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财经·军事 | 生活·家庭·娱乐 | 体坛·历史·科技 | 摄影·旅游·文化 | 移民·教育·就业 | 数码·健康·奇闻 | 社区·评论·问卷
留园网首页 · 新闻速递首页 · 【繁體閱讀】 【网友评论:28 条】 【 热评新闻排行 】 【 热门新闻排行 】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 【 72小时神评妙论 】   

一场冬天里的中国“血液保卫战” 传递爱的暖流(图)

新闻来源: 冰点周刊 于2023-01-02 9:17:57  提示: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2022年12月29日,昆明市,无偿献血传递“爱的暖流”。昆明血库告急,昆明血液中心金碧广场献血屋。视觉中国供图

作者 | 焦晶娴

血液在从女儿的身体里消失,李鹏必须去找血。他的女儿患白血病,2022年12月转入北京一家血液病专科医院,化疗期间血象不稳定,有时血会从牙龈、口腔、鼻孔冒出来,血红蛋白浓度最低的时候跌至35g/L,远低于正常值120g/L。医生告诉李鹏血库血量不足,需要家属献血。但李鹏作为造血干细胞移植供体不能献血,妻子献过一次血后短期内也无法献血,“已经是倒霉透顶了,还要遭这个罪”。李鹏四处联系,但一直没找到人。

有一天晚上,女儿突然肠道大出血,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妻子只能一边哭一边接流出来的血。医院只让一人陪护,李鹏只能看着视频干着急,“我在出租房里急得直蹦,我恨自己无能为力”。当时医院连急救用血也缺,每针9000元的止血针,打了两针才止住出血。

为了求助,他把妻子拍的视频发到短视频平台,三四位热心的网友联系到他,一人献了200毫升全血。他把献血证照片发给医院,就可以使用等量的血液。但女儿隔五六天就要输一次血小板,“不能总给别人添麻烦”。他又联系了两次“血贩子”,花了2000元,才把血“备足”。

在这个冬天,很多人都参与到这场“血液保卫战”中。据“首都献血”公众号消息,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主任刘江介绍,北京每年需要140吨血液用于临床医疗,对应需要约40万人次献血。然而由于天气寒冷、新冠病毒感染人数激增,企事业单位和高校团体献血相继取消,作为城市的造血系统的街头献血车“失灵”,多地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员向记者坦言,“无血可采”。

近一个多月来,为了找血,一些从外地来北京看病、人生地不熟的患者家属想尽了办法。有人拉来外地的亲戚朋友专程到北京献血,有人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和“无偿献血”四个字印在小卡片上,把卡片散落在医院的长凳上、走廊外,“都是为了孩子,没办法”。

2022年12月17日,《血站新冠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指引(第二版)》(以下简称“指引”)发布,其中关于献血者的选择,由新冠病毒感染后半年内暂拒献血,改为最后一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结果7天后可献血。新版指引下,各地启动血液应急保障预案,街道社区、供采血机构、医院、个人相互支撑,合力维系城市的血液流通。

多地血库告急,大城市尤为严峻

河南省某地级市血液中心供血科科长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血液库存告急的情况,“近5年来从来没有过”。

这位科长说,进入2022年12月以来,血库库存量就在警戒线左右徘徊。12月初,他们曾争取到进入某高校采血的机会,但在采的过程中突发疫情,学生被紧急动员回家,采血没能继续。12月17日后,血量跌倒警戒线以下,疫情政策调整后,有一段时间“街上根本没有人”。

该市常住人口在700万左右。而据这位科长统计,12月17日以来,每日献血人数最少时只有10多人。满足全市的临床用血需求,献血人数要达到180人,即约20个治疗量的血小板,350个单位的红细胞。“12月17日以来,连着几天血小板都是0”。

他回忆,过去每年冬至前后都会出现采血淡季,但2021年12月,每天至少有150名左右的献血者,“今年不仅量少,持续时间也长”。他每天要接听来自各家医院的100多个电话,“血就这么点,只能转来转去,比如这个医院有家属献了A型但是要O型,另一个医院(家属)献了O型要A型,就交换着给,尽量让重症患者都用上血”。

