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财经·军事 | 生活·家庭·娱乐 | 体坛·历史·科技 | 摄影·旅游·文化 | 移民·教育·就业 | 数码·健康·奇闻 | 社区·评论·问卷
留园网首页 · 新闻速递首页 · 【繁體閱讀】 【网友评论:14 条】 【 热评新闻排行 】 【 热门新闻排行 】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 【 72小时神评妙论 】   

早教机构成爆雷高发区 千亿蛋糕怎么也不香了?(图)

新闻来源: 南方周末 于2023-10-15 8:30:23  提示: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IC photo / 图)

曾经的“早教明星”美吉姆,如今陷入全国多地关店的风波中。据媒体报道,美吉姆在全国多个城市的多家门店均突然关闭,家长退费困难。事实上,不仅仅是美吉姆,七田真、金宝贝等早教机构近来也风波不断。

曾几何时,坐拥千亿市场的早教行业风光无限,美吉姆等著名早教机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而今怎么风云突变了?早教行业的未来在哪?

备受瞩目的“千亿市场”从一个孩子出生到小学以前阶段的教育,都可以被称为早期教育,根据婴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大脑发育特点,给予他们科学、丰富、恰当的信息刺激和训练,能够开发孩子身心潜能,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早期教育又可分为两个阶段:0-3周岁阶段,婴幼儿没有上幼儿园,但早期教育已经可以进行;3周岁以后,幼儿可以正式进入幼儿园学习,除了学校里系统的早期教育以外,学校以外的早教机构也起到一种补充作用。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国内的早教理念并不流行,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早期教育的功能。1990年代之后,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与国外经济、思想交流的不断密切,国外的早教理念开始影响中国家长,一批早教机构应运而生,但行业仍处于萌芽阶段。

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早教行业真正迎来突飞猛进的发展。富起来的国人,对子女的教育更加重视,也更舍得投入。

已经有不少80后、90后成为爸爸妈妈,年轻的他们更加容易接收一些新的教育理念,他们比父辈更加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认为这是孩子最初、最重要却也是以往被忽略的“起跑线”。

与此同时,以美吉姆为代表的国外早教机构大举进入我国,它们所代表的更为成熟、更成体系的运营模式,从一二线城市不断向三四线城市扩散。

智研咨询的数据显示,2014年开始,国内早教服务行业的投资事件数量增多,投资金额出现明显上涨。2014年的投融资事件数量将近50起,2015年就突破110起,从2015年到2018年,每年的投融资事件都在90起以上。

从2012年到2016年,早教行业的投资金额年年正增长,2017年突破40亿元,在2018年时,投资额猛增至96.44亿元。

另据观研报告,2016年到2020年我国早教行业市场规模逐年递增,2021年和2022年市场规模分别达到3276亿元和3500亿元。

尽管随着生育率的下滑,每年新生儿出生数量在减少,因为庞大的人口基数,早教市场这块“千亿蛋糕”仍然被外界看好。

(IC photo / 图)

从风光无限到爆雷边缘在前疫情时代,早教行业一直处于扩张的态势:线上线下各种各样的机构各显神通;细分领域五花八门——英语、数理思维、大语文、儿歌、绘本、幼龄动画等等,均形成了专门的赛道。

2018年,美吉姆成功登陆A股,成为“早教第一股”。

美吉姆2018年的财报显示,公司2018年总营收为2.65亿元,利润总额为6049万元;2019年,公司总营收同比增长137.35%,为6.3亿元,利润总额更是大增302.54%,为2.43亿元;截至2019年Q1,美吉姆中心达到451家。

疫情的到来,给所有线下行业造成巨大冲击,美吉姆也不例外。2020年美吉姆的总营收3.56亿——相较于2019年差点腰斩,2021年的总营收为3.36亿元,2022年的总营收为1.54亿元——仅为2021年的一半,2023 年第一季度营收也只有2954万元。

