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晓鸥离世,留下风雨飘摇的商汤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汤晓鸥离世,留下风雨飘摇的商汤

​​​​​​​

一位AI领军人物陨落。

商汤科技创始人、人工智能科学家、浦江实验室主任、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汤晓鸥的遗体告别仪式和追思会在12月19日上午举行。

三天前,商汤科技发布讣告,公司创始人汤晓鸥因病救治无效,于2023年12月15日23时45分离世。

如今刷脸开门和刷脸支付在生活中已成为常态;智慧安防使得一些多年的逃犯无处藏匿……诸多种种,当年关于AI的梦想似乎已经照进了现实,而这些,多多少少都与汤晓鸥有关,他是让AI技术走进日常生活的众多科技推动者中具有代表性的那一个。

汤晓鸥被誉为中国计算机视觉领军者以及“全球人脸识别技术的开拓者和探路者”,他一手建立的香港中文大学多媒体实验室是中国AI视觉的“黄埔军校”。商汤科技初始团队就来源于该实验室,商汤科技的联合创始人徐立、王晓刚等。

“商汤的很多中层员工都是汤晓鸥的学生,时至今日,公司仍会定期组织员工阅读论文,这些论文主要出自公司内部和联合实验室的作者。”一位商汤的中层告诉《深网》。熟悉汤晓鸥的人告诉《深网》:他是充满睿智、幽默风趣的科学家。

商汤科技作为AI赛道中较为出圈的公司,与云从、旷视和依图,被冠以“计算机视觉四小龙”的称号。2021年12月30日商汤科技登陆港交所,商汤科技上市之初,受到了资本市场的追捧,总市值最高3200亿港元。成为当时中国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头号玩家。

2023年ChatGPT的横空出世,计算机视觉领域并未占得先机。一位一级市场的投资人告诉《深网》:“ChatGPT使得AI赛道重新焕发出活力,但计算机视觉领域从技术框架上来说,与大模型是远的。”

今年4月,商汤发布了自己的大模型,并于8月获批上线。但摆在商汤面前的现实是:商业落地场景仍需拓宽。今年11月底,美国做空机构灰熊发布了商汤的做空报告,认为商汤科技通过高度可疑的收入循环的方式来夸大收入,这使得商汤的股价触及新低。

ChatGPT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汤晓鸥带领下的商汤会讲述一个什么样的商业故事,一切戛然而止。

“商汤处在一个需要长期深耕的行业,现在的阶段,就像坚守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徐立曾告诉《深网》作者。而当下,正处于AI企业商业化落地的关键时期,而汤晓鸥的离世,给正遭遇商业化难题的商汤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中国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领路人”

汤晓鸥非常低调,他最近一次公开路面,是今年7月的上海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开幕式上,汤晓鸥用他的汤氏幽默分享了他的三名学生王晓刚、何恺明、林达华在深度学习领域的追梦故事。

而汤晓鸥自己何尝不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追梦者。

汤晓鸥1968年出生于辽宁省鞍山市,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凭借着优异成绩,1985年考上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次年赴美深造,拿下了硕士和博士学位。1992年,汤晓鸥就开始接触人脸识别的算法。

从麻省理工博士毕业后,汤晓鸥回国加入香港中文大学信息工程系任教授,并一手创立港中大多媒体实验室。正是这间实验室,成了汤晓鸥的“黄埔军校”。他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造诣颇深,在人脸识别这个细分赛道中,是“领路人”般的存在。

汤晓鸥在成立实验室之后的十年间,他还是IEEE(美国的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同时担任ICCV(IEEE国际计算机视觉会议)2009 程序委员会的主席。

2005,他进入微软研究院工作,担任视觉计算组主任,负责计算机视觉相关的研究。他的工作需要他经常往返北京与香港两地,对于刚2岁的儿子汤之铭自然会缺少照顾。由于跟儿子在一起的时间太少,他想把每一分钟都记录下来,于是他给儿子拍摄了大量照片。当图片积累到成千上万张时,他发现如何在海量照片里准确找到某个令他念念不忘的瞬间成了一个突出的问题。

汤晓鸥向他研究多年的研究领域寻求解决方案——采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技术手段来分类管理相册。于是他跟视觉计算组的同事开始研究名为Photo Tagging的课题,采用CV技术手段来给相册进行分类整理。那时CV技术还没有成熟,汤晓鸥从这一个简单的愿望出发,开启了中国人脸识别技术走向实际应用。

3年后,汤晓鸥离开了微软研究院,加入了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多媒体集成技术研究室,任主任和研究员。

