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票房飘红,民国风的老上海火爆了!(组图)

骑驴 0

“忽然,就想去老上海走走了”

话说,

九月最火的电影《八佰》,

票房已冲进中国影史前十,

是截止目前的2020年全球票房总冠军。

而在电影院鼻子发酸流泪的驴叔,

走出电影院后,

忽然也想在这个秋天,

再去上海走走。





就像在上海苏州河畔,

小小的四行仓库这边,

随时面临着枪林弹雨,

但河对岸却歌舞升平;

剧情给我们极大的冲击感,

而久居和平年代的我们,

是否还记得当年为了保卫国土、

誓不让子孙再受屈辱的英勇英雄们,

那惨烈的牺牲?





如今,因为电影大火,

不少朋友选择到四行仓库博物馆,

去祭奠那一段历史,

也为探寻上海这座城韵味深长的过往。

@最笨的旅行家石头

而你是否对妖娆摩登的魔都,

背后那掩藏不住的百年风华老上海,

那风华绝代的洋房、摇曳生姿的梧桐…

充满探索的好奇和冲动?



@抖音大哥

而其实,不管你是上海人,还是差旅游人,面对这座百转千回的城市,你总会越了解越想深入了解,越欣赏越深爱。

也许这样的上海,

才是最令人“欲罢不能”。

1

不只黄埔江畔的外滩,

苏州河两岸也是老上海的旧情人。

因为《八佰》,让低调有内涵的苏州河一时名声大躁!

当外滩人潮涌动时,很多人却不知道,拐个弯就到的苏州河畔,同样藏着老上海的风云往事。

如果说,外滩是老上海的十里洋场,那么苏州河,则一直默默地驼起老百姓的市井生活,无论外强如何来犯,两岸的人民一如既往依偎着她生生不息。



原名吴淞江的苏州河,在外白渡桥汇入黄浦江,同济大学黄显勇教授曾说过:

“从上海城市历史发展来看,苏州河的地位比黄浦江要高。从文化的角度而言,苏州河也更具备作为上海精神家园符号的可能,因为它积淀了上海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的文化。”



©图虫 东天悟空

对于老上海人来说,苏州河不仅仅是一个地名,更是一种生活的碰撞。河的一边是繁华的租界,另一边是古朴的弄堂。

可以说,在这条河两岸,可以看到最真实的老上海生活!



©图虫 好摄的冰淇淋

1. 矗立在河畔的四行仓库,

记录了一段惨烈的过往!

如今站在这里,面对依然触目惊心的累累弹痕,回想过往,纵然遭受日寇的炮火蹂躏,热血军民心中的旗帜永远飘扬在苏州河。



©图虫 川哥LOHAS

2.横跨河两岸的浙江路桥,

历史中的四行孤军从这里撤离!



3. 影视剧常见的外白渡桥,

是很多人打开老上海的第一课。

如果说一座桥就是一间博物馆,苏州河上的31座桥便是31座博物馆。其中最古老的,便是这座“外白渡桥”。



©图虫 拍照萌新

4. “远东第一厅”邮政局大楼,

不知见证了多少历史的来往!

大楼建成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是上海第一座钢筋结构和砖石外墙的建筑,竣工之际着实轰动了一番。



5. 上海大厦,

它曾是上海的“百老汇”大厦!



©图虫 KatWORLD 

6.中国证券博物馆(原浦江饭店),上海最早的一所现代化旅馆!

英国爱丁堡公爵和哲学家罗素、美国第十八任总统格兰特将军、爱因斯坦、卓别林等都曾下榻在此。

©图虫 AlphaStyLe粉红小象

7.洛克外滩源,

曾经的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

既是“万国建筑博览会”的源头,也是上海现代城市发展的源头。



©图虫 蓝月视觉

8.上海总商会,

见证魔都百年风雨!

作为近代中国第一商会,这里曾先后创造了诸多第一:第一家商业图书馆,第一部商法草案,第一份《总商会》月报,第一个商务公断处等。



避开外滩的人流,

在苏州河两岸静静行走,

走着走着,宛若回到了旧时光的上海。

2

老上海的灵魂,

都浓缩在了梧桐下的洋房里。

巴金故居、宋子文故居…李鸿章公馆、杜月笙公馆…都说上海是万国建筑群,而上海的灵魂仿佛就浓缩在这4000-5000幢的老洋房里.

商业巨贾曾在这里崛起、文人墨客曾为这里的过客,穿着旗袍燕尾服的淑女与贵公子曾在这里翩翩起舞……



@抖音大哥

当你流连于洋房里,他们就像是从张爱玲的小说里面走出来的,一个她口中“最合理想的逃世地方”。

绿树山墙、斑驳的铁门、风花雪月的传说,每处细节都呈现出令人迷醉的上海往事。



@抖音大哥

不知是约定俗成还是完美的巧合,上海的老洋房,恰巧掩映在婀娜多姿的梧桐道路两旁。

怪不得《上海女子图鉴》里说:“只有头顶有梧桐的地方才是上海”。



©抖音大哥

在你无意中闯入的那一刻,就走进了上海最动人的风景里:

春夏有亭亭青伞,足以庇荫思绪,秋冬有沙沙落叶,踩出满地韵律……



©上海发布



©图虫 Lonely丶Dreamer

或许这才是魔都最欲罢不能的样子~

1.百年老街武康路,

文艺地像传说!

