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中共纠偏错误思潮 恢复教科书对文革的定性

多维新闻 0

文革在中国是个敏感话题,而作为官方意识形态载体的中学历史课本如何描述和评价文革,往往会是衡量这个社会思潮的风向标。















随着9月初中国各地中学陆续开学,新学期的高一历史新课本对文革的定性再一次发生改变,而这既是中共自1981年以来,第四次改动历史课本对文革的评价,也是中国近三年来的第三次改写。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的决议文件《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文革的官方定性是:“文革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动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当时的中共最高领导人毛泽东“应为这一全局性的、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负主要责任”。同时中共官方认为毛泽东“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功过七三开。

这一定性基本上彻底否定了文革,是对极左意识形态的拨乱反正,进而开启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改革开放新历程,并在短短40年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在此期间,中国社会尽管时不时会出现左的社会思潮,甚至不乏一些试图美化文革的言论和思潮,但中共官方主流意识形态仍是以改革开放为主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化文革的言论难以掀起多大风浪。

近几年如此频繁的改写文革,起始于2018年版中国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中学历史课本,该版课本将此前课本中的“文化大革命”一章进行了撤销,将其合并作为一个专题列入《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这一章之内,并删除了旧版教科书中“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中的“错误”二字和“党中央出了修正主义”的表述。


除此之外,2018年版课文指文革“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但“它的发动,有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并带有辩护意味地称,“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很短,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因而在探索中走了弯路”。

这种对文革具有明显的同情、美化的立场,受到社会大量批评。更多人担心这是国家政治严重向“左”转,替文革洗白的迹象。当时,许多人担忧,中国会就此倒退,滑向极左的“老路”。

所幸的是,中共官方注意到了这种担忧,并逐渐纠正错误。2019年版课文开始发生变化,重新将2018年版中的“探索”、“弯路”、“挫折”、“复杂原因”等表述全部删去,改成了“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

至于2020年版的新课文,不但在课文重点提示“学习聚焦”上注明“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都是错误的”,对文革的表述也恢复为“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这再次恢复了1981年以来中共对文革的官方定性。

官方的及时修正,也足见其清醒。但始自2018年的教科书改写文革,显然不仅仅是主管部门或个别官员的认识问题,而更像是中国社会及政治领域的思潮涌动的外显。这种同情文革、为文革开脱的言论被写到高一学生的历史教科书里,说明这种错误思潮是有一定的社会基础。

近几年来,中国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开始强调社会主义的因素。这本是在新的情势下回归社会主义初心,有其内在逻辑,但一些官僚错误揣摩上意,宁左勿右,以至于造成不同领域的“左”的思想趁势复归。教科书修改文革定性,则是这种“左”的意识明确表现。

现如今,中共主动纠正错误,展现了以史为鉴、实事求是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但亦要反思为何置1981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于不顾,错误删改文革定性的事情会堂而皇之的发生。



近思录:“文革”定性一个字也不能改



这几天,中国大陆社交平台热炒新课改后拿到的部编高中一年级历史课本。一些声音称,新的“部编历史教材”对“文化大革命”这一历史争议事件的定性再度发生了改变,重新“恢复”了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表述;而在2018年的新课本中,“文革大革命”的表述去掉了“错误发动”,将一场“动乱”淡化为“最严重的曲折”。



“文革”十年一直是中共讳莫如深的政治灾难,带有强烈的负面色彩。(Getty Images)

据此,这些声音认为对“文革”定性的变化意味着一种风向的转变,意味着北京意识到并扭转社会上下“左”转所造成的思想混乱。

不过,此事可能远没有那么复杂。这种愿景只是压抑已久的中国国内自由派一厢情愿的想象罢了。



先回到此事的来龙去脉。

其一,人们刚刚拿到手的“部编新教材”高中一年级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延续了1981年“历史决议”对“文革”的定性。这件事的确是事实。

2018年8月份,中国教育部组织修订并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并同步启动各科教材编写。它规定,2019年秋季学期起,全国各省(区、市)分步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可以于2019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2018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可以于2019年或2020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2019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可以于2019年或2021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2020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可以于2020年或2022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而人们所看到的正是按照新课程编写的“新教材”。

其二,这套新教材因为由教育部组织编写所以称为“部编教材”,以区别于早前被广泛采用的人教版教材(大约2006年版本),但仍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部编教材”不是对“人教版”教材的修补,而是因应教学实践的重新编排,其重要变化就在于比较彻底地打破了专题式编排,重新恢复按时间顺序编排。



中国大陆中学历史教材有关“文革”的表述变化中,原“人教版”高中一年级《中外历史纲要》与初中的定性语并不一致。(电子教材截图)

经查,专题式编排的人教版教材高中一年级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基本没有否定“文化大革命”的既有定性。在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国家统一》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中,《“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一节的表述如下:

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出发点是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维护党的纯洁性和寻求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但是,他错误地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已经面临资产阶级复辟的危险。为此,他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把“走资派”篡夺的权力夺回来。林彪、江青一伙别有用心地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

可见,在“人教版”教材中,毛泽东的“错误”和“文革”的“动乱”性质措辞并未否定“历史决议”的定性。



中国大陆中学历史教材有关“文革”的表述,2020年高一部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回归“历史决议”上的定性。(微信@大社老记有话说)

“部编教材”的确重新恢复了“历史决议”的定性语言。这是一套全新的教材,有关“文革”的内容依照时间顺序被归入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第27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中“文化大革命”一小节:

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反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所以,从这一点看,“部编版”教材的确更“忠实”于“历史决议”。

其三,在“文革”定性问题上,与“部编版”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相对,最需要“检讨”的不是“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而是2019年全国统一采用的“部编版”义务教育阶段八年级下册《历史》课本。



作为对比,其实最受争议的是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对“文革”的暧昧定性,但此次并未改变。(电子教材截图)

2017年开始,中国教育部逐步推行中小学部编教材,通知2019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全国所有中小学生的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都使用统一部编版教材。当年,学生们拿到的教材《中国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对“文革”的表述如下:

“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它的发动,有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很短,因为在探索中走了弯路。人世间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业,世界历史总是在跌宕起伏的曲折过程中前进的。

而这才是此次“文革”定性变动中被某些人拿来对比的内容。不过,正如上文所说,八年级(初中二年级)的“部编版”教材早已于2019年获采用,迄今根本无消息显示该版“文革”定性语发生更动。

当然,此次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对“文革”定性的“恢复”的确值得肯定,只是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的用语“定性”为何出现如此大差异,令人匪夷所思。

当下这场“乌龙事件”与2019年初中历史教材争议都显示了“文革”定性在今天中国社会的敏感性和严肃性。

事实上,至晚十八大前中国社会左右纷争不断,各方对历史尤其是1949年以来的历史争议更是“热衷”。中共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上台后的确积极地介入了这一对意识形态影响极大的话题。因为正如其所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这个重大政治问题处理不好,就会产生严重政治后果。”

从2013年以来,习近平曾在多个场合提及1949年以来的历史,比如2013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研讨班上抛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不容相互否定的说法,“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同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习近平提及毛泽东晚年错误,认为“人世间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业。综观世界历史,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都会跌宕起伏甚至充满曲折。”

不过,随后,习近平很少就“文革”突破“历史决议”的有关定性。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上也曾提及“文革”也以“左”的错误、“十年浩劫”称之。到2018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时,习近平仍然是以“十年动乱”形容“文革”,肯定了“历史决议”的定性。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37342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