一线医护人员中,有一个让大家难忘的年轻背影——彭银华。他生前是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的医生。疫情中,他主动请缨上临床一线,推迟了原定正月初八的婚礼。2020年2月20日,29岁的彭银华因感染新冠肺炎,抢救无效以身殉职。

江边眺望。彭银华去世时,妻子钟欣已怀孕6个月。102天后,女儿在儿童节那天出生,取名“六一”。“我花了几个月时间去平复心情,一遍一遍地告诉自己,丈夫倒下了,以后我就是女儿的大树,要撑起这个家”。钟欣和彭银华曾同在急救科工作,他是医生,她是护士。钟欣告诉董卿,从相识到相知,她和丈夫在无数次考验中形成的爱情:深夜出车急救、给病人做心肺复苏,打针,吸痰……对抗死亡的战斗,给予了彼此莫大的安慰和鼓励。

一起“出生入死”的历程,也是爱情的一种。

钟欣租住的房子,和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只隔一条马路,站在阳台上,就可以看到彭银华生前工作的办公室。

抬头,眺望窗外,两人相处的点点滴滴犹在眼前。

低头,看到六一,她也会想起她的丈夫,“她的性格像爸爸,模样也像”,她心里想对丈夫说的话,都说给了女儿听。



董卿和彭银华烈士的妻子钟欣。董卿问,孩子刚出生那天,大家都在缅怀银华,为你们的女儿送上祝福,这里有银华的师兄为他写的一首诗,我可以读给你听吗?

钟欣点了点头,答应了。我清晰记得4个月前你年轻的样子,门诊楼前高大的你,被阳光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一满面笑容地说,老师们稍等,我去取我的车子。你扬手转身,汤逊湖的微风中你就是那风一样的男子。我清晰的记得4个月前你健康的身子,夕阳下开车的你开心的像个孩子。你说房价真贵啊,你要买一套迎娶你美丽的妻子……这首诗读完,钟欣已热泪盈眶,千言万语,只化作了一句哽咽。如果爱可以重来,我还是会选择你。不知何时,窗外的小雨停了,摇篮里的小六一甜甜入梦。钟欣说,将来,她会把丈夫的故事,一件一件从头到尾,细致地读给女儿听,“从他进医院当医生开始,到他在抗疫中的英勇,他用生命点亮的希望……”

“我希望她能听懂爸爸的故事,理解爸爸的选择,明白爸爸的伟大,向爸爸学习”。血脉和基因将一直延续下去,英雄的精神永远铭记。



董卿行走在武汉中山大道上。导演陆川曾说,“朗读亭是给现代人一个面对自己的机会,大多数人是在对自己的灵魂倾诉”。朗读,是通向人心和世界的一场旅行,这也是《朗读者》成立的初衷。

这座英雄的城市,涌动着生生不息的喷薄力量,董卿希望,在这里建筑一座永久的朗读亭,成为城市里的文化新地标,倾听人心,守望历史。



武汉的桂花。 金秋时节的武汉,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能闻到阵阵桂花香。“八月桂花遍地开”,而桂花并不只在八月,武汉还有四季桂。4月8日武汉解封的时候,有人第一次下楼散步,一下就闻到久违了桂花香,应当是四季桂。疫情期间,大家还向往着去东湖赏樱,因为春天是樱花最美的季节。

桂花香,樱花美,而武汉的市花其实是梅花。毛泽东主席甚爱梅,他在武汉的居所就是以梅来命名的东湖“梅岭一号”。他还曾写下脍炙人口的《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

梅花的凌冬不凋、傲然风雪,不正是武汉这座城市和武汉人民的精神写照吗?董卿带着自己的思索,寻访的脚步来到有着百年历史的武汉中学。



董卿探访百年名校武汉中学。

私立武汉中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之一董必武先生在 1920 年创办的。

1919 年,董必武受“五四精神”的感召从上海回到武昌,想在家乡创办一所能够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学校。但是当时的经费特别紧张,他不得不在冬天当掉了自己最值钱的一件皮袄,向校董们筹款、向亲戚们借钱,才得以让学校在第二年开办。

那个时候学校只有三间教室,一个办公室,即便那样,这所中学也成为整个湖北省中学国文课第一个用白话文上课的学校,也是第一个男女同班的学校。

不仅如此,这所学校还走出了三位“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陈潭秋、李汉俊,将无数革命的火种洒向大地。



董卿和武汉中学的师生们。

如今的武汉中学,校舍俨然、名师云集,学子们的朗朗读书声延续百年而愈发清越嘹亮,秉持着“朴诚勇毅”的校训,继承和发扬红色基因光荣传统,并不断赋予其新时代的内涵。

武汉中学,百年壮阔。那些革命先驱们怀着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彰显出了大无畏的献身精神。一百年后的今天,敢于斗争、敢为人先的精神,依然在武汉这座城市闪耀。

张定宇、彭银华……他们所做出的选择,也为这座城市的英雄之名写下了最鲜活的注解。

致敬武汉,致敬武汉人民。10月16-18日,《朗读者》“一平方米”朗读亭慢直播活动,让我们一起倾听来自英雄城市的铿锵声音。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44030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