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财经·军事 | 生活·家庭·娱乐 | 体坛·历史·科技 | 摄影·旅游·文化 | 移民·教育·就业 | 数码·健康·奇闻 | 社区·评论·问卷
留园网首页 · 新闻速递首页 · 【繁體閱讀】 【网友评论:20 条】 【 热评新闻排行 】 【 热门新闻排行 】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 【 72小时神评妙论 】   

故宫沿用600年历史古排水系统 现已无明显积水(组图)

新闻来源: 人民网/中国新闻网 于2023-07-31 7:44:50  提示: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人民网北京7月31日电 (记者刘微)连日来,北京市出现大暴雨,暴雨中的故宫排水系统是否运行顺畅,能否经受考验?人民网记者采访故宫博物院相关专家,揭秘600年排水系统仍奏效的原因。


雨中故宫。人民网记者 刘微摄

7月22日的降水,是故宫博物院今年入夏以来遭遇的第一场强降水。“经过巡视,开放区域有一处严重积水,位于慈宁宫院落西侧,由于雨强较大,短时间内积水达到17厘米,我们通过人工排水等措施,雨后4小时将水完全排出;8处轻度积水,最大水深6厘米,在雨后半小时内完全排出。”故宫博物院故宫世界遗产监测部主任狄雅静表示,针对这场降雨造成的积水,故宫博物院已经在第一时间进行了全面检查,启动了最高级别的应急预案,对全院所有区域进行地毯式巡视、排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置。

狄雅静进一步介绍,通过对积水区域反复排查,观察到慈宁宫西侧排水能力较往年明显下降,随后进行全面检查,并挖开了围房后墙支沟和暗沟的交接点,从暗沟中清理出大量的淤泥和矿泉水瓶、塑料袋等杂物。“通过对现场的分析,我们初步判断因为短时雨强过大,冲落屋面夹垄灰,与少部分观众丢弃的矿泉水瓶、塑料袋等杂物一起冲进排水沟内,堵塞排水口。我们已经完成暗沟清理,恢复院落排水能力,同时进行支沟构造修复,我们将继续持续关注该区的排水情况。”



雨中故宫。人民网记者 刘微摄

据悉,自然灾害中水灾一直是古建筑需要重点应对的风险,水灾也是北京地区出现频率较高而危害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自古以来北京的城市和古建筑群都设计有防洪排涝系统,紫禁城也不例外。目前,故宫拥有相互独立的两套排水系统,其中,故宫市政污水系统建设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是为了保障故宫博物院对观众开放后如厕问题等,经专业规划设计、上级单位审核审批后建设;而雨水排水仍然沿用古雨水系统排放至金水河内。

紫禁城的雨水排水是一个复杂体系。院落一般中间高边上低,北高南低,将院落的水通过钱眼儿导入暗沟内或是排到院落两侧的明沟之中,明沟遇到台基和建筑就从其下开石券洞,使水流过,明沟暗沟沟通各个宫殿院落,最终将水导入金水河中,汇入城市河道。排水沟渠,纵横交错,如同人的血液循环系统一样,干沟仿佛主动脉,高可过人,末端水沟高度犹如毛细血管,高度13-40厘米不等。



雨中故宫。人民网记者 刘微摄

作为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宫殿建筑群,故宫博物院成立后,始终把防汛工作作为故宫建筑保护和文物保护的重中之重,专门成立了防汛工作小组进行水灾防范。在日常管理上,不仅建立了包含排水系统在内的基础设施管网信息系统,并且雨后及时进行院落巡查以记录排水堵点,而且每年的春、夏、秋三季都会进行系统的排水沟检查、淘通、清理工作,以保证故宫在大雨后的积水能够尽快通过排水系统排出。

“根据记录和经验,我们也总结了故宫易积水、漏雨的区域和建筑,并对其加强巡视和保养。比如慈宁宫,因为它的排水沟暗沟从进深较大的房屋下通过与院外的支沟相连,清掏非常不易。因此,几乎每场雨中、雨后我们都会去现场检查,一直未发现明显的积水现象,一般大雨后30分钟之内就能将院落的水排走。”故宫博物院行政处副处长于翔介绍,现在,故宫的雨水排水仍然延用紫禁城古雨水系统,自然排放至金水河内。大家所说的“600年故宫不会积水”,其实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故宫即使有了积水,也能迅速排干。实现这样的效果,一方面依靠的是故宫良好的古雨水系统,另一方面,后期清理维护工作也是防汛里不可或缺的环节。