“往常的季节性血荒,都能够通过政策干预,发动单位组织团体献血弥补库存。但现在没法搞团体献血,因为感染高峰期没过去,好多人还阳着。”

该市人民医院的输血科工作人员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现在血液“一天的量都不够”。他们每天都要去血站取当天的急诊用血,“原来一个血型一天能取到10多袋,现在只有三四袋”。一名医生在送来患者的血样检测血型时,忍不住说,“我希望他是AB型的”。因为目前医院血库只有AB型血比较充足。

该市的一家县级医院输血科的工作人员介绍,县里只有少数医院有储血能力,周边私立医院都要到他们医院取血。一位私立医院的医生连着打了三天的电话,一位高龄慢性病患者因为贫血,在厕所栽倒了,家属只有60多岁的妻子,无法献血。这位医生自己和医院护士最近都献过血,帮不上忙。“但没办法,我们实在给不出了。”

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副主任王鸿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季节性波动是血液供应自身存在的周期性现象,近期由于新冠病毒感染人数增加,党政机关、院校取消团体献血预约。多地同时发生的血液短缺情况,也让异地血液调剂难以发挥作用。

据估计,在全球195个国家中,有超61%的国家存在着血液供应短缺现象。近10年来,我国血液供求关系一直处于紧缺状态。有研究通过官方公布的输血量增长率推算,2017年,中国血液需求总量为2500万单位,供给总量则为2400万单位。

作为专家参与《献血法》修订调研的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孙东东告诉记者,常规的采血淡季叠加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况过去也曾发生,2003年非典期间、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初期,都发生过类似的血液严重短缺,“但非典期间没有大面积封控,2020年年初外地务工者、大学生也没有返乡”。他发现,在医疗资源集中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西安、南京等,血液短缺问题更加突出。”



云南昆明血液中心血库。原载云南昆明血液中心官方公众号

2022年12月中下旬,各地血液中心纷纷发布献血倡议书,宣告库存告急。12月12日,云南昆明血液中心通过公众号发布消息称,昆明市平均每天需要约500人献血,而当前平均每天献血人数不足百人。

12月22日,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相关负责人向媒体介绍,郑州市平均每天需要至少700-800人献血才能满足临床需要,目前实际献血人数不足日常需要的十分之一。

12月23日,江苏省血液中心通过公众号发文称,江苏省血液中心12月份献血人次和献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57%和54%。12月19日至24日,单日平均采血人数20余人,采血量不足50单位。去年同期单日平均478人,采血量800单位。

12月23日,山东省血液中心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A型和O型血仅剩3天的用量,近日采血量不足平日的十分之一。山东某市血液中心供血科科长告诉记者,受疫情防控政策等因素影响,血液中心的整体库存比疫情前减少了20%-30%。进入12月以来,随着防控政策的调整、新冠感染人数快速上升,库存更加紧缺。

据北京市通州区中心血站官方公众号发布的数据,通州区12月15日至12月22日一周的采血人数,较去年同期下降了约三分之二。

一位上海三甲医院的输血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22年12月以来,血站向各医院下发限血通知,只供急诊抢救用血,其他平诊病人用血需动员家属献血。目前医院血液库存已经连续多天红色预警,即仅够三天的常规用血量,“只能保证发生急诊时,车队去血站拿血路上的用血量”。

他解释,当多名患者需要输血时,一般根据血象、出血量和医嘱等因素对其紧急程度排序。常规贫血的患者,则会优先给5年内本人及家属献过血的患者输血。北京、上海等多地献血条例中规定,在本地献血的个人及其配偶、直系亲属,医疗机构优先安排临床用血。

该工作人员发现,各科室都在等血,车队也跑得更勤,每天从血液中心把家属献的血取回医院。“如果前几天有急诊抢救大量用血,接下来两天的手术会受到延期影响,一般会延迟几天到一周。我们每周都会有一定血液进库,入库优先安排本人及家属献过血的患者和择期手术。”

肿瘤、血液病患者用血量大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血液病研究所所长马军近期统计,目前全国40个有200张床位以上的血液病中心,最高缺血率在90%以上,最低也在70%左右,已经危及白血病病人和移植病人的生命,特别是这两类群体中的儿童和老年人。

