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了137年的“烂尾楼”美哭全球 个个惊艳!(组图)

Pinterest优选 0

前阵子,圣家族大教堂官方宣布,因为施工资金来源于私人捐款和景点访客费,所以在景区恢复开放前,将停止教堂的工程建设。网友们掐指一算:原定于2026年完成主体建筑的设想,大概又要落空了。



要知道,在世界建筑排行榜上,圣家族大教堂以“美”与“建得久”一骑绝尘,是当之无愧的第一“烂尾楼”。

除此之外,它还和另外两个同样神奇的烂尾楼一起,被称为“烂尾三兄弟”:

一个是耗时16年,在骂声中成为了澳大利亚地标的悉尼歌剧院,一个是建了46年,完工后美哭全球的星空教堂。





 01圣家族大教堂 西班牙巴塞罗那,有着“高迪的城市”之称,因为这位建筑史上最疯狂的天才艺术家,唯7座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有6座就在这里。

其中最抢眼的,莫过于像灯塔一样伫立在规整地图上的圣家族大教堂。



始建于1882年,至今已过137年仍未竣工,前年还由于被发现是“违规建筑”,交了2.8亿罚款,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圣家堂的地位,它仍是世界上唯一尚未完工就被列为世界遗产的建筑物。



究其原因,不讲宗教因素,它本身就已经是一座无与伦比的建筑。

教堂分为三面外墙,分别描述诞生、受难、荣耀三大篇章,其中又数诞生一面最为精致。

放眼望去,精妙的浮雕如藤蔓遍布整个墙面,视觉上给人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从诞生立面(可以理解为正门)进去,入目就是一个水泥森林。树木形状的支柱不断向上开叉延伸,在触碰到屋顶时绽放成花朵,设计一绝。





再往内走到达中殿,大量玻璃的使用,将室内照射得尤为敞亮。

最上面的透明玻璃保证了充足的光线入内,下层繁多艳丽的彩色玻璃则将大厅点缀色彩斑斓。







据说高迪在施工过程还用了心机,因为他深知这辈子是无法看到圣家堂完工,为了让后人有动力完成整个建筑,他先把最漂亮的外墙建了出来。(以往建楼都是一层层往上搭)

然后,他还留了一个完整的设计模型。按照最初的设想,教堂由18座高塔组成。

最高的一座代表耶稣,环绕的4座代表四福音使徒,后塔代表圣母玛利亚,剩下的高低不等的12座则代表十二门徒。



可以说,高迪是拼尽全力地将整座教堂的每一个细节都赋予宗教意义,这份叙事能力之强,不怪他会被称为“建筑史上的但丁”。





更难得的是,彼时他才31岁,在大众眼里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接盘侠。

1883年,圣家堂的前任设计师刚建完地下室就跟投资方闹掰了,后者找了个大佬接盘却被大佬拒绝,推来拒去,初出茅庐的助手高迪就被点了名。



然而出人意料地,看起来很老实人的高迪除了保留地下已经建好的部分,竟然大刀阔斧地改造了整个地面上的设计。

余后的43年间,他倾尽无数心血于其上,73岁时甚至搬到了教堂的工地去住。



只可惜一年后,高迪不幸因车祸去世。他在世的整整43年,大教堂才完成了15%到25%。 后来,工程被助理接手,又因为西班牙内战而中断,保留重要资料的模型与车间也在此时被毁……高迪逝世后的一百年间,圣家堂前后换了8个监工。



死忠粉们为此battle了无数个来回,全在纠结还原度。世界人民则把抱怨熬成了期待,都在等稿纸设计完全变成现实的那一天。



2010年,教堂依然没有建成,但教皇本笃十六世已经迫不及待地在已经完工的中殿,举行了弥撒,并封圣家堂为宗座圣殿。

 理由很充分:它是结合大自然、经文与礼拜仪式,“跨越世俗和永恒的隔阂”的杰作。

简单讲:这就是天堂。



02悉尼歌剧院 澳大利亚悉尼北部的便利朗角,一座“贝壳船”“漂浮”于海面。



夜晚,用白格子釉瓷铺盖的外表就会变成荧幕,美丽的灯光秀在此上演,并点亮了悉尼的夜空。





“帆船”大开口的一面朝向大海,收纳了广阔美丽的海景。



就是这个惊艳世界的曲面,在建造它的那个年代,以其技术之复杂,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悉尼歌剧院也因此被BBC称为“建筑奇迹”,与埃及金字塔、中国长城齐名。

