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财经·军事 | 生活·家庭·娱乐 | 体坛·历史·科技 | 摄影·旅游·文化 | 移民·教育·就业 | 数码·健康·奇闻 | 社区·评论·问卷
留园网首页 · 新闻速递首页 · 【繁體閱讀】 【网友评论:64 条】 【 热评新闻排行 】 【 热门新闻排行 】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 【 72小时神评妙论 】   

加拿大校园出现反习文 呼吁年轻人觉醒改变中国(图)

新闻来源: 自由亚洲电台 于2023-10-01 4:10:16  提示: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2023年9月28日,在学生在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张贴反习近平独裁政权的中文信。

在四通桥标语事件一周年之际,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出现题为《救救中国》的公开信。 指中共掐灭政改之火,并走向习近平定于一尊的黑暗时期,呼吁年轻人觉醒及肩负改变中国命运的责任。

周五(9月28日),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Dalhousie University)校园内,有学生张贴了一封题为《救救中国》并致所有中国学生的中文信。

文章表示,看到中国这片深爱的土地日渐萎靡,呈现经济下滑,失业率暴增,民粹主义盛行,政治严重不稳定,无论是普通人,还是赵家人,在文革重来时无人能够幸免于难。

文章回顾,中国经历了「八九学运」后胡温政治体制改革的失败退场,而其后零星来自中共内部的政改声音,也都以失败告终。 及至习近平上台后,党内外冀望他能够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并制定党在法下的框架。

但事与愿违,现今的中国「定于一尊」,习近平亦妄想复辟称帝,正在重蹈毛泽东文革时代,历史的悲剧离中国人越来越近。 而中共在三年疫情中的封控政策中,酿造无数惨剧,2022年成为全中国人的成人礼。

至2023年,《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出现,《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修订,空前扩大了国家暴力机构的权力,这已为中国大地鸣起警报。

文章呼吁所有良知尚存的同学及有识之士,应该明白一个道理,既文革不应再次出现在中国大地上! 而中国未来之路必须拥抱世界,完成政治体制改革。 而中国青年醒悟之时,既是中国命运改变之际,就如历史上柏林墙的倒塌一样。

一直支持海外留学生民主运动的旅德华裔诗人杨炼接受本台访问时表示,喊出「救救中国」的学生才是真正的爱国者,他希望这些声音不要被「爱国、爱党」的狂热情绪所湮没。

杨炼说:不管在中国国内、还是在国外,用任何方式发出声音,对中国本身都是最好的,这样做才真正是爱国,而共产党的虚假宣传和欺骗是最彻底的反中国、反中国人的。

杨炼也表示,过去一年中,他看到在海外的中国年轻人打破官方叙事,追溯真正的中国历史记忆,完成了自我救赎,而这些年轻人也是中国未来之希望。

杨炼说:年轻人应该重新找回真正的记忆,包括关于文革、关于六四,关于中国当下的政治现实,所以他们才能找到自己真正的位置; 在对历史和现实的清楚的认识的基础上,他们才能看到中国的未来其实是在他们自己身上。

意大利的中国留学生Frank曾在「四通桥标语」事件及中国「白纸运动」后,与海外多地的中国留学生共同发起「大海报运动」,并组织声援「白纸运动」的街头运动。 Frank向本台表示,在过去一年间,很多中国留学生在校园内张贴海报时,遭到粉红的威胁,他呼吁校方能够对参与民主动运的中国留学生提供保护。

Frank说:当然我有些担心,在去年的海报运动过程当中,我们的很多人遭到了亲北京支持者的攻击。 希望在这一轮的时候,世界各国能够更加关注中国异见者群体面临的特殊威胁,并且在学校内部,保护这些异见者的隐私,建立适当的投诉机制和防范机制,会让我们感到更加的安心和安全。


「四通桥事件」和「白纸革命」爆发后,许多海外中国留学生、公民声援白纸运动。 (Citizensdailycn Instagram 帐号图片)



Frank也表示高兴看到在四通桥事件一周年之际,更多的海外中国留学生渐渐觉醒,并付诸行动及延续「四通桥勇士」的精神。

2022年4月,在德国的中国留学往余虹与其伙伴,曾在柏林自由大学、汉堡大学、巴伐利亚班贝格大学等多所德国高校,发起张贴呼吁人们抵制习近平独裁政权、争取自由的传单运动。

早在2022年3月19日,北京清华大学校园内也流传一份传单,直指法西斯并未死亡,正在以匿名方式渗入中国民众生活,以至社会撕裂、道德沦丧,从而呼吁大学生在权力面前,保持自己的道德的良知。 中国政府当时封锁了该消息的传播。

			
网编:和评

鲜花(3)

鸡蛋(14)
64 条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扫一扫二维码[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新闻速递首页 | 近期热门新闻 | 近期热评新闻 | 72小时神评妙论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军政原创】【杂论闲侃】【博论天下】【军事纵横
敬请注意:新闻内容来自网络,供网友多视角阅读参考,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前期相关精彩新闻
新闻速递首页·向留园新闻区投稿·本地新闻·返回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