相比于外科患者,肿瘤、血液病患者用血较为频繁。一位患者家属告诉记者,所有家人都已经献过一轮了,“爹妈轮番上也供不上孩子用的”。国家规定两次献全血间隔不少于6个月,两次献单采血小板的间隔不少于两周。

北京某三甲医院血液科的医生告诉记者,为了应对血液紧缺的情况,医院普遍鼓励患者亲友去指定血站献血。献血前在医院输血科登记献血者和患者信息,献血完成,医院和血站同步信息后,患者可以优先用血。

“互助献血取消后,我们输血又缺,怎么办?现在的办法就是不让点对点了,不是说你去献的这个血就指定给你家患者用,而是鼓励患者家属和亲友都去献血,这样大家(用血)都会保证。”上述医生说。

互助献血指在血液短缺的情况下,指导择期手术的患者自身储血,动员家庭、亲友、所在单位以及社会献血。2018年,为了打击非法血液买卖,互助献血在全国范围内被取消。



患者家属献血时在医院献血科填写的表格。受访者供图

记者询问了河南、山东、湖北、广东等地的血站,都存在患者亲友献血供应急使用的情况。有些医院不要求献血者血型,有些医院需要献血者和患者血型相同。一位患者家属告诉记者,献血者需要在医院输血科签署“团体无偿献血”的承诺书。一位血液中心供血科负责人告诉记者,“同血型是为了这边(患者)用上后,能及时补上来,但这种也只能应对一时”。一些患者家属告诉记者,在一些对接医院的采血点,“排号都排不上,早上开门前都开始排队”。

2022年12月24日,记者前往西直门献血站时,发现血站挤满了团体献血者和患者家属。不时有家属闯进来,询问医生什么时候能献血,嘴里念叨着“着急用啊”。工作人员本应下午4点半下班,加班到了7点。

据记者了解,也有“血贩子”在这个过程中帮患者家属寻找献血者,从中牟利。记者以患者家属的身份和一名血贩子了解到,从11月底开始联系他的家属开始变多,“这个月问的人特别多,有的时候(血)小板一天都有10来个问的”。

这名“血贩子”每天都会发五六条招募献血者的朋友圈,多以A型和O型为主。“这边献血证发给你,一般两天之内就能给输上。” 但他也叮嘱记者问清楚医院献血的流程,“现在每个医院的规定都不一样,一时一变”。



西直门献血站前排队的人群。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焦晶娴/摄

医院的血液科门诊前,患者家属们会分享各自的找血渠道。一名家属的母亲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每隔四五天都要输血小板和红细胞,半年来已经输了几十次,一般在医院当天预约输血,第二天就能输上。但11月底,他等了五六天也没约上。他辗转联系到一名“血贩子”,帮忙找人去血站献血,400毫升全血1200元。

有些患者家属则会相互帮忙献血。张伟2022年12月月初刚带着孩子从唐山转院,孩子患有白血病,10日左右医生通知说需要输B型红细胞,建议他们献B型的400毫升全血。但张伟夫妇血型不符,两人当时都感染了新冠病毒、无法出门找人。他们只能在七八个家属群里发布求助信息,但得知很多家属都“阳了”,没法献血。

找了10多天,12月23日,他帮患者家属群里一位叫林静的陌生人送现金,见面聊提起自己孩子缺血,没想到对方就是B型血。

林静是主动提出帮张伟的孩子献血的。她只有96斤,有些贫血,在健康征询时工作人员发现她血压偏低。林静害怕不过关,一直强调“我平时血压都正常”。抽血时,护士听说她跟张伟原来不认识,“你真是好人”。

在等候区坐着的另一名患者家属,也是帮儿子同病房的患者献血,只不过来检测了才发现,自己的血型并不相符。但他还是坚持献完了血,“指不定能帮到谁呢”。

“我也是有私心,希望把福报记在我儿子身上,让我儿子快点好。”林静3个月大的孩子脑炎合并肺炎,她每天和丈夫睡在医院走廊,晚上12点保安拍完照后才能睡,早上五点半医院消毒时再起来。他们不愿意去住酒店,“离得近才安心”。