然而它的建筑过程却毫不美妙,是典型的“痴情错付”。



1955年,澳大利亚官方发起了一个剧院设计竞赛,耗时两年,好不容易有了10个候选名单,却惨遭大佬评委埃罗·沙里宁否决。

后者在淘汰的方案中发现了丹麦建筑师约恩·乌松的设计,便力排众议地把这个只有寥寥几笔的方案定为第一,定标理由神乎其胡:说是发现了“不朽作品的气息”。



只可惜,这方案一波三折。 先是,支持歌剧院兴建的州首长因病去世,然后,已经建好的平台又因为不合适被迫重建,同时,原先的屋顶设计因为没有办法落实而几经修改。

一系列麻烦碰上了完美主义的设计师约恩·乌松,工程超时超支,外界也对他有了怨言。



新上台的政府大佬一方面因为党派利益,一方面也是想尽早了事,开始压建设经费。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濒临破产的乌松走投无路,终于在1966年跟大佬公开闹掰。带着家人离开澳大利亚的他,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过。



而此时,歌剧院的外形建造其实已经基本完成,只剩一些剩余结构体和内部装修。

政府买下了乌松手里的130幅第三阶段的设计图,并另外派一个本土建筑团队接手。



新团队对原设计做了多处改动,整体施工又不断妥协,许多年后,歌剧院被诟病的所有缺陷几乎均来于此。



1973年,悉尼歌剧院完工,总花费1.02亿美元,是原计划700万的14倍,而乌松建造的部分其实只占了22%。

建时被骂的有多惨,建后歌剧院就有多火,不仅让悉尼乃至澳大利亚享誉全球,更被列为了世界遗产。



此后经年,西班牙、印度、英国等国家一直有模仿它的建筑却从未能超越。但几乎所有人都从中得偿所愿,只除了因为超支并中途退出而背上黑锅的乌松。



哪怕晚年他被“平反”,并凭借悉尼歌剧院拿到了普利兹克奖,但他拒绝了所有返回澳大利亚的邀请。

 “曾经我将一腔热血摆在他面前,他没有珍惜,后来他想再挽回,对不起,晚了。”



03

星空教堂

 远离喧嚣的法国南部小城费尔米尼,矗立着一栋仿佛显微镜模样的建筑,它是大师柯布西耶的遗作,本名圣皮埃尔教堂,但更多人愿意叫它“星空教堂”。



原因无他,只因走进建筑内部,你就能体验到仰望星辰的恍然隔世感。





大门正对着的石墙上,猎户座明亮地闪耀着,





环顾四周,光纹荡漾。绵延的线条汇聚成束,包围在信徒四周。





顶部,“一圆一方”的采光筒,在室内投下黄、红光带,仿佛记录时间的日晷,随着日升日落,切开黑暗,照亮视野。





你能想到吗?这一切,全是自然光透过石墙的空洞,在物理学设计下形成的景观。

置身于其中的人,明明被四面包围着,却体会到了最纯粹的自然界的光影艺术。





不得不说,柯布西耶,真牛人也。



然而,他本人从未亲自监督过这个作品的建设。因为在还未定稿的时候,柯布西耶已经去世了。



▲柯布西耶和妻子的墓

1954年,为了将费尔西米打造成“绿色新城”,市长邀请柯布西耶建了体育中心、住宅群。等开始设计教堂时,柯布西耶已经73岁。

从1960年开始,他跟教会就设计稿扯皮了5年,4次大改方案,又遇上造价被降低,好不容易交了终稿,想散散心的78岁老爷子在圣马丁角游泳时因心脏病发去世。



为了完成他的遗作,5年后,柯布西耶生前的助手何塞·奥布里里接手了教堂的建造。



然而,教会撤资,政治冲突,种种原因让工程一直没能顺利进行。 1970年打下了第一块基石,却在8年后才完成底座,接着又是长久的沉寂,直到26年后,在柯布西耶基金会的支持下重新开工,耗时2年,星空教堂建成。

从此,费尔西米城中关于柯布西耶的建筑工程,历时半个世纪(46年),终于画下了梦幻的句点。





岁月悠悠,当越来越多完成时态的建筑荣光,掩埋了晦暗的未竟经历,倒是这些传奇的“烂尾楼”们,因为“好事多磨”,露出了肚皮里的秘密: 是明知等不到的遗憾,是一个人的不得志,是许多人对猝然离世的大师的怀念……



也许,当复杂的感情与美丽的建筑交融,就是“伟大”诞生的时刻吧。今宵举杯酒,敬“烂尾楼”的世无双。



图片来源/ 网络

撰文、编辑/ 木糸口

责任编辑/ 蜜糖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20211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