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财经·军事 | 生活·家庭·娱乐 | 体坛·历史·科技 | 摄影·旅游·文化 | 移民·教育·就业 | 数码·健康·奇闻 | 社区·评论·问卷
留园网首页 · 新闻速递首页 · 【繁體閱讀】 【网友评论:4 条】 【 热评新闻排行 】 【 热门新闻排行 】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 【 72小时神评妙论 】   

有肚腩的瘦人要小心了:你的内脏可能下垂了...(组图)

新闻来源: 生命时报 于2023-05-17 23:44:17  提示: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有些人明明很瘦,全身上下就是肚子“胖”,无论怎么减都减不掉,这其实有可能是“内脏下垂”了。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列举内脏下垂的表现,并点出高危人群。

受访专家


深圳大学总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郭 琳

深圳大学总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 魏鹏飞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刘菊英

太瘦的人内脏易下垂腹腔内的胃、肝、脾、肾等器官,并不能像双脚一样“脚踏实地”,而是通过韧带、筋膜固定后“挂”在腹壁上。



临床将腹腔内的脏器下垂统称为“内脏下垂”,常见的部位有胃、肾、子宫、肠道等。除了衰老这一主要原因,体弱消瘦、肌肉力量不足也是诱因,尤其是体形瘦长的人。

这类人的腹腔内脂肪较少,无法为内脏提供足够的支撑和保护,韧带、筋膜的负荷会更大,在重力作用下逐渐松弛,脏器就会发生移位。

因此,减重速度过快的人,腹腔内脂肪组织快速减少,内脏下垂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此外,长期驼背等不良姿势可使腹腔空间变窄,一旦挤压到肋骨,位于其下缘的肝、胃、脾就会往下“掉”。



部分女性为追求小蛮腰,日常会穿戴“束腰”,腹腔被持续不断地挤压,也会使内脏出现“集体”移位,甚至引发膀胱、阴道壁、子宫脱垂。

不同内脏下垂,表现不同随着年龄增加,腹部韧带、筋膜逐渐松弛,腹腔内压力减小或腹壁紧张度降低,腹腔便“托”不住了,可出现一个或多个脏器脱离原本位置,发生下垂或移位。

◎胃下垂:一进食就感到腹部胀满、有下坠感,且吃得越多症状越重;

◎肝下垂:久站或步行后出现肝区隐痛、闷胀感;

◎肾下垂:主要表现为腰痛,剧烈活动后还可出现血尿、蛋白尿,肾结石、尿道感染风险也会增加。

无论是哪个内脏下垂,常会伴随肠道的拉伸,更易出现肠套叠、肠扭转,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有些女性的“小肚子”总是减不下去,可能也是下垂的内脏掉入骨盆引发的。



出现内脏下垂怎么办?

临床通常先采用保守治疗,比如调整进食量,做到少食多餐,食物处理得尽量细软,并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有助改善肠道运动。

可在脐部水平系一条3~5厘米的腰带,帮忙托住腹内脏器,注意不要过高或过低。

还可通过锻炼加强前腹壁肌肉,比如臀桥(使腰背部、臀部离开地面30秒,重复5~10次),尽量把运动安排在餐前。

如果内脏下垂已出现严重并发症,可选择外科手术治疗,比如悬吊术,大多能获得良好的长期疗效。

4招帮身体长点肉消瘦可分为病理性和生理性。

病理性:某些疾病的征兆,如内分泌系统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或消化系统疾病(消化性溃疡、炎症性肠病等),或各种急慢性感染,甚至恶性肿瘤等,引起能量极度消耗,从而继发体重的大幅下降。

生理性:多因劳动量、运动量过大,或生长发育、妊娠、哺乳等使体内脂肪与蛋白质消耗增加,出现消瘦。

医学上通常使用体重指数(BMI)来衡量一个人的胖瘦程度:



除了内脏易下垂,体重过低带来的问题并不比肥胖少,如免疫力降低、应激状态下的耐受力低下、伤口愈合缓慢、经不起疾病消耗……过瘦的人该如何健康增重?

1、增加高蛋白食物摄入

禽类、家畜都含有消化率高的优质蛋白,动物肉中含铁高。

牛奶中的乳清蛋白对促进肌肉合成好处多,其中的钙吸收利用率也高,鸡蛋也是优质的蛋白来源。

2、适当加餐

三餐按时吃好,两顿饭中间可以加餐,如水果、牛奶、坚果、苏打饼干等,但不要暴饮暴食。

3、补充维生素D

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每天晒会儿太阳,适当增加摄入维生素D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蛋黄等。

4、适度运动

做力量训练,如弹力绳、举沙袋、在公园练器械等,每天20~30分钟,每周3次以上。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和抗阻练习,以增加肌肉量,强壮体魄。

最后需强调的是,尽管大多数情况下,内脏下垂不会威胁生命,但依然会对生活造成明显影响,尤其是瘦人、短期快速减重的人,这种情况并不少见,需特别注意。▲

			
网编:睿文

鲜花(0)

鸡蛋(0)
4 条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扫一扫二维码[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新闻速递首页 | 近期热门新闻 | 近期热评新闻 | 72小时神评妙论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健康园地】【运动健身】【养生保健】【抗疫信息
敬请注意:新闻内容来自网络,供网友多视角阅读参考,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前期相关精彩新闻
新闻速递首页·向留园新闻区投稿·本地新闻·返回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