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德国记者对中国的报道都太负面了吗?(图)

南德意志报/每日镜报 国内 国际

《南德意志报》驻华记者Lea Deuber描述解释了为什么驻华记者对中国的报道在过去几十年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以及过去几年前中国国内的报道环境是如何变糟的。《每日镜报》则呼吁欧盟不要不惜一切代价与中国达成投资协定。


《南德意志报》驻华记者Lea Deuber在长篇报道“来,咱们甩掉他们!”("Komm, die hängen wir ab!")里详细描述了她作为外国记者在中国工作不断受到监视和骚扰的经历。

记者在文章中写道,她会收到很多读者来信,其中不乏称赞表扬,也有批评指责。有读者觉得她对于中国的报道太过负面。文章写道:“这种指责并不新鲜。中国官方就经常提出:中国共产党是外国媒体手上的受害者。中国官方媒体指责外国媒体推销反华阴谋论。据说中国前任政府总理温家宝曾请求默克尔,为了中德两国间的友谊着想,好好管教管教德国的媒体。但是默克尔挥了一下手,告诉温家宝,他应该让人给他翻译翻译德国媒体都是怎么写默克尔的。温家宝很快就明白了,原来即便是德国联邦总理也拿德国记者没办法。”

作者说,过去几十年驻华记者对中国的报道的确发生很大的改变。“以前记者在报道中国的时候,介绍的是一个走在通往现代化道路上的发展中国家。但现在记者们观察到的是一个正在向全世界施加巨大影响力的中国,这其中就包括将个体自由作为准绳的德国。中国共产党不再考虑民主和市场经济,而是用监控和经济增长作为替代品打造它的体制,破坏人权、渗透瓦解国际组织、分裂欧盟”。

作者认为,2012年习近平上台之后,中国国内政治气氛急剧恶化。很多非政府组织被迫关门或者只能触碰非敏感话题。愿意接受境外媒体采访的活动人士担心自己有可能会被逮捕。大学教授都被授意不得接受外国记者采访。作者写道:“即便是把手机留在家里,那么无所谓去哪里,还是会被记录护照号,进行脸部识别,记录行踪信息。在很多地方,你刚从火车上下来,那些监视你的人早就在那里等着你了。他们知道你要去哪里,你在调查什么话题。有时候真是没有办法了,如果你还想清净几个小时,避免不速之客登门造访,那最好就把酒店房间里的电话线拔了,同时再把一个柜子顶在房门前。”

文章写道,“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各种审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对此也表示接受。好几次我在中国农村调查采访的时候,被那里的安全人员跟踪。而我在火车站遇到的那些出租司机都是脚踩油门说:‘来,咱们甩掉他们!’然后他们就一打把拐进了另一条街巷。……很多时候中国的地方政府对待媒体态度尤其恶劣,因为他们怕媒体曝光后,中央政府会注意到他们的丑行,这可能会要了他们的乌纱帽。有个同事最近曾讲过一个故事。他们到达了一个村庄,村民看到他们之后说:‘总算有记者来了!’”

在描述了自己对中国的观察和体会之后,记者最后写道:“再回到读者的批评上来吧,我们对中国的报道太过负面。去年我写的报道中阅读量最高的是一篇关于德国年轻人应该向勤勉进取的中国年轻人学习什么的文章。不过这个批评也让我想到一位同仁——Pascal Nufer,他曾作为瑞士电视台驻华记者在上海生活工作了5年。几周前他推出了向中国告别的纪录片:与这个国家和解。他说,中国对实现一个完美监控国家的追求对他折磨不浅,所以他最后一次在中国的大地上穿梭拍摄的时候,他特意去寻找一个‘不一样的中国’。他花了很多时间,跟随以前家里雇的保姆阿姨探访乡下,他爬上了喜马拉雅山,他结识交往摇滚青年。他的旅行也讲述了他的痛苦,就像很多记者在这个国家所感受到的那样,记录了心碎的时刻,就仿佛这已经成为这一职业的一部分。也许我们可以从Nufer身上学到的是,在这种艰难的时期,无需等到告别的时候再去发现不一样的美丽。”

“不要不惜一切代价”

《每日镜报》在评论“不要不惜一切代价”(Nicht um jeden Preis)中评价目前的欧中关系时写道:“不只是近期以来中国咄咄逼人的架势加剧了欧洲人对同北京展开经济合作的疑虑,同时新冠疫情也改变了先有的调子。疫情甚至有可能让美中欧这三大经济体经济层面的依存度未来会减弱。欧盟内部关于加强医药用品生产独立性的讨论显示出,对世界另一个地区在某些领域产生经济依赖性会形成相当大的弊端。所以欧盟也就又多了一个理由,不能不惜一切代价地同北京方面达成(投资贸易)协定。”
相关链接: 国内 国际 德国 德媒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原文地址: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39737

本页面专为移动设备优化,以便让你能够在Google搜索结果快速打开。点击下面链接访问更完整版本。

https://www.oneplusnews.com/news/5f6377f664807240c7f7f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