萧伯纳曾说:“走进武康路,不会写诗的人想写诗,不会画画的人想画画,不会唱歌的人想唱歌,感觉美妙极了。”



@SH飞翔剪影

这里百年历史建筑37处,曾经居住的都是名流商贾。宋庆龄、巴金、周作民、黄兴等都曾流连于此。



©图虫



©图虫

2.走在淮海路,

好像走在香榭丽舍梧桐大道!

上海人还有一句老话:“外地人爱去南京路,上海人爱逛淮海路”——可以看出上海人浓郁的淮海路情节。



©图虫 希望的天空

3.建国西路,

安静低调,梧桐树沙沙作响!

巴金在这里生活写作、中国“船王” 和 “冰箱大王” 在此发迹。



©图虫

4.复兴西路,

仿佛漫步在法国街头!

路边高耸的梧桐树,迷人的花园洋房,配合地上斑斑点点的树荫,仿佛漫步法国街头。



©图虫

5.余庆路,

洋溢着古老欧洲的浪漫!

安静的道路两旁,是成行的法国梧桐,绿树掩映中的,洋溢着古老欧洲的典雅与浪漫。



©图虫

6.陕西南路,

道尽了上海的百年沧桑!

1911年开辟以来,马勒别墅、凡尔登花园、亚尔培公寓、步高里......不短不长的两千多米经历了百年沧桑。



©图虫 一点伍 

7.思南路,

刻画了老上海生活的标本!

阴翳的法国梧桐下,二十几幢花园式洋房,集中了老上海近乎全部的民居样式。



©图虫

8.愚园路,

珍藏了民国最珍贵的建筑和回忆!

不到3000米的愚园路上,藏着数十种建筑风格。

郁郁葱葱的梧桐树,上海风情的老洋房、文艺气息的特色小店,仿佛珍藏了民国最珍贵的回忆。



©图虫 梵之亦 

张爱玲、钱学森、傅雷、瞿秋白,康有为、蔡元培、钱学森、茅盾也曾在这里留下过足迹……



@Bananaz

9.东平路,

有最“贵”的民国往事!

一提到东平路,上海人常用“贵气”形容它,短短400米的小马路上,沿途都是颇有来历的建筑:蒋介石的故居爱庐、宋子文的别墅……



©图虫



▲爱庐 ©图虫

这也是宋庆龄最喜欢散步的一条马路,步行于此,没有浮躁,只有慢时光。



©图虫

3

地道亲切的弄(lòng)堂,

藏了上海最真实动人的模样。

有人说:没有弄堂就没有上海,也就没有上海人。

老上海是风华绝代的,也是地道亲切的。

即使时间远去,拐进上海的弄堂,依然能一下子就把我们拽进了那个时代:浆洗的衣服晾在巷道上,家家户户传来炒菜声,弄堂口的老爷爷边听收音机边理发……



©图虫 老玩童渺渺



©图虫 TimingWang 

仿佛能在这里看到一个穿着旗袍的女子,等着她的意中人归来。



©图虫 TimingWang 

1.田子坊,

能闻到老上海的味道!

慢悠悠地在小巷闲逛,从街头到巷尾满是怀旧的气息,店铺、雪花膏、上海怀表……好像将人们带回上个世纪的上海。



©图虫 杨杨视界

2.淮海坊,

享受那过去的慢生活!

淮海坊原名霞飞坊,“一条霞飞坊,半部民国史”,一点都不夸张。徐悲鸿、许广平、巴金、竺可桢、胡蝶等历史名人都曾在这里居住过。



©图虫 丑小鸭和笨小孩 

时过境迁,如今这里扑面而来庸常而平静的市井生活,恰如一次恍惚的穿越。



©图虫



©图虫 inspirative 

3.步高里!

藏了老上海的家长里短!

这里是属于上海的老百姓日常生活、休养生息的地方。这里在柴米油盐、家长里短之中还保留着一丝有讲究细节的西洋遗风。



©图虫



©图虫

4.新华别墅!

好似来到欧洲!

29幢花园住宅集聚了英国、美国、荷兰、意大利、西班牙等建筑风格,一入弄堂便恍若来到欧洲。



©图虫

5.大陆新村!

感受慢悠悠的上海生活!

这条马路宽不过10米,却集上海弄堂房子之大全。

不仅鲁迅和夫人许广平曾经居住于此;我国文坛另一名宿茅盾先生也先后在大陆新村居住过。



©图虫



©图虫

6.静安别墅!

看看民国时期的金条村!

这里不同于当时上海的弄堂里弄,而是红色裸砖搭建而成的欧式风格。蔡元培、于右任、郑小秋都曾在此小住。



©图虫 MagicianDio 

如今,当你走到静安别墅,闹市的喧闹和熙攘不知不觉地消失了,取代之的,是弄堂间葱郁的绿和幽静。



©图虫 老猫猴伴你一生 

7.蓝妮弄堂!

雅致而欧式的旧上海生活!



©图虫 1枚沙丁鱼 

每一条弄堂,

都藏着历史沧桑与人间烟火,

没有来过上海的弄堂,

你又如何能明白真正的上海?

◆  ◆  ◆  ◆  ◆  

此情此景,

这让人忍不住想起那个

曾令我们着迷的老上海:

《上海滩》里许文强的那个江湖、

张爱玲陛下的华靡与奇情、

《情深深雨蒙蒙》里的爱恨纠葛、

《伪装者》里的殊死较量、

《花样年华》里的风情万种……

好想找时间去上海走走,不去迪士尼、不去外滩,就慢悠悠地游走在这些洋房弄堂中,

沿着时间隧道回到上个世纪的光影。

@抖音大哥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41268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