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版“三国杀”:跨国刺杀被“拖延症”杀手搅黄?(图)

环球人物 0



· 古尔帕特万特·辛格·潘农,此次刺杀行动的目标之一。

“我们还有很多刺杀目标。”

一个微风习习的夏夜,居住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水管工尼贾尔与锡克寺庙的朋友告别后,走向自己停在不远处的皮卡。

“把晚餐准备好,我很快就到家”,尼贾尔在电话中对儿子说。还没等他启动车,两个魁梧的蒙面人飞速冲到车旁,爆豆般的枪声随即打破了夜晚的宁静。



· 生前在加拿大参加活动的尼贾尔。

几小时后,身在美国纽约的印度籍男子尼克希尔·古普塔,收到上线发来的视频。视频中,身中数枪的尼贾尔瘫倒在车座上,看起来已经没有生的迹象。“我们还有很多(刺杀)目标,没有必要再等了”,古普塔在发给下线的短信中写道。他们的下一个目标,是居住在纽约的锡克教徒律师,古尔帕特万特·辛格·潘农。

古普塔不知情的是,他的一举一动,都在美国缉毒局的监视之下。6月30日,古普塔在捷克被捕。

11月29日,美国司法部正式指控古普塔和他的上线CC-1,并声称有印度政府雇员直接策划在美国和加拿大境内对锡克教人士的暗杀活动。一场横跨美国、加拿大、印度的现实版“三国杀”大戏,徐徐揭开了面纱。



物色杀手

在美国司法部公布的起诉书中,除了被起诉人古普塔之外,所有当事人的姓名都以代号代替。根据美检方公布的材料,古普塔是一个52岁的印度军火商人和毒品贩子。今年5月,古普塔与一个神秘人“CC-1”接上了线。

CC-1给古普塔的任务是:在美国招募杀手,刺杀居住在美国的锡克教徒潘农。此人在纽约经营着一家律师事务所。作为交换条件,CC-1会帮助古普塔从一件刑事案件中脱罪。



· CC-1的目标:居住在纽约的锡克教徒律师潘农。

在CC-1的指示下,古普塔来到美国物色杀手人选。他很快与一个代号为CS的“杀手中介”接上了头。在通信中,古普塔告诉CS,他要刺杀一名在纽约的律师。CS要求古普塔先开个价,这样他才好找人。

古普塔随后联系CC-1商量佣金。CC-1“大方”地表示,他可以开价15万美元。若杀手“工作”完成的质量高,速度快,他还可以额外加钱。但CC-1也强调,自己不会“提前付款”。佣金会在暗杀完成后24小时内“全款到账”。

CS随后向古普塔介绍了杀手UC,还“贴心”地表示,这个杀手只要10万美元的佣金。6月1日,古普塔便向UC提供了潘农家的住址、电话和其日常活动细节。

6月2日,CC-1便急不可耐地给古普塔打电话“催进度”。古普塔随后给CS发出一条短信:“兄弟,解决他!别花太长时间……给他(杀手)点压力,给点压力……赶快把活干了。”

为了表达诚意,6月9日左右,CC-1指示手下“2号”在纽约与UC会面,并向他交付了1.5万美元定金。但在之后几周里,UC似乎患上了“拖延症”,一直没有执行刺杀。



· 美国司法部公布的“2号”向UC支付定金的照片。

在对UC的指令中,古普塔再三强调,不要在6月24日动手,因为那一天是印度总理莫迪与美国总统拜登会面的日子。古普塔还向CS承诺:“我们会给你更大的活……每个月都会给你两到三个活。”6月14日,古普塔再次联系CS,说自己正在组织一支在加拿大的分队。4天后,尼贾尔便在加拿大被暗杀。古普塔向UC承认,尼贾尔是暗杀名单上的“第三号或四号人物”。

为了“治疗”UC的“拖延症”,古普塔还给他立了最后期限,要求他在6月29日“利索”地杀死潘农。

6月29日,古普塔告诉UC,潘农正在纽约家中,命令UC执行暗杀。这是古普塔最后一次和UC对话。6月30日,古普塔从印度飞抵捷克,一下飞机便落入警方手里。

那么问题来了:在CC-1、UC和CS之间,谁才是“出卖”古普塔的人呢?



CC-1有来头?

美国司法部在起诉书中揭出了谜底:原来古普塔一开始联系的CS,就是美国警方的线人,而CS介绍的“杀手”UC,则是美国缉毒局派出的卧底。

美方称,在古普塔参与到暗杀策划之前,美警方就已经掌握了他贩卖毒品和军火的证据。古普塔一开始联系的“杀手中介”CS,原是美警方安插在哥伦比亚贩毒集团内部的线人,并曾与古普塔有过来往。当得知古普塔提出了雇佣杀手的要求后,CS立刻通知了美国缉毒局。

美国缉毒局随后安排UC去假扮“杀手”。在之后的往来中,古普塔甚至将自己与CC-1的对话截图以及CC-1的语音转发给了他,以证明自己在印度有一位社会资源丰富的“上线”。

6月7日,CC-1主动提出要为UC支付“定金”。美国缉毒局顺藤摸瓜,发现了CC-1安插在纽约的手下。在起诉书中,美方还公布了定金交易时的照片。照片中,可以看到“2号”将一沓百元美钞交给UC。

