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财经·军事 | 生活·家庭·娱乐 | 体坛·历史·科技 | 摄影·旅游·文化 | 移民·教育·就业 | 数码·健康·奇闻 | 社区·评论·问卷
留园网首页 · 新闻速递首页 · 【繁體閱讀】 【网友评论:61 条】 【 热评新闻排行 】 【 热门新闻排行 】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 【 72小时神评妙论 】   

外媒:中国经济无法恢复?习近平是笨拙政策制定者(图)

新闻来源: Newtalk新聞 于2023-08-26 7:31:17  提示: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为何疫情后中国经济无法苏经? 经济学人 : 习近平是笨拙的政策制定者




《经济学人》将中国经济面临严重困境,归咎于习近平独裁专制。   图: 取自经济学人官网

中国政府于 2022 年底放弃清零防疫政策后,经济并没有如预期复苏,而是步履蹒跚地从一个困境跌落到另一个困境中。 《经济学人》24 日报导指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权力集中和他用忠诚者取代高层技术官僚正同时发生,这笨拙的政策制定者让经济情况变得更糟。

中国如今房企爆雷,吓跑买家外,消费者支出、商业投资和出口等经济数据全部低于预期。一些分析人士示警,中国可能会陷入像 20 世纪 90 年代日本那样的通缩陷阱。但在某些方面,以日本之前的问题来看中国弊病,「这样的判断过于温和」。因为如今在中国的人民更加贫穷,经济长期下滑会更严重,此外,中国还面临比需求疲软和债务沉重更严重的问题,正是在习近平的独裁集权下,中国经济政策制定注定失败。

官方依照习近平的标准所采取的决策常出现缺失,包括清零崩盘损害了习的威信,镇压科技企业吓跑企业家。再加上若中国因当局拒绝刺激消费而陷入持续通缩,债务的实际价值将会上升,并对经济造成更大压力。最重要的是,除非中共继续提高生活水平,否则它将削弱习对权力的控制,并限制其与美国抗衡的能力。

那为什么中国政府一直犯错?报导指出,短期增长不再是中国共产党的首要任务。有迹象表明,习近平认为中国必须为与美国持续进行贸易战,同时为潜在的军事冲突做好准备,习称他愿意为实现这些目标做出牺牲。

中国当局过去能容忍有关对该国经济的争论,但如今却哄骗分析人士表现出虚假的乐观态度。中共高层仍然拥有大量人才,但当高层传达的信息是忠诚高于一切时,期望官僚机构能够做出理性分析的想法是天真的。决策越来越受到意识形态支配,这种意识形态融合了左翼对富豪企业家的怀疑和右翼不愿将钱交给无所事事穷人的观点。

《经济学人》认为,中国的问题始于领导高层,且情况有机会变得更糟,中国人口正在迅速老龄化,美国的敌意也越趋浓厚,并试图扼杀中国经济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部分,例如晶片制造。对于独裁专制是否会损害经济的论述,已经有越来越多证据表明事实确实如此,「中国经济正踏入一个令人大失所望的阶段」。

			
网编:空问站

鲜花(6)

鸡蛋(7)
61 条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扫一扫二维码[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新闻速递首页 | 近期热门新闻 | 近期热评新闻 | 72小时神评妙论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经济观察】【谈股论金】【股票投资
敬请注意:新闻内容来自网络,供网友多视角阅读参考,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前期相关精彩新闻
新闻速递首页·向留园新闻区投稿·本地新闻·返回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