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杨洁篪喊话美国 北京何故明知无用而为之?(组图)

多维新闻 0

近几日,北京方面频频由高级官员出面就中美关系表态,释放出的讯息颇值得留意。

8月7日,向来负责中美关系的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杨洁篪在新华网刊布署名文章,强调中美关系的重要性,重申合作为两国人民和世界带来的巨大利益和贡献,并批评“美国一小撮政客”出于一己私利将中美关系推到危险境地。

在文章中,杨洁篪表示中美当初建交便是在“双方承认并尊重彼此社会制度不同这一共识基础上”,美国最初与中国接触并非为了“改变中国”,因此也不存在“美国对华接触政策失败”;呼吁美方遵循“过去管用、现在管用、今后也管用”的合作原则;重申中国对中美关系的立场“保持高度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不希望两国走向对抗;并邀请美方“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出发,本着对历史、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同中方一道将两国关系推回正确轨道。



6月16日至6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同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夏威夷举行对话。(Twitter@SecPompeo)


此前,新华社也于8月5日刊布与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的专访。在七千余字的专访全文中,王毅在陈述与杨洁篪相通的立场后,也称“美国寻求将中国打造成对手是严重战略误判,是把自身战略资源投入到错误的方向”,为此,中方“有必要为中美关系树立清晰框架”。

框架由四点组成:一,“明确底线,避免对抗”,中国不干涉美国内政,美国也不该干涉中国内部事务,打压中国正当权益;二,“畅通渠道,坦诚对话”,呼吁恢复重启各层级、各领域的对话机制;三,“拒绝脱钩,保持合作”,呼吁两国因先在疫情防控、经济复苏等领域合作;四,“放弃零和,共担责任”,重申“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呼吁中美在联合国等多边机制开展必要协调合作。



王毅近来频频就中美议题发声,就在7月9日,他亦曾在中美智库媒体视频论坛发表致辞,表达类似内容。(中国外交部官方网站)


两位中国外交体系最高级别官员密集表态,其背景自然是中美在外交、科技、舆论等多领域的密切冲突,以及在军事领域日益加剧的冲突风险——问题在于,当美国屡屡出招,中方还在呼吁“冷静、合作”,这有用吗?应该说,既无用,亦有用。

“无用”的原因有三:其一,美国惯于“美国第一”已有至少四代人之久,对有可能代替自己领先地位的新兴国家,向来抱有敌意。其二,“强硬对抗中国”的立场已然在华府成势,美国温和派不再发声。其三,距2020美国大选尚有不到百日,特朗普心系连任而败势日显,且除了外交这最低效的手段之外再无他招;贫于自保的共和党议员们也在“下赌特朗普”和“割席”间踌躇不定,唯有在诸如对华强硬这种事态上不必过多犹豫,而这也是拜登(Joe Biden)及民主党人的共识。

“有用”的原因也有三:其一,这是中国人愚公移山精神的体现,何况中美合作确实为中美两国和人民创造了巨大利益,巩固了国际秩序的平稳。其二,一如《多维新闻》一再提出,中美关系的本质是“相生相克”两种力量的此消彼长;而今“相克”的力量过盛,中国便需要巩固中美之间“相生”的稳定性力量,而非以同样的对抗态度硬碰硬。其三,该类表态除了面向中美,也是在面向世界,意在通过展现“合作、共赢、冷静、克制”来梳理中国“道胜”的负责形象。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便也能理解中国为何以配合的态度应对贸易战,为何6月时杨洁篪在美国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一再批评中国的情况下依旧飞往夏威夷与之会晤,乃至为何当下明知作此表态无法改变美国的对华态度,却依旧要如是行,其内里逻辑是“高度稳定且连续”的。

当然,这种“以冷静理智面对美国的冲动和焦躁”的前提,是对自身经济、国民士气、区域内军事反制能力等因素有足够信心。这些“硬实力”是得以在外交上以静制动的前提。当下,中国应一方面推动自身经济进一步复苏,扎根于自身治理和改革;一方面加深与各国在防疫、经贸、摩擦管控、政治治理等方面的合作;另一方面继续与美国喊话,甚至是“自说自话”。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32220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