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被淹 洪涝扑向特大城市 长江珠江告急 黄河悬了!

智谷趋势/雷叔电影 0

根据杭州市今天7日最新消息,下午1点起将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I级。根据杭州市公布的数据,全市雨量已达676毫米,是历史同期的2.6倍。

据联合新闻网今天报道称,杭州告急,防汛提升至最高一级。中国南部地区自6月起连日暴雨,许多地区传出洪灾,中国水利部多次发出“防汛形势严峻”警告。根据杭州市今 (7) 天最新消息,下午1点起将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I级。根据杭州市公布的数据,全市雨量已达676毫米,是历史同期的2.6倍。

据该报道说,中国连日大雨,带来的雨量相当惊人,先前长江流域灾情频出,现在连位在钱塘江上游、华东地区最大的“新安江水库”也超过防汛限制,今天早上开3闸门泄洪。然而缓不济急,中午12点又再增开闸门泄洪,截至下午4点已经同时开7闸门泄洪。

该报根据中国媒体消息,杭州市自今日下午1点起将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I级。 5月29日入梅以来,杭州全市面雨量已达676毫米,是历史同期的2.6倍。新安江水库水位已达107.64米,水位仍在持续上涨。根据《杭州市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杭州防指决定自7月7日13时将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最高级。

误了高考,淹了上海武汉,洪涝正扑向特大城市!继长江珠江告急后,黄河也悬了

今天,本来是2020年高考第一天。但因暴雨洪涝,一些考生没能准时出现在这场改变命运的考场上。

7月7日凌晨,安徽黄山歙县遭遇50年一遇的洪涝灾害,两个考点大部分考生未进入考点。原计划于当天进行的语文、数学科目考试被迫延期。

当天11点45分左右,贵州安顺一辆公交车坠入虹山水库。目击者介绍,车内有参加高考的学生。

截至7日下午17时30分,已经有21条鲜活的生命在这次事故中逝去,其中包括1名学生,真的让人很痛心。



这半年是一直在经历“失去”的半年,但灾难仍然没有停下无情肆虐的步伐。

面对极端天气,中央气象台连发预警。这一轮预警呈现出了新的变化,一种更令人担忧的趋势——

洪水在农村和县城肆虐一个多月后,现在正把魔爪伸向大家熟悉的特大城市,长沙、武汉、上海纷纷告急!长江中下游水位将全线超警。

而且,眼下已经不只是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战斗,洪水开始盯上黄河流域了!

2020年的夏季,到底何去何从?



7月7日6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这是7月4日,连发31天的暴雨预警才刚刚解除1天后,暴雨预警的新一轮连庄。



为了应对强降雨影响,中国气象局已将重大气象灾害(暴雨)四级应急响应提升为三级,多地防汛应急响应升级。

几天前智谷君刚写过:《罕见暴雨席卷26省1300万人,今年的洪灾正在揭开中国一个大问题》。

其中提到荔浦、龙门、丹巴、英山、綦江、三都、惠水、桐梓、德江、冕宁……这些地方对很多人来说都很陌生。

才过了没几天,洪水就不再满足于在农村和县城肆虐,把魔爪伸向大家熟悉的特大城市。

6月22日开始,暴雨袭击湖南,长沙橘子洲在7月1日7点左右被洪水淹没。



7月6日上午10时,受暴雨影响,上海外滩台阶形成了“小型瀑布”。水不断地从井盖中喷出,公交车在水中前行。

7月7日上午10时,长江武汉关汉口站水位到达27.32米,超警戒线。疫情尚未结束,洪水又来压城,这座英雄之城有点南。



图片来源:第一财经

事实上,“南方水灾”的定义并不准确。眼下已经不只是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战斗。

6月27日,黄河兰州段水位上涨,兰州紧急将沿河部分设施关闭。早在6月19日,黄河干流唐乃亥水文站流量达2500立方米/秒,形成黄河2020年第1号洪水。



严峻的形势,让越来越多人担心:今年南方水灾会演变成一场全国性水灾吗?



