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财经·军事 | 生活·家庭·娱乐 | 体坛·历史·科技 | 摄影·旅游·文化 | 移民·教育·就业 | 数码·健康·奇闻 | 社区·评论·问卷
留园网首页 · 新闻速递首页 · 【繁體閱讀】 【网友评论:36 条】 【 热评新闻排行 】 【 热门新闻排行 】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 【 72小时神评妙论 】   

小常识:即使跟你要 在美国这5种情况不用给小费(图)

新闻来源: 世界日报 于2023-07-13 3:38:34  提示: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小费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要给。(美联社)

除了传统的餐厅、发廊、出租车,现在就连超商店员、机场自助结帐机台,都会提示顾客给小费。

“礼节先生”法利(Thomas Farley)形容,前述现象为“小费通膨”(tipflation)。不过,法利建议,以下五种情境,即是被索小费,也可以不给。

专业人士

不用给有收入的专业人士或交易运行者小费,包括医生、律师、老师、水管工人或电工。

法利说,给这些人小费“打破传统且尴尬,在部分情况下,可能会被误会试图讨好,或某种形式的贿赂。”

柜台服务

柜台服务生通常有薪水,只有那些负责将食物送到你面前的外场服务生靠小费增加收入;换言之,不用给咖啡师或收银员小费,即使平板上有此提示。

史旺礼节学院(Swann School of Protocol)创办人伊莲‧史旺(Elaine Swann)说:“柜台人员把平板转向顾客是个引人注目的动作,人们会因不好意思而给小费,但你不必这么做。”

史旺表示,并非绝不能给柜台人员小费,假如你经常光顾这家店,把小费给服务佳的店员也很好。

开放式酒会

参加开放酒吧活动,现场或许会出现小费罐。史旺提醒,根据经验法则,“主办单位已收取小费,含在场地或酒水服务费中”。

法利表示,参加者没有义务给小费,但要当作奖赏而给无妨,或许能换得好处,例如酒倒多一些或给一杯冰块。

两次小费

同一次服务,不用付两次小费。

史旺听闻部分做美甲的女性声称,美甲师向她们收一次小费,到柜台结帐时又被暗示给小费。史旺形容,这只是店家试图榨干顾客的荷包。

部分餐厅的餐点费用可能已含20%服务费,结帐时又有20%小费的提示。史旺说,“这种情况下,最好先问清楚小费流向,或直接把小费给服务生。”

差劲服务

如果服务态度差劲或行为粗鲁,永远不用给小费,尤其是美甲、美发这类直接碰触的一对一服务。

餐厅的状况较棘手,史旺建议以20%为标准,如果服务生做得不好,还是可以给10%,但有些情况可能与服务生无关。

史旺举例,“如果餐点等很久才出,那是厨房的问题,用餐环境太吵,也无关服务。”

史旺表示,如果顾客与服务生有不愉快的交互,可以给少一点小费并向主管告状,让主管知道这名员工的训练有待加强。


			
网编:和评

鲜花(0)

鸡蛋(3)
36 条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扫一扫二维码[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新闻速递首页 | 近期热门新闻 | 近期热评新闻 | 72小时神评妙论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生活原创】【三叶原创】【留园网事】【生活百态】【杂论闲侃】【婚姻家庭】【女性频道
敬请注意:新闻内容来自网络,供网友多视角阅读参考,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前期相关精彩新闻
新闻速递首页·向留园新闻区投稿·本地新闻·返回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