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在转身,未来高通膨恐常态化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吴芳铭 2023年04月23日



全球政经风貌已经变得和过去不一样,未来较高的通膨水准可能成为常态,要有挥别低成本时代不再享有高经济成长、亷价、低利率的舒适圈心理准备。(美联社)

美国三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报告均超预期回落,CPI连续九个月成长减缓;零售销售额连降两月,降幅也大于市场预期,经济正在降温,消费者以减少消费面对高利率时期及长达一年的高通膨。此外,市场徵才职位数量减少,裁员人数上升,也迫使美国家庭持谨慎消费态度削减支出。

暴力升息使得通膨从高点9.1%近腰斩滑落至5%,通膨虽已降温但仍深具顽抗的黏性,这从今年以来的核心CPI一直维持在约5.5%,而三月核心CPI同期成长不降反略升,证明了这一点;且新近密西根大学发佈的一年通膨预期从3.6%飙升至4.6%,创自2021年来最大升幅,这也再次说明瞭通膨具“易上难下”的特性;况且,前期劳动力市场存在的“工资—通膨螺旋”,亦形成对通膨黏性的支持,这些都显示遏制通膨仍是需要长期抗战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这波的通膨来自供给端,因而带有滞涨的特性,常导致通膨性黏性的增强与易上难下,还会造成基于传统通膨与失业相互边际替代的菲利普斯曲线,也将有失效的危机。为此,联准会在3月会议纪要中指称经济衰退将于今年到来。

随著新冠疫情解封、供应瓶颈缓解、大宗商品价格下跌,通膨逐渐消退,但未来的通膨水准在变动的全球政经情势下存在著易高难低的风险,未来的发展高于过去30年历史水准的机率提高。

首先,全球化在转身,逆全球化的趋势是进行式,犹如台积电创办人张忠模日前说“全球化与自由贸易几乎已死,而且不太可能再回复”,复加中美贸易战、俄乌战争、新近中东危机、OPEC+及法国总统马克龙提出的欧洲战略自主等,全球化经济时代面临地缘政治的战略和国家利益干扰甚钜。

在突然爆发的疫情衝击及不断发生的地缘政治风险,均影响甚至渗透及改变供应链与贸易行为,国际企业已著手进行全球供应链的市场区域在地化、友岸外包或近岸外包等重新佈局,这些因应新变局的策略行动,与承平时期的全球化带来的资源最优配置利益并不相符,且在短期内还看不到逆转的机会,“全球化自由贸易红利”的缩减将增加成本,最终也将反映在消费终端的售价上。

其次,目前全球正夯的ESG及SDGs等绿色转型朝向淨零排放目标的永续发展要求,将增加各项不以增加地球负担而转嫁为落实永续发展投入成本的增加;第三,各国服务业佔比的成长,以及全球人口少子化与高龄化难以逆转的趋势,也是垫高通膨的主要推手,尤其劳动人口减少使得劳动力拥有更大的议价能力,颠覆过去卅年的劳动供给秩序,当劳动力严重不足及服务业又成长,薪资持续上涨将助攻通膨发展。

推动世界前进的动力悄然改变中,全球政经风貌已经变得和过去不一样,未来较高的通膨水准可能成为常态,要有挥别低成本时代不再享有高经济成长、亷价、低利率的舒适圈心理准备,而面对地缘政治随时站上C位抢佔眼球,不再是黑天鹅或灰犀牛,将更频繁来拜访,“不确定性”恐成为“经常性”梦魇实境的常态。

全球政经局势模式切换中,我们面对新变局也要重新修设程式再开机。

※作者为自由撰稿者

洋知青 发表评论于
长剑倚天 发表评论于 2023-04-24 21:04:09
美国的全球化已经终结。
但中国的全球化可才刚刚开始呢!
====================================
资本都已经全面撤离中国,全球化怎么搞?
难道光腚皇的全球化就是全世界撒钱?那穷国们有福啦!
长剑倚天 发表评论于
美国的全球化已经终结。
但中国的全球化可才刚刚开始呢!
吃素的狼 发表评论于
呵呵,全球化不可持续,必然崩溃。
经济区域化价值观化必然大行其道。
现在是转化的过渡过程,会有一些在全球化养成的痼疾叫躺赢的人们无所适应。
一旦转化完成,世界将分成新轴心国团伙和民主自由大同盟对抗。
代表人类发展方向的世界自由民主大同盟将迎来新一波以AI,量子科技,增益核聚变常温超导能源为主导的产业大革命,N年之后,民主自由富裕的人们将用望眼镜俯视可怜的轴心国穷逼们。
洋知青 发表评论于
美元发行量和美国GDP之比是 85.78% ($21.84万亿/25.46万亿)。也就是说,美元比其实际价值还要略高一点。

人民币发行量和中国的GDP之比是227.7%(275.52万亿/121.02万亿元人民币)。也就是说,人民币的实际价值一半不到(43.9%)。

货币超发的可不是美元,美国通货膨胀是因为供应链出现问题。实际上美国通货膨胀率很低,只是近年在疫情影响下速度加快了一些。
kingsw 发表评论于
资产价格下跌是美国唯一的出路,通涨的本质是货币超发,以及没有了中国货物的加持。而去美元化,是各国自保的手段,以及对被美国薅羊毛的不满。回复本币交易风险同样巨大,因为各国的货币同样靠信用背书,不比美元好多少,但是货与货的价值是可以交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