2009年,汤晓鸥和其博士研究生何恺明联同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孙剑博士,凭论文“基于暗原色的单一图像去雾技术”夺得IEEE电脑视觉与模式识别大会(CVPR)该年度的“最佳论文奖”,轰动一时。

2014年3月,汤晓鸥研究团队发表了GaussianFace人脸识别算法,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超过人眼识别能力的计算机算法,将人脸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9.55%,首次超越人眼识别能力(97.53%),开启了整个人脸识别行业技术落地的时代。

在当时,LFW(Labled Faces in the Wild)数据库识别率的前三名全部由汤晓鸥实验室的三个人脸识别算法占据,Facebook的DeepFace算法只能排在第四。因此,汤晓鸥香港多媒体实验室2016年与麻省理工、斯坦福等著名大学的实验室一起,入选世界十大人工智能先锋实验室,成为亚洲区唯一入选的团队。

资本宠儿失宠

商汤从诞生起就赶上了资本市场的热潮。2014年下半年,IDG 的牛奎光狂掷数千万美元,找到香港中文大学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已经颇有名气汤晓鸥和徐立,那一年,商汤科技正式成立。

那一年年中,汤晓鸥和香港中文大学多媒体实验室团队成员徐立一起创办了商汤公司。公元1600年前的商汤时期是中国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创始人希望以这个朝代所具有的开创性,寓意公司的技术原创精神,这是商汤科技名字的由来。不过,还有一个流传的版本是,“汤老师”从商,所以叫商汤。

商汤撞上了资本的风口。2017年,创投界最热的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根据 CB Insights统计,2017年全球范围内AI领域共有152亿美元的投资,比2016年增加141%,其中中国公司吸引了约一半共计73亿美元的投资。此时,AI成为投资人眼中的“香饽饽”。

据统计,商汤科技一共经历了12轮融资,商汤的投资人有IDG资本,银湖、鼎晖、晨兴、光际、淡马锡、Tiger、Star VC等头部机构,以及阿里巴巴、苏宁、高通、万达集团等战略合作伙伴,Pre-IPO之前最后一笔融资是软银投资的10亿美金,累计总融资金额达5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36.58亿元)

西南证券研报显示,自2019年以来,AI赛道投融资事件数下滑态势明显。商汤科技之所以从2019年开始冲击资本市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一级市场AI投资热的退潮。

2021年12月30日商汤科技登陆港交所,商汤科技上市之初,也曾受到追捧,一度被打上“重振AI雄心”标签。总市值最高3200亿港元。然而半年的解禁期一到,上市前的一些投资者和基石股份233亿股全部解禁,占公司总股本的70%。

具体来说,商汤科技市值的暴跌击碎了许多投资者确立的技术信仰,他们渐渐看到了AI技术当前发展存有的局限;此外,上市之后的商汤科技没能向市场证明自己的盈利能力,股价跌跌不休,业内认为和商汤科技的盈利状况相关。

商汤科技披露招股书后,三年半(2018年到2021上半年)亏损243亿元登上微博热搜,而现在仅仅一年的时间,商汤科技这个亏损数据变成了409亿。

据半年报数据,2022上半年商汤营收为14.15亿元,同比降低14.3%,这是商汤上市以来营收首次出现下滑。利润方面,商汤依然亏损,2018-2021年,分别亏损34.3亿元、49.7亿元、121.6亿元、171.4亿元,2022上半年亏损32亿元,累计亏损高达409亿元。

对计算机视觉企业来说,技术和数据缺一不可,而数据的获取过程中,图片识别在人工智能领域是非常困难的环节。

尚处于早期的AI技术,也给人工智能企业的商业化落地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2020年,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安晖公布过一个数据,全球近90%的人工智能公司处于亏损状态,中国AI产业链中90%以上的企业也处于亏损阶段。

当前人工智能应用转换路径长。AI应用的前提是构建反复训练的真实模型——编写精密算法、采集海量数据和花费大量时间去训练。因此,研发人员不断的增加。

而这点,体现在研发费用居高不下上。商汤财报显示,亏损的原因之一是研发费用占比高:根据招股书及业绩报告,商汤科技2019到2021年研发费用占营收的比重分别为63.3%、71.2%和76.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表示:大多数硬件行业细分领域都存在强劲的竞争对手,徒有算法和AI平台优势,但却类似“拿着金饭碗讨饭”。

这也是当前AI全行业的窘境。除了大模型,现在整个行业的高光时期已过,创始人突然离去也为商汤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