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方提破除“金融精英论”背后:金融腐败已触目惊心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2月23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文章《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文章署名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第十三审查调查室,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尤其是引发了金融从业人员的注意。

有媒体对这篇文章进行统计,3500多字的文章中,16次点名金融。其中还有高度引人关注的表述,比如“破除‘金融精英论’‘唯金钱论’‘西方看齐论’等错误思想”。

再比如,“深化对金融、央企领域和行业‘四风’表现形式和特点的认识,坚决摒弃‘例外论’‘特殊性’‘优越性’‘无关论’‘业务需要论’等错误论调”。

文章还提到,“整治过分追求生活‘精致化’、品味‘高端化’的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纠治行业‘潜规则’和不正之风,铲除‘破窗’效应、‘法不责众’心理和‘比烂’心态”。

有分析认为,文章的上述表述比较少见。也有不少人疑惑,中央纪委为何提破除“金融精英论”?

为何提破除“金融精英论”

对于何为“金融精英论”,目前官方未有明确定义。

反腐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教授彭新林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金融精英论”本质上还是通过宣扬金融的特殊性和金融优势,人为夸大金融作用,错误引导和迷惑社会公众,以合法金融的外衣掩盖权力与货币资本结合的实质,实则是为“合法”地形成垄断、攫取暴利、保护所获非法利益服务的,包藏不法金融的祸心。

这并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第十三审查调查室首次提及“金融精英论”,去年3月,该审查调查室发表的文章也提到了“金融精英论”。不过原文表述是“坚决杜绝‘金融精英论’”。

官网显示,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组织架构中,第十二至第十六审查调查室:主要履行执纪审查和依法调查处置的职责。承办涉嫌严重违纪或者职务违法、职务犯罪问题线索的初步核实和立案审查调查,以及其他比较重要或者复杂案件的初步核实、审查调查,并提出处理建议。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廉政法治中心主任魏昌东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文章提出破除“金融精英论”,其实是“风腐同查”“扭风反腐”的表现。

关于坚持“风腐一体”查,文章《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提到,在纠治“四风”问题上“小题大做”,露头就打、从严查处,把调查对象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反“四风”问题查清查透,以铁一样的纪律,防反弹回潮、防隐形变异、防疲劳厌战。

文章还提到,深化对金融、央企领域和行业“四风”表现形式和特点的认识,整治过分追求生活“精致化”、品味“高端化”的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纠治行业“潜规则”和不正之风。

彭新林认为,金融领域“由风及腐、风腐一体”现象突出,要从坚持风腐一体纠治、系统施治的高度,深刻认识到“金融精英论”错误思想的有害无益,这种错误思想是滋生金融领域腐败的温床,必须坚决破除。

魏昌东认为,金融是重点反腐领域,腐败会激发人的贪欲,而风气导向可能会直接转化为具体的腐败行为。所以“风腐同查”是必要的。如果不扭转不正确的风气导向,不去采取有效的措施,由风及腐的时间会越来越短,后续清理整顿也会越来越难。

此外,高端的生活享受,奢靡性的炫富,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道德观念。魏昌东说,如果金融行业奢靡之风横行,掌控权力和金钱的人也会“随风起舞”。

一位金融研究人员提到,金融业是国家的经济命脉之一。破除“金融精英论”其实也是一种导向,对金融机构定位——金融机构要发挥基础设施的作用,更多强调社会责任和服务社会。

魏昌东表示,破除“金融精英论”是系统性治理金融腐败的措施之一,确实需要从观念到制度,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的战略目标,形成一体化的有效的治理机制。

金融腐败触目惊心

一位银行业资深人士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金融领域涉及面很广,而且行业特殊,专业壁垒高,利益输送的方式多种多样,且不易追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的文章提到,坚持穿透式审查调查。积极适应腐败手段隐形变异、翻新升级的新态势,自觉树立穿透式观念,强化大数据思维、整体思维、透过现象看本质思维,通过抽丝剥茧、去伪存真,发现问题线索,还原事实真相,揭开披着“市场化”“专业化”操作外衣的伪装和掩饰。

前述金融研究人员表示,近些年金融腐败中的一些现象比较突出,比如“政商旋转门”问题,有的官员在金融监管部门工作多年,之后跳到金融机构任职,薪水翻了几十倍。有的官员凭借着“关系”资源、“价值信息”大肆牟利。