水灾已经蓄势一个多月,不过还是有人觉得来得太突然,因此抱怨报道不充分。

这显然是冤枉,但其中原因,值得深究。

首先,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形是,主流媒体一直有报道。无论央媒,还是一些痴迷气象学的垂直自媒体,都有跟进。

但上帝视角的航拍,卫星云图的鸟瞰,科学理性的分析,让最重要的受灾人,退到隐秘的角落。

大家无法得知具体哪条道路被淹,山洪冲毁了哪户人家,江水暴涨影响了哪些具体的人。

其次,过去一个月,洪水主要发生在小型支流,以横江、綦江、乌江、清江等为代表。

今年暴雨凶猛,动不动就破纪录。支流行洪能力弱,水位上涨快。最典型的是綦江,出现了1940年以来的最大洪水。

流短湍急的小型支流,对干流的影响有限。大型支流如岷江、沱江、嘉陵江、汉江、赣江等,此前水情还算平稳。

直到最近长沙、武汉、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遭灾,人们才更加紧张起来。



第三,水灾本身的特殊性。

水灾经常不被当成“灾”。它不像地震轻轻一抖,大家就如临大敌。水灾的破坏来得相对缓慢而隐蔽,戏水到抗灾,转换令人猝不及防。可等洪水爆发出摧枯拉朽的威力时,为时晚矣。

水灾还经常被“玩坏”。暴雨成了城里人玩水的机会:有人以澡盆为舟,有人驾着摩托艇英姿飒爽开过……能在现代化大都市看海,特别有后现代感。

网上友不亦乐乎,恨不得自己城市也来场暴雨,好让自己晒晒朋友圈。



图片来源:凤凰资讯

2012年北京7·21暴雨,死亡发生前,大家愉悦分享雨景,觉得那只是一次有趣的经历。

1998年发大水之前,有些人以为那不过是一场大雨。



7月2日上午10点,三峡水库入库流量已达5万立方米/秒的洪水标准, 2020年长江一号洪水形成。

极其巧合的是,1998年的一号洪峰也在7月2日通过宜昌,当时最大流量为5.45万立方米/秒。

某种程度上,1998是大水的代名词。

很难忘记那年8月7日,九江大堤溃决。

当时,是那些十八九岁的少年将士用人墙来挡住骇人的洪水,举国泪目。



尽管对很多95后、00后来说,那场洪水没留下太深印记。但它突袭大江南北造成的苦难,依然是一个时代的伤痛记忆。

也是因为那场大水,国家加快了开展流域治理、兴修水利的步伐。

22年弹指一挥,洪水再度汹涌,很多人都在担心:2020,会不会是又一个1998?



世界第3、亚洲第1长的长江,尽管流淌在降水不稳定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但由于广阔的流域面积以及分散的支流分布,保证了上中下游和各支流的雨季能错开,因此本不太容易发生全流域大水。

但1954年和1998年都遭遇了极端天气。

1954年,长江流域忍受了从4月到8月的超长梅雨,因此造成的长江、淮河总水量纪录,至今未被打破。

1998年,已经北上河南的副热带高气压突然掉头,重回飘回长江中下游,同时西进四川。上游四川的洪水与中游湖北的洪水夹击,形成了密集的2-8号洪峰。



2020年武汉关年水位与1998年、1954年对比,作图:shear

今年气候与1954年、1998年有所相似,但不同之处更多。

首先,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不如那两年明显。

其次,今年6月暴雨“补偿”了5月大旱,而1954年、1998年的5、6月都是暴雨,因此今年“底水”不及那两年高。

那么只剩一个担心:

如果到了7月中旬,计划北上的副热带高气压赖在湖北不走,或者北上后改了主意,重新飘回来……

根据主流超级计算机模式的分析,至少在7月11日之前,副热带高气压仍然不会彻底北抬,梅雨依旧会让长江水位持续上涨,期间不排除有干流水文站突破警戒水位。

但从7月11日起,副热带高气压将大概率大幅北抬,长江中下游甚至淮河流域将告别梅雨。



ECWMF数据预估7月12日副热带高压位置,作图:中国气象爱好者

届时,预计雨带将北移到黄河流域、海河流域和松花江流域。

不过还是要谨防雨带留在长江中下游不走的可能性。以及雨带北移后,对广大北方地区河流造成的防汛压力。

总之,7月中旬是关键时刻。



除了天气,人们相信2020不会成为1998的底气来自于:

1998年之后,国家加大了堤防洪建设,对堤顶的高度、宽度、坡度及防渗都提出明确要求,相比1998年在质量上有明显的提高。而且大型骨干控制性水库防洪减灾效益显著,尤其是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

与大流域治理突飞猛进相比,我国小流域治理的短板依旧等待补齐。

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减灾研究所原所长程晓陶认为:内地中小河流量多面广,建设标准低,防洪能力弱,导致中小河流频频失守。这些地方本身堤防标准就很低,过去都是靠老百姓自己抢险,但是现在农村的劳动力大部分都出去打工去了,所以抢险能力反而不如以前那么强,要做好老百姓及时转移避免伤亡的准备。

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潘学标接受《三联生活周刊》采访时介绍:中小流域问题因为效益较低,影响的人口相对更少,而且数量又特别多,中国在拨款等方面很难面面俱到。目前的治理难点主要集中在相对偏僻且分散的中小河流区域及乡镇地区,它们也是今年南方洪水的受灾重点。

