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玟的歌声与中美关系想象:一段难以言说的蜜月期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有评论认为,歌手李玟演唱事业开始走向成功的背后,是中美关系一段难以言说的蜜月期。随着中美关系的转变,李玟的双重身份让她在央视演唱《我的祖国》的同时,仍然是中国歌手在国际舞台的代表人物。

总部位于华盛顿的网络媒体"歪脑"发表文章《走向世界的李玟,和一个时代的美中关系想像》,作者郑侑安认为,歌手李玟演唱事业开始走向成功的背后,是中美关系一段难以言说的蜜月期。1997年江泽民访美(六四之后首次元首访问),1998年4月电影Titanic被正式译为《泰坦尼克号》一刀不剪引进中国大陆,6月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正式且高调回访中国。当时,美式流行文化曾几何时在中国,还被存放在风光的泡泡里,为上亿的中国民众憧憬。李玟在中国的成名及事业高峰,与这种憧憬无法分割。

文章说,随着美国在东亚人眼中的形象愈来愈被拉扯,美国的流行文化地位也渐渐退去了光环。事业重心放到中国大陆,也令李玟面对不同的情境。过去从不涉及政治议题的她,在许多中国政府官方节日也要在微博发布祝贺词,这是许多事业放在中国大陆的艺人都必须完成的潜规则,哪怕这种祝贺看来并不符合艺人的形象或成长经历。有人怀疑她是否为此设定了一些立场。

作者认为,这也并不见得矛盾。李玟曾在朱军主持的"艺术人生"节目清唱过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曲《我的祖国》。她的妈妈成长在湖北,曾是北京大学的毕业生,李玟的成长经验除了有Michael Jackson、Madonna,也有中国红色电影和歌曲,这些文化元素足以造就复杂的混合体,或者从某一个方面也代表着她的文化认同以及对不同市场的看法。而她对自己中国人身份的认同,显然让她免去了许多责难,在2012年中美关系每况愈下后,她完全洋派的作风没有遭遇质疑,几乎也没有被强迫表态,中国社会的公众一直认同她是一个爱国的留洋艺人,也一直认同她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代表人物。

南海比台海更危险也更棘手?

新加坡"端传媒"发表文章《美中南海对峙--中国为何要经略南海?透过什么战术手段?》,作者王臻明指出,虽然目前台海情势受到世界瞩目,但近期有不少学者相继提出警告,南海同样危险,甚至有可能比台海更早爆发武装冲突。

文章说,中国蚕食南海的战术手段,是利用海上民兵当先锋,中国海警或渔政单位在第二线策应,解放军最后上场的三阶段并吞手法。美国与其盟国的困境,在于中国的海上民兵数量庞大,而且一方面领取民兵补助,一方面游走在灰色地带,不少船队靠著非法渔捞或抽取海砂,快速赚取暴利,所以愿意铤而走险。往往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难以禁绝,让各国的海上执法单位疲于奔命。再加上这背后有中国政府的支持,能利用执法的宽松程度,来向他国施压,在需要谈判筹码时,故意放纵这些非法活动,让他国不胜其扰,最后逼使他国妥协退让。一些国家希望以沟通谈判的方式,来避免两国爆发武装冲突,刚好落入中国的陷阱。

作者认为,所以若将南海问题视为是单纯的主权争端,是中国与周边国家为了开发利益而产生的冲突,那就完全错估中国的野心。对中国来说,在南海的尝试就像是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只是开端而已。郑和下西洋最后失败,在于明朝的国力已无力负担庞大的海洋开拓费用,而从中所获取的利益却又微不足道,只好改采闭关自守的政策,放弃经略海洋。同样的道理,只要中国能从对外扩张获取经济利益,一带一路可以让中国获得丰厚回报,那中国就不会放弃这个策略。想要继续维持经贸往来,以谈判与围堵来控管南海问题,无疑是缘木求鱼。

重启"服贸"谈判,如何应对复杂的美中关系?

随著2024年总统大选将近,"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是否重启谈判,再度成为"亲中"与"远中"两大立场的重点。台湾"上报"发表文章《"服贸"已成美中两强非军事对抗的一部份》,作者汤名晖认为,"服贸"并不只是经济或贸易问题,就是国际体系之间的权力结构问题,它属于美中两强对抗的一部分,并且是在美中贸易战的结构之下,是美中两强非军事对抗的一部份。

文章说,历史上虽然有小国尝试在大国权力结构中寻求折冲的案例,但难免成为委屈的和平。由于生存与地理的现实,重启"服贸"需要得到的是美国在安全上更多的承诺,才能让削减台湾面对中国的潜在风险,但同时也得满足美国的相对利益。现况台湾的科技产业已配合美国的诉求增加投资和管制输出,即使重启"服贸"也可能是与美国沟通过的版本,恐怕也未必能满足中国的期待。

幸福的老山羊 发表评论于
瞎扯蛋
zhanglao9 发表评论于
中国海军世界第一,洋人的军舰在中国家门口耀武扬威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海外华人,看到中国在习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国富民强,都感到无比的自豪和自信。大家都表示,解放台湾,完成民族的统一大业,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