献完血回去的路上,张伟夫妇非要给林静兜里塞钱,林静和丈夫把钱往车上一扔,半路就下了车,“收钱就变味儿了”。林静把自己献血的照片发了条朋友圈,“今天干了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儿”。当晚,张伟夫妇送来了炖排骨、牛奶和水果。

献完血当天,林静感觉“倍儿精神”,但因为贫血,她第二天在医院的长椅上迷迷糊糊躺了一天,第三天才完全恢复。

后来,他们和ICU病房门口的家属闲聊,才发现有10个人近一个月都献过血。2022年12月24日,林静的丈夫发了条朋友圈,“有多少父母希望用自己的命换孩子平安。平安夜愿所有宝宝健康成长,无疾无病,快乐成长”。

输血后,李鹏的女儿在情况恢复稳定,开始能吃进去东西,排便也恢复正常,但血象还是不停往下掉。这次肠道大出血推迟了女儿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日程,医生通知10天后才能准备移植手术。

白血病患者造血功能较差,造血干细胞移植能帮助患者重建造血功能。李鹏热切盼望着10天后,自己造血干细胞能顺利进入女儿体内,帮她恢复正常血象指标。

各地采取激励措施保障供血

多位血液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招募献血者过程中,新版指引的出台打消了不少有献血意愿市民的疑虑。

参与起草指引的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副主任王鸿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指引的调整结合了我国整体疫情发展情况。在新冠疫情初期,大部分的新冠感染者发展成为肺炎。国际上为了保证献血者安全,通常规定在肺炎痊愈后半年可以献血。目前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多发展为上呼吸道感染,国际上对于上呼吸道感染的惯例是,在所有症状消失以后7天即可以参加献血。

2022年12月26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解除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采取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实施乙类乙管。王鸿捷认为,实施乙类乙管后,公众对献血态度将有望转变,采供血机构的疫情防控压力也将有所减轻。

对于如何证实献血者已经转阴7天以上,记者致电北京、山东、河南等地的部分献血站,回复为通过健康征询表自查。国家卫健委通过“健康中国”公众号发布信息,称新冠病毒是呼吸道病毒,不会经输血传播。目前为止,全球尚没有新冠病毒通过输血途径传播的报道。

为了将新版指引精准传达给有献血意愿的市民,各地血液中心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招募献血者。深圳市血液中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心向曾经献血过的市民发送短信,若近期身体条件允许、有献血意愿的市民可以回复短信,中心对于回复的市民再进行电话确认。

佛山市血液中心血源管理科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段时间在线上招募献血者时,他们会先询问对方身体状况,以关心问候为主。“一开始也会担心群众的反应,但大部分人了解到转阴后7天可以献血的指引后,都表达出积极参与的意愿,预计会在元旦前后有回升的趋势。”

为了鼓励市民参与献血,南宁市、汕尾市、连云港市等地血液中心发布新的奖励措施,成功捐献全血的献血者,赠送抗原检测试剂和N95口罩。在浙江省,献血累计达到20次及以上的献血者,可以享受“三免”优惠政策,即免费游览政府投资主办的公园、旅游风景区等场所,到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就诊免交普通门诊诊查费,免费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

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也在2022年年末发布了倡议书,号召广大市民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伸出手臂,积极参与无偿献血。



2022年12月29日,昆明市,无偿献血传递“爱的暖流”。在昆明血液中心金碧献血屋,得知血库告急的市民前来献血。视觉中国供图

据各地献血站统计,近段时间的献血者绝大部分都有过献血经历。一位27岁的影视行业从业者,在大学时第一次参与无偿献血,现在累计献血已经有8次,每次都献血400毫升。他告诉记者,自己一般选择五一假期、12月初这两个节点来献血。月初感染新冠后,他暂缓了献血计划。近两天他看到血库告急的新闻,查询资料时发现新版指引中说转阴7天后可献血,想到自己已经转阴近三周,于是到家附近的血站献了400毫升全血。

2022年的最后一天,首都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的一位志愿者到北京王府井的献血点献血。她从第一次献血到现在已经有20余年,总计献血8000余毫升。在浙江温州,一位献血者在这个冬天刚刚完成自己的第100次献血。

