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越混乱越有利:伊斯兰国在中东的布局

沉思的托克维尔 0

中东越混乱,对伊斯兰国越有利。

看过《权力的游戏》的朋友,一定对阴谋家小指头印象深刻,他的行事逻辑并不遵从一般的理性原则,他杀死的人并不是他的仇人,也不是因为和他发生了利益冲突。他的动机是单纯地

制造混乱,然后在混乱中得利,他的座右铭“混乱是阶梯”,完美诠释了他的生存法则。

在中东,也有一个组织奉行“混乱是阶梯“的法则,它就是伊斯兰国。1月3日,伊斯兰国对伊朗东南部城市克尔曼发起两次恐袭,造成100人死亡,数百人受伤。伊斯兰国用行动证明,这一恐怖组织并没有随着领导人巴格达迪的死亡而消失,它依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伊斯兰国的出现,沉重打击了伊朗,并标志着中东可能进入下一个“乱世”,从1960年代到现在,中东的问题从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愈演愈烈,这种混乱的局面给了伊斯兰国生存的土壤。

1

美国、以色列与恐袭无关

恐袭刚发生时,很多国内自媒体认为凶手是美国和以色列,但没想到还没过一天,伊斯兰国就出来认领了凶手,而美国和以色列,均否认自己与恐袭的关系。

事件刚发生,我就认为凶手不可能是美国,因为这不符合拜登的利益,也不是美国惯用的手法。手法上,美国擅长用高科技手段定点清除,2019年特朗普就定点消灭了苏莱曼尼,美国不需要“恐袭”这一低性价比的方式。

利益上,美国更没有理由恐袭伊朗,选举利益上,民主党的金主有不少犹太人,支持者中又有不少穆斯林和年轻人(支持巴勒斯坦),中东陷入混乱对民主党的选情没有一点好处,拜登最希望的就是巴以两国息事宁人,中东太平无事。

外交战略上,美国早就定下了撤出中东,关注亚太的国策。一方面是20年反恐战争让美国在中东付出了沉重代价。

二是随着页岩油革命的进行,美国已不再需要中东的石油。2009年,美国还从OPEC日均进口石油435.5万桶,到2018年,就下降到了268万桶,而美国自产的石油则从511万桶/天增加到1220万桶/天。到2021年,美国甚至日均出口石油289万桶。中东对美国已丧失了价值。

以色列也没有恐袭伊朗的动机,目前以色列对哈马斯的攻势进展迟缓,内塔尼亚胡政府因为巴以冲突遭到议会、法院和民众的巨大压力,在重压下,以色列完全没有必要激怒伊朗。

与美国、以色列比,伊斯兰国则有充分的动机,很多中国人不知道,伊斯兰国和伊朗存在深仇大恨,原因就是两者教派不同,但生态位一致,对宗教来说,异端永远比异教更可怕,伊斯兰国的公开声明显示,他们一直视伊朗为最大的敌人。



2

伊斯兰国与伊朗的矛盾

虽然伊斯兰国和伊朗都属于宗教保守派,但伊斯兰国属于逊尼派,而伊朗则是什叶派。两者在价值观和利益上水火不容。伊斯兰国的使命之一就是“消灭变节叛教的穆斯林,而什叶派就是叛徒之一。”伊斯兰国在此次恐袭后就表示,袭击是“出于安拉的恩典,是杀掉异教徒的一部分”。

伊斯兰国脱胎于基地组织,壮大于伊拉克战争期间,2003年,伊斯兰国的前身“统一与圣战组织“就对什叶派圣地伊玛目阿里清真寺发起袭击,造成95人死亡。

2006年,组织变为伊拉克伊斯兰国,他们不仅对敌对势力发动袭击,更谋求占据领土,建立国家。他们要在伊拉克境内建立一个完全遵照《古兰经》、《圣训》,按照沙利亚法统治的逊尼派穆斯林国家。

当时,代表逊尼派的萨达姆政府被推翻,接任的什叶派政府重用什叶派、打压逊尼派,大量逊尼派精英失去了地位和财富,他们成为伊斯兰国重要的支持者。

伊拉克政府在美国的支持下,不断打击伊拉克伊斯兰国,一度让后者濒临灭亡,但阿拉伯之春爆发后,多个中东国家陷入混乱,伊斯兰国趁势崛起,并占领了叙利亚和伊拉克的部分领土,其领袖巴格达迪自称为哈里发,宣称对整个伊斯兰世界拥有权威。

在此期间,伊斯兰国对什叶派控制的地区进行了大量恐袭,手段之残忍连基地组织都为之汗颜,这正是伊斯兰国的策略。他们想要激怒什叶派对手,这样什叶派对手就会残害其他逊尼派穆斯林,遭遇迫害的逊尼派穆斯林为了报仇,就会加入伊斯兰国。