如何保障雨天游客平安游故宫?故宫博物院开放管理处处长房小妹介绍,汛期期间,将为游客提前准备各类防汛物资,如防滑提示牌、防滑垫、伞套机、防汛桶、一次性雨衣等。根据降雨情况,开放区域各通道及时摆放防滑提示牌,提醒观众小心地滑,展厅门口还配有防滑垫、伞套机。晚封门时遇有观众退场困难,工作人员将为没有雨具的观众发放一次性雨衣并协助观众退场。工作人员克服天气因素的影响,认真做好封门检查工作,确保封门安全。

同时,故宫将加强开放区域内古建筑的巡查,汛期前,对开放区域各排水口进行巡检,有异物堵塞的及时清掏,确保排水顺畅。降雨过程中,随时巡查路线内易积水点及排水口堵塞情况,积水区域及时使用围栏围挡,并组织小队人员进行清掏。根据《故宫博物院气象灾害开放应急方案》,在接到相关部门的通知后,将关闭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皇极殿、咸若馆、寿康宫前后殿及前殿东配殿。确保文物、古建及观众安全。

相关报道:

中新网北京7月31日电 (记者 应妮)北京近期持续暴雨天气,有着600多年历史的紫禁城如何安全度汛?近期在网络上流传的积水情况是否属实?在31日的走访中,记者不仅在大雨中亲历“九龙吐水”景观,也感受到故宫排水系统的复杂完善。

7月31日媒体在故宫博物院采访,暴雨中现“九龙吐水”景观。 盛佳鹏摄

故宫内积水一般可较快排出

7月2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强降雨,故宫博物院部分区域出现短时间的积水,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针对这场降雨造成的积水,故宫博物院在第一时间进行了全面检查。

故宫博物院故宫世界遗产监测部主任狄雅静介绍,22日的降水是故宫博物院今年入夏以来遭遇的第一场强降水,24小时降水量达到93.5毫米,接近大暴雨级别。故宫博物院第一时间对全院所有区域进行地毯式巡视、排查,发现隐患第一时间处置。开放区域有一处严重积水,位于慈宁宫院落西侧。由于雨强较大,短时间内积水达到17厘米,通过人工排水等措施,雨后积水快速排出;8处轻度积水,最大水深6厘米,在雨后半小时内完全排出。

“通过对积水区域反复排查,我们观察到慈宁宫西侧排水能力较往年明显下降,随后进行全面检查,并挖开了围房后墙支沟和暗沟的交接点,从暗沟中清理出大量的淤泥和矿泉水瓶、塑料袋等杂物。通过对现场的分析,我们初步判断因为短时雨强过大,冲落屋面夹垄灰,与部分观众丢弃的矿泉水瓶、塑料袋等杂物一起冲进排水沟内,堵塞排水口。目前已经完成暗沟清理,恢复院落排水能力,同时进行支沟构造修复,我们将继续持续关注该区的排水情况。”



左为明沟,可以看见已经满水;右为暗沟,位于青石条之下。盛佳鹏摄

根据记录和经验,工作人员也总结了故宫易积水、漏雨的区域和建筑,并对其加强巡视和保养。“比如慈宁宫,就是我们较为关注的区域,因为它的排水沟暗沟从进深较大的房屋下通过与院外的支沟相连,清掏非常不易。因此,几乎每场雨中、雨后我们都会去现场检查,一直未发现明显的积水现象,一般大雨后30分钟之内就能将院落的水排走。”狄雅静说。

故宫延用600年紫禁城古雨水系统依然有效

在采访中,狄雅静和故宫博物院行政处副处长于翔不约而同提到,故宫目前拥有相互独立的两套排水系统,其中的市政污水系统建设于20世纪50年代,是为了保障故宫博物院开放后如厕等问题,经专业规划设计、上级单位审核审批后建设;而雨水排水仍然沿用紫禁城古雨水系统排放至金水河内。



故宫博物院行政处副处长于翔介绍情况。盛佳鹏摄

事实上,紫禁城的雨水排水是一个复杂体系。院落一般中间高边上低,北高南低,将院落的水通过地面的“钱眼儿”导入暗沟内或是排到院落两侧的明沟之中,明沟遇到台基和建筑就从其下开石券洞,使水流过,明沟暗沟沟通各个宫殿院落,最终将水导入金水河中,汇入城市河道。排水沟渠,纵横交错,如同人的血液循环系统一样,主干沟如同主动脉,高可过人,末端水沟高度犹如“毛细血管”,高度13厘米到40厘米不等。