中国建设银行机构业务部原总经理黄曦就是“旋转门”腐败的典型案例之一。黄曦长期在建行工作,曾任建行机构业务部总经理,后来辞职到泰禾集团担任执行副总裁,分管资金部。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文章,黄曦在职时“提前筑巢”为信贷客户企业谋取利益,离职后“权力变现”在信贷客户企业领取高额“安家费”和薪酬。

“银企‘旋转门’不仅催生腐败问题,污染所在金融单位政治生态,而且转化放大金融风险,损害党和国家利益,必须重拳出击、深入治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建设银行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同志对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记者表示。

另外,文章《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提到,加大对“影子股东”“影子公司”“政商旋转门”“提前筑巢”“逃逸式辞职”等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查处力度,坚决斩断权力与资本的勾连纽带。

权力与资本勾连最典型,政治问题、经济问题交织最典型的,要属孙力军。孙力军不仅有“政治团伙案”,而且还涉及内幕信息交易。

官方通报提到,2018年上半年,孙力军应他人请托,指使有关人员通过集中资金优势连续买卖等方式,影响股票交易价格和交易量,帮助他人避免损失1.45亿余元。

另外,今年2月2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原党组成员、副省长曹广晶涉嫌受贿、泄露内幕信息案被提起公诉。

据指控,曹广晶作为内幕信息知情人员,在内幕信息尚未公开前,泄露给他人,致使他人从事与该内幕信息有关的股票交易,情节特别严重,应当以受贿罪、泄露内幕信息罪追究刑责。

上述官员并非金融监管机构的官员,他们的手也伸到了金融领域。二十大后金融反腐也在持续推进,二十大后首虎即是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范一飞长期在金融机构工作。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显示,二十大以来,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以及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均有人落马。

最近的例子是招商银行原行长田惠宇。

今年2月28日,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行长田惠宇涉嫌受贿、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一案被提起公诉。

据检方指控,田惠宇身为商业银行从业人员,利用因职务便利获取的内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开信息,违反规定,从事与该信息相关的证券交易活动,情节特别严重;身为证券内幕信息知情人员,在对证券交易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买入该证券,泄露该信息,明示、暗示他人从事相关证券交易,情节特别严重,依法应当以受贿罪、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和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五天前,2月23日,新华社公布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李希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工作报告。

报告“2023年主要工作”部分提到,突出重点领域,深化整治金融、国有企业、政法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和粮食购销等行业的腐败,坚决纠治政商“旋转门”“逃逸式辞职”问题,坚决清理风险隐患大的行业性、系统性、地域性腐败。

文章《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提到,严肃查处罔顾党对金融工作、国有企业的领导,对中国特色金融和国有企业的政治性、人民属性认识不深、立场不坚定、方向动摇的问题,严肃查处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风险等决策部署不力,弃守监管职责、由金融秩序维护者沦为金融风险制造者等问题。

旁观者XWY 发表评论于
在习近平眼里,金融精英群体比较特殊,有高学历专业知识,会买空卖空空手套白狼,和华尔街关系密切,不听吆喝阳奉阴违,生活西化。就是一个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堡垒。
fonsony 发表评论于
官方通报提到,2018年上半年,孙力军应他人请托,指使有关人员通过集中资金优势连续买卖等方式,影响股票交易价格和交易量,帮助他人避免损失1.45亿余元。
==================
好人啊!
fonsony 发表评论于
权力与资本勾连最典型,政治问题、经济问题交织最典型的,要属孙力军。孙力军不仅有“政治团伙案”,而且还涉及内幕信息交易。
==============
突然寫一個孫。文章應把孫力軍是什麼人點出
旧金山叔叔 发表评论于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就打起了跟班富农的主意。。。
groogle 发表评论于
一尊搞出这么多大窟窿 总得找替罪羊补上吧
fancyorange 发表评论于
文革进行时????。语言都一摸一样。
泰傻 发表评论于
真正的精英,是近亿的党员干部。
CVS4 发表评论于
越是清藩,也是显得包子心虚。
弯刀月 发表评论于
全世界都症结所在,现代金融!不流血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InNorthTexas 发表评论于
杀气腾腾,每一分都写上血淋淋的习字。
封泥巴 发表评论于
中国最该被收拾的是共产党党徒们,尤其是习近平家族。请问谁来收拾他们
已经4段 发表评论于
这个我支持, 金融界就是一帮吸血鬼。楼下几个被吸得奄奄一息, 还大声喊爽
墙头的一朵梨花 发表评论于
土共国,从里到外,从上到下,一堆烂肉。哈哈哈哈哈
封泥巴 发表评论于
中国现状是谁有钱就收拾谁。。。。永远脱不了流氓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