美国政治哲学家卡尔·魏特夫认为,古代中国是典型的“治水社会”:在这类地区,只有当人们利用灌溉、必要时利用治水的办法来克服供水的不足和不调时,农业生产才能顺利地和有效地维持下去。这样的工程,时刻需要大规模的协作。

“治水社会”的使命,至今影响着中国。从耳熟能详的“兴修水利,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就不难看出。

相比起大部分位于温带海洋性的欧美,处于季风性季候的中国,会面临更多的气候所带来的不确定性。这也对治水提出了更高要求。

此外,近十几年城市化突飞猛进,硬件光鲜的背后,也落下许多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功课。

过去城市最怕外江洪水,现在还要担心暴雨内涝。



防洪主要是守住堤坝,但内涝需要城市的综合治理。农业社会是哪儿农田低洼就涝哪。现代社会的城市立体开发,如地下车库、地下商业、地铁等,结构更复杂、挑战更艰巨。

由此可见,哪怕我们防洪救灾能力远胜1998年,但城市可能出现的内涝,依旧不容忽视。

弦,一刻不能松。

揪心!新冠肆虐全球时,又一灾害降临中国:别以为暴雨与你无关!

昨天上海下了一场大暴雨。准确地说,那种感觉不像是下雨,更像是天上破了一个口子,哗哗往外“倒雨”。

我们戏称它为“下瀑布”。

一小会街道积水成河,开车和开船一样,就算是缓缓开过去就能激起一层层厚厚的波浪。



大风把餐厅外面的雨棚整个掀翻在地,然后被风带出去好几十米。



有些地方因为突然激增的暴雨,导致排水系统暂时瘫痪,井盖被全部顶起来。



走在街上的人就更不用说了,打伞根本没用,雨是从四面八方围过来的,每个人都是浑身湿透,鞋子根本不能穿,还得买一双拖鞋。



甚至上海中心大厦漏水,从60楼一直漏到9楼。



上海中心气象台更是连续发布了三个黄色预警,分别是暴雨、大风、雷电。

但是和这种恶劣的天气形成对比的,是朋友圈、微博、知乎各种社交平台上“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好家伙,上海在三伏天和三九天之外,成功创造了三黄天。”

“你以为我在上海?不,我在海上。”

“今天上海的雨,依萍都不敢去找陆家要钱。”

“上海实拍龙王。”



我相信很多人看到这样的段子之后,都是一笑而过,然后紧接着继续工作、生活、大不了下班的时候运气不好,再淋一场雨。

但如果你联系一下今年关于暴雨前前后后的新闻,可能会惊讶地发现,在一个个段子背后,在一个个分散的零星事件的背后,其实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

关于暴雨,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复杂、沉重。



02

早在今年5月底,广东南部沿海下了一场暴雨,有些地方是特大暴雨。

反映在文字上只是简简单单几个字,但那场特大暴雨之后,很多广东人被围困在一片“大海”之中。

这位一米八的大哥,在水里用尺子量水深,水位已经淹没到他的脖子处,在刻度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水深将近一米七。



因为这场大暴雨,很多地方出现严重内涝,厂房车辆浸泡在洪水中。



很多人的家里也都被水淹没,冰箱、家具、桌子被水浸泡之后无法使用。



很多工厂也因为暴雨停工,机器设备存货受损严重。



气象数据显示,东莞莞城1小时降雨量达到100毫米,石碣中心小学1小时雨量超过150毫米,暴雨持续了多个小时,东莞高埗总雨量达402毫米。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按照气象标准来说,24小时内雨量达到或超过250毫米,即为最高等级的特大暴雨。

也就是说,每小时下11毫米,连续24小时就是特大暴雨,而5月底这场暴雨的猛烈程度,是特大暴雨的数倍。



这种量级的暴雨,因为伴随着强雷暴天气,于是很多网友就用“敢问哪位道友在此渡劫”一句带过,丝毫没有意识到这场暴雨的可怕。

以及,比这场暴雨更可怕的是,这场雨只是一个开始。

一个数据是,从6月2号开始,截止到7月1日,中央气象台已经连续30天发布暴雨预警。

一方面,暴雨预警连续30天,实在是罕见。

另一方面,狂风暴雨以及由此造成的洪涝灾害,从最初的一个点,开始向全国迅速蔓延。

在广西,阳朔县城内涝严重,城市主干道甲秀桥几乎全部淹没,只有最高的部分露在外面,桥上停满了大大小小的车辆避难。



如果这个还不够直观的话,可以看看桂林象鼻山,正常情况下,是这个样子。



而暴雨造成的洪水,把象鼻山淹了大半,完全看不出这就是课本中所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