“之前一直担心献血对抵抗力会不会有影响,也没有看到相关信息。”一位货运司机转阴了10多天,感觉身体“没什么事儿了”,正好在短视频平台上刷到血库告急的视频。他记得妻子生孩子时,输了不少血,于是坐半个小时的地铁赶来献血站。“献血也能帮助大家,对自己身体也好,抽了旧的才能生长新的。”

为了缓解今年冬季的血液紧张,多地街道和社区接到了献血任务。不少城市组织流动献血站点、献血车进入街道社区。截至12月26日12时,丰台区已组织6场团体无偿献血活动,团体无偿献血活动总参与人数已超过5000人,完成团体无偿献血超68万毫升。

北京一位征集团体献血志愿者的中介透露,12月以来,200毫升全血的补助已经从一个月前的400元,涨到了800元到2000元不等。

2022年12月24日下午,雍和宫采血车前聚集了三四十位外卖骑手。一位骑手事后告诉记者,向现场的一位居委会工作人员登记姓名和身份证号,采血时报出指定的街道代码,献血结束后把400毫升献血证照片发给该工作人员,他们就能领到2000元补助。记者致电以报名献血的身份致电多个社区和居委会,了解到确实有献血领取补助的活动,补助在献血后现场领取,但有名额限制,且仅限2天,目前“活动已经结束”。

我国献血法第六条,国家机关、军队、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动员和组织本单位或者居住区的适龄公民参加献血。为鼓励报名团体献血,一些团体单位会向献血者发放福利或补助。

疫情暴发后,多地血液中心表示,团体献血比重有所增加。《中国输血行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和2019年相比,“街头献血”占比从73.35%急剧下降到47.86%。相反,“团体献血”占比则出现激增,从26.65%上升到52.14%。

孙东东认为,由于团体献血人数多、社会影响力广、示范作用强,可以推广献血企业单位优先用血。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曾和北大国际医院等单位发起活动,为献血企业提供医疗服务,如享有优先用血权,健康体检8折优惠等。若献血人数≥10人,每年享有5次专家门诊,献血人数每增加20人,增加一个建档名额。

“不能一到血液淡季的时候就喊血荒,而是应该通过制度保障,从源头上解决。”孙东东说。

比如在激励机制上,孙东东认为,目前献血者本人及家属用血费用减免的政策,对于年轻献血者来说实际需要的几率并不大。他建议,在保留现行“献血法”的激励机制基础上增加激励内容,如规定公民自无偿献血之日起一年内,在就医时提高10%-20%的医疗保险报销比例。

面对周期性的血液短缺,孙东东建议,医疗机构作为用血端,要提升血液合理利用水平,推广自体血回输技术,通过血液回收机等设备,将患者手术中流失的血液收集、过滤、分离、清洗、净化后,再输入患者的体内。

他在临床调研时发现,由于设备、人力成本,自体血回输技术难以得到广泛使用。他建议可以将自体血回输技术利用率纳入医院考核指标,并纳入医保报销项目,用制度手段促进技术推广。12月以来,四川省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已有3名患者经过储存式自体输血的方式下完成了手术,目前3名患者均恢复良好。

孙东东担心,随着后续择期手术陆续恢复,2023年年初又将迎来用血高峰。“由于疫情影响,医院手术量有所减少,用血量有所下降。疫情逐渐缓和后,1月到3月手术会陆续恢复,但春节期间本来就是采血淡季,单位放假、外来务工人员和学生返乡,血液很可能又面临短缺的情况。如何做到‘平战结合’,是我们现在要考虑的。”

(文中林静、张伟为化名)

			
网编:和评

鲜花(0)

鸡蛋(1)
28 条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扫一扫二维码[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新闻速递首页 | 近期热门新闻 | 近期热评新闻 | 72小时神评妙论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生活原创】【三叶原创】【留园网事】【生活百态】【杂论闲侃】【婚姻家庭】【女性频道】【博论天下
敬请注意:新闻内容来自网络,供网友多视角阅读参考,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前期相关精彩新闻
新闻速递首页·向留园新闻区投稿·本地新闻·返回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