公司的营业利润更是兵败如山倒,2020年的利润总额为-5.31亿元,2021年的利润总额为-5745.51万元,2022年的利润总额为-6.10亿元。

早教行业不景气,之所以会引发“爆雷”风险,是因为几乎所有的早教机构都是预付消费的形式,即,机构向家长出售的是课包,一个课包动辄几万元,课包所涵盖的时间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

虽然2018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对早教等校外培训机构向受教育者收取学费提出明确要求:“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

实际上,早教机构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费用的情况比比皆是,甚至成为行业惯例。机构正常运转的情形下,课包的形式会更为“优惠”;一旦机构运转难以为继,线下机构关闭,家长所购买的剩余课程想上没地方上,想要退款却也退款难,这已形同“爆雷”。

诚然,疫情是很多早教机构遭遇困境的重要原因,事实上,很多早教机构的危机也早已埋下。

其一,盲目扩张,成本剧增。早教机构多是线下教育,一般租在繁华的商场中,面积平均在200平方米左右,每个月的房租成本与人工成本非常高昂,每个月的经营成本动辄几万块,如果客户续费和拉新不理想,那就要亏钱。

前疫情时代,很多早教机构急功近利、扩张过快,经营上已经出现困难迹象,疫情的冲击则让危机彻底爆发。

其次,由于前几年早教行业发展迅猛,不少人想要分一杯羹,纷纷开起早教机构。因为早教行业缺乏标准、师资不足,很多从业人员甚至连幼师资格证都没有,简单培训下就直接上岗,也导致早教行业总体水平不高,不少家长失去对早教机构的信任。

疫情冲击下,不少家长发现没上早教课,孩子其实也成长得很好,不由得反思之前报的早教课是不是在交智商税。如今很多家长报课都会在社交媒体上检索相关信息,一旦“不信任”早教机构的声音多了起来,家长的报课意愿就会降低。

所以,虽然疫情已经结束,但早教机构并没有迎来预想中的迅速复苏。

规范发展才有未来早教仍然是一个千亿级别的市场。

固然生育率下滑,但当前中国家长对于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视;“双减”政策下,早教行业并未受到太大的波及,反而是学科培训的弱化,让不少家长更愿意在绘画、体能等方面对孩子进行投入,而这些都是早教一直都有涉足的领域。

如今早教行业面临困境,恰好是行业一次自我休整的契机。

一方面,前疫情时代,早教行业虽然发展迅猛,但总体上是野蛮生长的状态:没标准,缺规范。比如我国托儿所与幼儿园采用的是“双轨制”模式,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与3-6岁幼儿保育与教育相分离,前者由卫生健康委员会管理,后者由教育部门管理。

在课程衔接上,目前我国对3~6岁儿童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和保教工作有更加明确的教育建议,相对而言,0~3岁婴幼儿的教育建议则比较缺乏。

这让很多早教机构有了浑水摸鱼的空间,家长虽然花大价钱把孩子送去机构,但其实无从判断课程是否合理、教师是否符合资格,也不知道到底有没有效果。

只要这种“模糊”空间存在,优劣的标准不清晰,优胜劣汰的规则就很难建立。要建立行业规范,既需要早教机构自律,也需要教育等相关部门集结行业专家,出台相关标准,让早教有规可循。

另一方面,对于当前早教机构普遍存在的预付消费问题,要切实加强资金的监管,避免早教机构挪用资金,继而引发爆雷风险。

早教机构在扩张时要更为审慎,不要挪用消费者的钱去做冒险的事。只有资金更安全了,行业更有序了,家长的信任感建立了,早教行业才能真正走得长远。

斯沅

			
网编:和评

鲜花(0)

鸡蛋(0)
14 条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扫一扫二维码[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新闻速递首页 | 近期热门新闻 | 近期热评新闻 | 72小时神评妙论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经济观察】【谈股论金】【股票投资
敬请注意:新闻内容来自网络,供网友多视角阅读参考,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前期相关精彩新闻
新闻速递首页·向留园新闻区投稿·本地新闻·返回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