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黑海舰队军舰退守港口,两艘新锐22350为何不支援(图)

军武次位面 0

12月26日,《环球网》援引塔斯社消息,称俄罗斯总统普京亲自出席了第三艘22350型护卫舰服役仪式,为这艘建造11年才服役的军舰,增添了一份荣耀。对于刚刚损失一艘4000吨登陆舰的俄罗斯海军来说,这艘5400吨的主力舰意义不小,唯一的问题是,同一级别的“意义”现在只有三艘,根本不够用。



▲这次服役的“戈洛夫科”号

现代护卫/驱逐舰的划分越来越模糊,但除去日本海上自卫队名义上的“护卫舰”,22350足以称为全球最强护卫舰。其5400吨的满载排水量不算夸张,但48单元垂直发射装置,并能搭载各式防空、反舰、反潜、对陆以及高超音速武器的设计,却绝无仅有。此外,即使是以见惯中国海军新锐军舰的高眼光来看,22350也设计得非常出色,其外形整洁不零碎,更没有以往苏制军舰“傻大黑粗”的样子,整体布局紧凑,舰桥上的雷达、天线分布规律,看起来相当精悍。还是以垂直发射单元为例,48个发射单元都分布在主炮以后,舰桥之前的舰首空间。其中位置低一些(也更靠前)的32单元是3C97型,只能搭载9M96、9M100等三款防空导弹。更高一点(也更靠后)的16单元是3C14Y1型,用来容纳其他导弹,包括“锆石”高超音速武器。



▲22350首舰发射“锆石”

之所以搞出两种型号,是为了更充分的利用空间。32单元3C97口径只有480毫米,刚好容纳4枚收缩弹翼后的9M96中程防空导弹(收缩弹翼后的近程9M100,一个单元理论搭载数量是9M96系列4倍),长度也限制到第三层甲板(6200毫米),将最底层甲板省下来充当主炮弹药舱;16单元645毫米的3C14Y1,则用来搭载更大口径的其他武器,长度也延伸到第四层(8900毫米),可谓是费尽苦心,不浪费一点空间。总的来说,受益于前些年大量出口军事装备的积累,22350所需的关键雷达、导弹以及船电都没有大问题,设计水平也非常优秀,算是这些年俄罗斯造船工业最棒的一款军舰。唯一的问题,就是建造速度实在太慢了。



▲22350整体设计花费了很多功夫

首舰“戈尔什科夫”号在2006年开工,原计划2009年服役,结果从年中推迟到年末,然后再推到第二年年中,循环往复,最终推迟9年,2018年入列。二号舰稍晚,2009年动工,最终在2020年9月加入海军,目前两舰都在北方舰队服役。这两舰建造时间都在10年以上,原因主要有两个:一、配套技术不完善。那些有出口型号的装备很简单,但没有出口型号或者海军要求更高的子系统,就比较棘手,拖延了不少时间。二、经费不足。这一点就更明显了,同时期俄罗斯为中国、印度建造军舰,质量不说怎么样,速度还是不错的,即使8000吨的“现代”三年多就完工,毕竟是外汇支付内部结算及时。22350是自用型号,海军每年拨给经费波动奇大,造船厂经过几轮刺激后也变得很聪明,多给多做,少给少做,自然快不起来。



▲2020年艰难服役的22350二号舰

前两舰慢吞吞往前走,好歹算是把整个系统走通了,但新的问题又来了——乌克兰拒绝提供M90F燃气轮机。俄罗斯国防部在2014年将其列入进口装备攻关目录,耗时5年多才完成国产,这时候已经是2020年了。15年前准备建造15艘,一口气替换老旧军舰的雄心历历在目,但现实是仅仅列装两艘,并且10多年前的设计已经快要过时了。于是,从近日服役的三号舰“戈洛夫科”号开始,后续22350不仅要换用俄罗斯国产燃气轮机,并且其他系统也要进行升级,这又造成了延误。于是到开战前夜,整个22350系列的状态是这样的:两艘服役、两艘接近下水、四艘处于不同程度建造,并且没有一艘属于黑海舰队。开战后不到一年,黑海舰队旗舰“莫斯科”号因为防空系统老旧,没有拦截来袭的亚音速导弹而沉没。



▲“莫斯科”号沉没是个标志性事件

之后,黑海舰队由于失去远海防空能力,全员退守港口,制海权名存实亡。而从开战至今,黑海舰队得到的最大补充,是一艘2000吨的20380型护卫舰(今年5月服役,由波罗的海舰队移交,也打破了航道被封锁,无法补充的说法)。与之对应的是,北方舰队两艘22350基本无所事事,甚至“戈尔什科夫”还在年初跑到南非,参加了联合军演。这种状态,属实令人费解。如果黑海舰队战前能得到2艘22350的加强,“莫斯科”号何至于被击沉。即使是后面再补充,黑海舰队也不至于长期龟缩在港口,只能干点侧面发射巡航导弹、海上运输补给的活。如今刚服役的三号舰,也不知道能不能拨给黑海舰队。



▲今年2月抵达南非的“戈尔什科夫”号


22350的发展境遇,其实和国内90年代的052有点像,当时国内海军经过多年积攒,才拼出了一艘“哈尔滨”舰,并且和第二艘“青岛”舰一样,都是好几年没有形成战斗力。后面中国海军的做法是,乘着苏联解体的良机,从俄罗斯、乌克兰获得大量技术/装备,经过052B、052C的演变,才有052D的辉煌。自己没本事做不出来那就买,这有什么丢人的。而俄罗斯海军在22350的建造过程中,除了前期与乌克兰进行有限合作,后面始终坚持必须国产的理念,哪怕研发多年子系统也不成熟,哪怕一再拖延项目,这个面子就是丢不起,偏偏调拨的资源也就那些,结果就是一路延绵。最终随着“莫斯科”号等多艘军舰被击沉,面子里子丢个干干净净,能怪谁呢?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642657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