在从CS处获取大量情报后,美国缉毒局决定在6月30日收网。抓捕古普塔后,美方也获得了他与CC-1的通信记录。通过情报分析,美方得出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CC-1受雇于印度政府,负责安全管理和情报工作。此人曾在印度中央后备警察部队服役。该部队是印度最大的准军事部队,主要执行反叛乱任务。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印度问题专家钱峰在接受《环球人物》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印度的情报部门中,1968年成立的调查分析局(RAW)主要负责对外情报工作。根据公开披露的信息,该部门在一些涉及印度的国际热点事件背后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其在南亚次大陆之外的活动曝光较少。此外,隶属内政部的情报局也在南亚地区十分活跃。这两个部门的情报人员,不少出身于准军事部队,与此案中CC-1的身份特征比较符合。



· 位于印度首都新德里的调查分析局总部。

钱峰说,如果此次印度在美加策划暗杀活动一事被坐实,这也多少反映出在国家影响力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印度情报部门或者印度政府内部的小团体开始有了自我膨胀的趋势。



为何出险招?

作为印度的主要宗教之一,锡克教在15世纪创立。目前,锡克教在全球约有3000万信徒,其中约2000万在印度生活。多年来,锡克教分离主义者一直想在印度东北部建立一个锡克教独立国家“卡利斯坦”。

1948年印度独立后,锡克教分离主义运动开始成为印度政府的重点打击对象。1984年,印度军方发起“蓝星行动”,在锡克教圣地阿姆利则金庙与锡克教武装人员爆发流血冲突。该事件直接导致印度前总理英吉拉·甘地被锡克教徒刺杀身亡。



· 1984年,在“蓝星行动”中被摧毁的阿姆利则金庙建筑。

在这一背景下,尼贾尔和潘农都因支持锡克教分离主义而被印度政府视为“恐怖分子”。两人都出生在印度旁遮普省,后移民到北美。尼贾尔曾多次在加拿大组织活动,支持锡克教分离主义。作为律师的潘农也长期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国为锡克教分离主义团体进行政治游说。

在印度情报部门的报告中,尼贾尔和潘农都与恐怖主义有关联,但该指控遭到两人否认。

印方曾两次要求国际刑警组织协助抓捕两人,但遭到拒绝,理由是印方没能提供充足的信息和证据。

钱峰分析,此次美、印、加之间发生的“暗杀事件”,暴露了印度和美西方之间依然缺少信任。近年来,锡克教徒在加拿大的政治与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导致加拿大政府对印方要求引渡或打击锡克教分离主义者的要求不理不睬。同时,美国也一直允许锡克教分离主义组织在境内活动。这都让莫迪政府意识到,美西方不可能帮助印度消除海外锡克教分离主义的威胁。这或许促使印度政府内的一些人士使出了“暗杀”这一险招。

今年11月22日,潘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就像加拿大公民尼贾尔在加拿大领土上被印度特工暗杀是对加拿大主权的挑战一样,在美国领土上威胁美国公民也是对美国主权的挑战。”



有“温差”的回应

据美媒报道,美国司法部此次公开指控印度官员后,美印关系将面临严峻考验。钱峰认为,美国之所以公开起诉古普塔等,是因为印度在美国雇凶杀人的做法,挑战了美国国家安全利益的底线。如果美国不将此事公开处理,可能会造成严重的舆情风险,这是美国政府无法承受的。

今年9月,在印度新德里G20峰会期间,拜登和莫迪谈到了这次“暗杀事件”。美国白宫发言人艾德丽安·沃森表示,美印双方的高级官员事先已就此事件进行了沟通:“我们(美方)正以最严肃态度处理此事。”11月27日,也就是美国司法部正式起诉古普塔的前两天,印度外交部发表声明,印度政府已成立“高级别调查委员会,以对这一问题展开彻查”,并将依据调查结果,“采取必要后续行动”,但眼下不会进一步置评。



· 2023年9月,莫迪欢迎前来新德里参加G20峰会的拜登。

同样在新德里G20峰会上,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也就尼贾尔遇刺一事向莫迪提出交涉要求,但未获得对方积极回应。9月18日,特鲁多在加拿大国会发表紧急讲话,指控印度情报部门在加拿大境内直接参与对尼贾尔的暗杀行动,并下令驱逐一名印度外交官。有加拿大官员透露,美方向加拿大提供了有关尼贾尔遇刺事件的关键情报。



· 2023年9月,莫迪和特鲁多在G20峰会期间举行会谈。

与回应美方的态度不同,特鲁多发表讲话的几小时后,印度政府的“反击”来了。印度外交部宣布,要求一名加拿大高级外交官在5天内离开印度。

10月3日,印度再次要求加拿大撤回40名在印外交官,加拿大外交部随后回应称,印度此举是“单边行为”,并强调加拿大不会进行对等回应。

钱峰认为,印度对美加两国回应的“温差”,证明美加两国在印度外交天平上的分量是不同的。在印度看来,美国可以在政治、经济、科技、安全等领域帮助印度实现大国地位。同时,美国也在起诉书中展示了有印度情报部门参加策划暗杀行动的重要证据。这导致印度无法回避此事,只能试图通过与美国进行外交磋商及合作调查,将此事化解。

“随着印度大选即将到来,为了不损害莫迪的‘强人形象’,印度政府短期内也许不会就此事对美加进行公开妥协。这种情况下,印度或许会找出美加两国都能接受的‘替罪羊’,换取两国对暗杀事件的低调处理。”钱峰说。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640969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