在重庆江津,李市镇降雨达到大暴雨级别,暴雨导致当地一条小河水位猛涨,河水倒灌街道被淹,紧急转移2000余人。



在江西,连续性暴雨导致很多房屋倒塌,很多城市发生了严重的内涝,污浊的洪水把城市四分五裂。



在贵州,也出现了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天气,其中从江县加勉乡最大降雨量达到269毫米。



在广东,韶关、广州、清远、河源等多地发生内涝,道路桥梁冲毁,农作物全部被淹,多人被困。



在安徽,宣城境内最大的古桥,400年前明代石拱桥乐成桥昨天被冲毁,原本11个桥孔只剩4个。



到了今天,黄山一座将近五百年的明代石桥被山洪冲毁,很多本地人在评论区哭诉:“没了老大桥的屯溪,就不是原来的屯溪了!!!”



一个个例子背后,就是一群受灾的人,以及一个个被无情洪水冲毁的家园。

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洪涝灾害先后造成贵州、四川、湖南、广西、广东、湖北等26省(区、市)1938万人次受灾,121人死亡失踪。

87.5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1.7万间房屋倒塌,农作物受灾面积1560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416.4亿元。

在这样的数据面前,不得不让人揪心。



03

如果上面这一切,都还没让你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的话,可以看看今天的一则新闻:

安徽歙县遭遇五十年一遇的洪涝灾害,先是上午说,语文考试因为暴雨取消,讲下午的数学正常进行:



然而到了下午,数学也没办法正常开始,也只能延期:



安徽黄山很多考生,不得不乘坐小船赶去考场,一叶扁舟摇摇晃晃,尽管很多人都在评论区喊着“一帆风顺”,但不得不说还是很心酸。



要知道这可是高考。

高考有多重要不用多说了。

一般如果不是太严重的事情,都会给高考让路。

高考大过天。



如果连高考都没办法正常进行,只能说这次的洪涝灾害,真的已经很严重了。

对于很多普通孩子来说,这可能是唯一一次走出去改变自己、家庭命运的时刻。

在这种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上,大多数学生会刻意训练自己答题做卷子的习惯,甚至精确到上午几点只做语文卷子,为的就是和高考考试同频。

还有就是,要在考试几个月之前,把自己的作息、出行、饮食都安排规律,生怕一点点变动改变了考试的状态。

但暴雨导致的内涝,可能把这些孩子的状态全部打乱,很难说,这种天灾会不会在无形之中影响到他们的发挥,甚至成绩、未来。

和各个城市严重受灾形成对比的,是依然很严峻的降雨形式。

158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

据水利部门监测,过去一周全国有16个省(区、市)158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32条河流发生超保洪水,2条中小河流发生超历史洪水。

洞庭湖水位仍在继续上涨

目前,西洞庭湖、南洞庭湖已经出现超警戒水位,且洞庭湖水位仍在继续上涨,至于最后涨到什么程度,还没有人可以准确预测。

长江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

7月2日10时,“长江2020年第1号洪水”在长江上游形成,长江水利委员会自7月4日12时起将长江水旱灾害防御Ⅳ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



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马建华还预测,今年汛期发生区域性大洪水的可能性较大,甚至也有可能发生流域性较大洪水。

这恐怕不是一个好消息。

之前有人说,洪水严重,但媒体却不报道。

然而后面查了各大媒体发现,不但央视天天报,官媒光这周就报了十几次了,澎湃、新京报、财新...稍微大一点的媒体都一直关注,更关心的还都有专题。





那为什么很多人,可能还是第一次知道这件事情?

有个词语叫“信息茧房”,指的是人们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

目前的互联网状态大概就是这样。

关于暴雨和洪水的报道不是没有,只是经过你的兴趣、还有互联网算法的筛选,最终呈现在你面前的信息,会变得越来越单一。

一个人一天的时间只有24个小时,抛开工作和休息,空闲出来的时间也就八个小时。

以前看电视,电视台不会以你的兴趣为导向更换节目,但现在,微信、微博、抖音、知乎一个个应用把你的时间分裂开来,只给你提供你喜欢的轻松愉快的信息。

最终的结果就是,我们每个人都被困在自己的“信息茧房”里,以为这个世界就是如此。

这次的洪水灾害,对于很多人来说是茶余饭后的段子消遣,而对于有些人来说,是真真切切的痛,失去家园、农田毁坏、高考影响,甚至因此丢掉了生命。

别再觉得暴雨和你无关。

这次的暴雨洪灾,远比你想象得更加严重。

手机屏幕后面的世界,也远比你看到的更加真实、冰冷。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26213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