于翔特别强调,大家所说的“600年故宫不会积水”,其实更准确说法应该是故宫即使有了积水,也能较快排出。实现这样的效果,一方面依靠的是故宫良好的古雨水系统,另一方面后期清理维护工作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但是,在当年紫禁城排水系统设计建造以及修缮维护时,主要考虑的是屋面夹垄灰、枯枝落叶等常规的淤泥等,对于这些污物,通过雨水冲刷、日常清掏等就能够基本保持排水网络的畅通。而近年来我们在日常维护时,在排水系统中发现了大量的塑料袋、矿泉水瓶、纸张等杂物,甚至还发现过毛巾、衣物等物品,这些现代物品无法像泥灰一样被雨水冲刷,反而非常容易堵塞在排水暗沟的拐角处、支沟与暗沟的连接处等狭窄、不易发现和清掏的部位,一旦出现几个点位的堵塞,往往就可能导致部分排水设施工作不畅。”于翔呼吁来故宫的游客,在参观过程中一定不要随意丢弃杂物。



记者在7月31日采访现场的慈宁宫沟渠里发现一块塑料膜缠在沟渠的篦子上。盛佳鹏摄

记者在31日的走访中,就在慈宁宫沟渠里发现一块塑料膜缠在沟渠的篦子上,可以看出是饮料吸管的塑料包装。

古今故宫如何清淤、防汛?

狄雅静说,紫禁城中的沟渠系统建于明代,工程之浩大超过地面上的金水河。明、清两代均有规定,每年按时淘修宫内沟渠,比如清代大多是在每年的3月开展此项工作。历代不断疏通保养,才能够保持600年的基本畅通。但历史档案中,也常出现大雨导致院落积水、冲垮城垣、房屋渗漏需要维修的记载。如奏销档中曾记载光绪十一年四月十六日因河道淤塞导致咸安宫、文渊阁等区域内有积水数尺高。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清 奏为派员疏濬紫禁城内河道淤塞事折。 故宫博物院供图

作为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宫殿建筑群,故宫博物院成立后,始终把防汛工作作为故宫建筑保护和文物保护的重中之重,专门成立了防汛工作小组进行水灾防范。日常管理不仅建立了包含排水系统在内的基础设施管网信息系统,并且雨后及时进行院落巡查以记录排水堵点,而且每年的春、夏、秋三季都会进行系统的排水沟检查、淘通、清理工作,以保证故宫在大雨后的积水能够尽快通过排水系统排出。

于翔介绍,故宫防汛工作主要分三个阶段:汛期前期,一般是5至6月会对院内古雨水市政污水进行日常清理,做好防汛准备工作;汛中期7至8月,除了做好日常清理工作外,还备有十人的防汛抢险队伍,随时对院内积水区进行清理;汛后期9至10月,会对雨后的古雨水和市政污水进行清理,同时总结汛期出现的问题,会同古建部门和修缮部门对存在隐患的进行修复。



故宫博物院开放管理处处长房小妹介绍情况。盛佳鹏摄

开放时段突遇暴雨如何应对?故宫博物院开放管理处处长房小妹介绍,会提前准备防滑提示牌、防滑垫、伞套机、防汛桶、一次性雨衣等。根据降雨情况,开放区域各通道及时摆放防滑提示牌。展厅门口配有防滑垫、伞套机。晚封门时遇有观众退场困难,工作人员将为没有雨具的观众发放一次性雨衣并协助观众退场。

同时,故宫博物院加强开放区域内古建筑的巡查,尤其关注断枝落瓦等,会第一时间封闭现场避免砸伤观众;并成立专门的清理小队,汛期前,对开放区域各排水口进行巡检,有异物堵塞的及时清掏,降雨过程中,随时巡查路线内易积水点及排水口堵塞情况。根据《故宫博物院气象灾害开放应急方案》,在接到相关部门的通知后,将关闭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皇极殿、咸若馆、寿康宫前后殿及前殿东配殿。(完)












			
网编:和评

鲜花(5)

鸡蛋(1)
20 条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扫一扫二维码[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新闻速递首页 | 近期热门新闻 | 近期热评新闻 | 72小时神评妙论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生活原创】【文化长廊】【奇珍异宝
敬请注意:新闻内容来自网络,供网友多视角阅读参考,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前期相关精彩新闻
新闻速递首页·向留园新闻区投稿·本地新闻·返回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