另外,中东局势越乱,难民就越多,社会就越需要秩序,这样民众就会无条件地接受伊斯兰国的统治。

伊斯兰国要想生存,需要的正是无休止的仇恨,局势越乱,越是民不聊生,就越是有利于伊斯兰国的发展。

虽然伊斯兰国一度十分强大,但最后还是在美国和其他中东国家的围剿下覆灭了,2019年,其头目巴格达迪更是被美军击毙。

但是只要战乱还在,伊斯兰国就不会消失,去年的巴以冲突,再次搅动了中东局势,伊斯兰国又有了发挥的空间,这次他们的对象是伊朗,如今的伊朗政权岌岌可危,如果伊朗陷入混乱,就无法支持境外的什叶派组织,这样伊斯兰国就能把什叶派势力驱逐出伊拉克,完成建国的目标。

之所以选择苏莱曼尼墓地作为袭击地点,是因为苏莱曼尼的圣城军一直是伊斯兰国的大敌,两者既在军事上对抗,也存在“意识形态”上的竞争关系。

这场袭击是伊斯兰国卷土重来的第一仗,它预示着中东新一轮乱局的开始。



3

中东没有未来

讨论到这里,我们又要回到那个宏大的问题,就是中东的未来,个人认为中东没有未来,从60年代到现在,中东面临的根本性问题一个都没有解决,这注定了中东只会越来越乱,也再次证明美国“撤出中东”的战略布局是正确的,中东用几十年的“抗争”表明,任何大国都无法解决中东问题,贸然进入中东只会得不偿失。

中东面临的几大问题,一是民族国家建构没有完成。今天中东国家的疆域划分是源自一战,殖民者在划分国家时完全没有考虑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可行性。有统一认同的阿拉伯民族被分在了几个国家;很多少数族群和他们的敌对族群划在了一国;逊尼派和什叶派穆斯林被划分在一个国家。

这些问题至今仍然困扰着中东,让中东的国家建构困难重重,要想解决必须进行新一轮的洗牌,或是通过战争或是通过“交换人口”,当时希腊和土耳其就互相交换各自境内的穆斯林和基督徒,解决了国家建构的问题,但在当今的世界,这两种办法执行起来都困难重重,目前看不到解决问题的希望。

第二个问题是生育率太高,人口结构高度年轻化,但又没有相应的产业来消化人口。中东地区现在年龄中位数只有28.2岁,30岁以下人口占比超过60%,一些国家甚至接近80%。

年轻人血气方刚,追求变化,既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也是不稳定的根源,东亚、东南亚是用考试、工业化来消化年轻人口,而中东这些年,工业化进程受阻,除了少数国家有能源产业和旅游业,大部分国家仍处于赤贫,年轻人失业率很高。

年轻人多,又找不到工作,必然会闹事,他们要想改变命运,只能参加各种极端组织,投入到对异端异教的圣战中。这是哈马斯和伊斯兰国长久不衰的根本原因。考虑到中东各国没有一个国家能限制生育(教义不允许),中东仍会陷入马尔萨斯陷阱。

第三个问题是仍没有解决伊斯兰教和世俗化的问题。现代化必然意味着政教分离,欧美国家自18世纪开始就陆续确立了政教分离原则,但中东国家的现代化,伊斯兰教始终是世俗化存在巨大冲突。

在漫长的演变中,伊斯兰教甚至超越宗教,成为了一种身份认同,不少人借助伊斯兰教来表达对西方秩序的抗拒,这样做,就和清朝人用坚持封建礼教来表示拒绝西方一样可笑。

现在,曾经最世俗化的土耳其都出现了再伊斯兰化的现象,一些欧洲的穆斯林也重新回归宗教,其中不少人加入了伊斯兰国,成为其士兵来源之一。中东地区的世俗化仍然是遥遥无期。

就中东的现状来说,我认为中东只会越来越乱,而且随着美国的撤出,中东的混乱将不再以西方和伊斯兰的冲突作为主要矛盾,而会越来越体现为逊尼派和什叶派的矛盾,丧失了外敌的伊斯兰世界只会迎来更加残酷的内部洗牌。

谈到这里,我也说下我一个不成熟的看法,中东相比东亚,固然有地理和时运的差距,但更重要的原因,恐怕是中东的自发秩序更加强大,伊斯兰教对基层的控制力、渗透力比东亚的大政府要强得多。阿富汗、伊拉克就是明证。

严密的穆斯林社区和西方秩序形成了强烈的对抗关系(伊斯兰也有法治和民主,但是是在伊斯兰教法的框架下,和西方宪法差异很大,伊斯兰也有发达的社会组织,但是都离不开宗教),反而是原子化的部分东亚国家更容易接受外来秩序,这真的是历史的奇妙之处。

想要直接和我讨论国内外形势、政治、历史的读者可以加入知识星球,加入后可以进入vip群,在知识星球或微信私聊我咨询。星球内会分享一些有价值的关键信息,让你对政治的本质和国运的兴衰有一个清晰的认知,避免踩雷,更好的投资、生活。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文学城 查看原文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24/01/08/125356928.html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