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纸运动一年后,亲历者:坚持抗争,改变独裁体制 (组图)

美国之音 1



资料照:北京民众手举白纸上街游行,抗议中国严厉的防疫政策,悼念乌鲁木齐火灾死难者。(2022年11月27日)

2022年一个冬夜及之后数日,中国数十座大中城市街头和一些高校校园爆发了八九民运被镇压以来的第一场有政治诉求的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要求结束在全国各地严酷实行近三年的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所谓“动态清零政策”。其间北京、上海等地抗议民众喊出“自由民主法治”、“不要文革要改革”、“不要独裁、不要个人崇拜”、 “习近平下台”、“共产党下台”等政治口号。在强大抗议声浪中,中共当局几天之后被迫仓促废弃了动态清零政策。这是中共自建政后首次在民众抗议声浪中被迫改变了强制推行的政策。当时许多抗议者手持空白打印纸,作为他们对当局言论管控表达抗议的象征,这场震撼海内外的民众运动也因此被称为“白纸运动”或“白纸革命”。

当年示威者今何在?

白纸运动期间及之后,中国各地警察对参与抗争行动者实施了强力清场和秋后算账,许多抗议者锒铛入狱,其中有不少年轻女性,如南京传媒学院学生李康梦、26岁的北京出版社编辑曹芷馨和25岁的广州公益活动人士杨紫荆。

各地白纸运动迅速遭到当局镇压,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切。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发言人劳伦斯对媒体表示:“我们呼吁(中国)当局依照国际人权法律及标准回应抗议活动。任何人都不应因为和平表达意见而被任意拘留”。

在北京的九五后女生涵蕴告诉美国之音,如今回想那近三年的封控、核酸、大白就像一场噩梦。她回忆道,那天晚上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亮马桥一带有抗议集会,她就毫不犹豫花五六十元人民币打出租车到了现场,发现周围有很多警察和便衣。 “但是也没有后悔过,因为我知道那天晚上我们不去的话,北京不知道还要封多久,我们还是可能要把上海当时的经历,比如被关在家里边吃高价菜,这些所有的事情都经历一遍,”她说。

一名上海青年对美国之音表示,他因为在乌鲁木齐中路路口拍了警察和便衣抓人的视频发到网上,当天就被拘捕送到派出所关了24小时,被释放前跟另外几个被抓的白纸青年交换了联系方式。

他说:“我到达现场,然后拍一些照片和视频。我正好到那个乌鲁木齐中路路口,看到一辆中型的警车,五六个人(警察)把他一个年轻人押进警车。然后过去拍了两秒钟视频。后来我在推特上面联系了很多人,包括那个大翻译运动什么的。然后他们就帮我转发这个(视频),转发量是比较大的。所以当天就被抓了。因为我在现场他们就不允许拍摄。但是现场还有很多的警察和警车,包括国保便衣什么的。他们就是好像不太愿意让别人拍照。我被抓当天,先抓到徐家汇派出所。因为抓捕的人很多。在派出所里面听到关进去的人,他就说呢,因为前一天晚上26号很多人被抓,所以一个派出所放不下,动用整个徐汇区所有的派出所,七到八个吧,分批分流,每个派出所关几个人。”

这位上海青年还谈到了白纸运动这个自“六四事件”以来中国最具对抗性的全国性街头抗议事件的起因和美中不足之处。

他说:“这次活动能够发生,说明人们心中的怒火已经被点燃了。因为封城导致一些经济的滑坡。引起工作失业的问题,所以才会发生这样的抗议。但是我觉得虽然没有取得很大的实质性进展,但也可以在历史上留下一个缩影吧。现在年轻人、大学生还是愿意上街头去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但如果能有一个很好的组织者的话,大家分散行动,比如说是多地同时进行这么一个形式的话,可能效果会更好。因为警察的人数是有限的。我们正面的话,因为手上没有武器,没办法跟他们对抗。所以可能采用多地出现那种零星抗议,就像香港反送中运动一样,就是他们多地同时进行,这样的话,我觉得从策略上面可能会好一点。但我觉得我不后悔去参加那个运动。如果下次还会发生的话,我还会去参加和声援。”

上海万圣节狂欢的政治隐喻

今年10月末上海的西洋节日万圣节狂欢派对期间,上海年轻一代把他们对现实和政治的批评态度作了大胆宣泄和反映。从网络疯传的化妆节目视频和图像来看,身上贴满白纸的女郎、大白、核酸、鲁迅、小熊维尼等模拟卡通人物形象以及影片《霸王别姬》的剧中人物程蝶衣等讽刺表演,都表现出对习近平或中共当局的不满情绪。街道上行走蝙蝠侠背后跟了一群警察,令人联想到与蝙蝠冠状病毒可能有渊源的新冠病毒。

曾实名接受多家国际媒体采访讲述其参加上海白纸运动经历的北大毕业生黄毅诚在美国网刊《议报》上评论道:“2023年上海的万圣节游行是2022年乌鲁木齐中路‘白纸运动’以后上海最大规模的社会运动,参与的人数达到数千人之多。每位活动者都发挥自己的创意,将自己的‘剧目’带到现场,使得夜晚的上海街道成为一个流动的盛宴。”

自称后现代主义者的网友曲子川在X社交平台发帖,高度评价上海万圣节年青人的cosplay 狂欢夜与合肥人借鲜花表达不满情绪的悼念李克强活动。他写道:“在我看来,上海人的coser展现了现实中各种“鬼”,其中有延续白纸青年精神……合肥人创造了300万人自发祭奠的记录:合肥人着实给安徽乃至国人挣得了一些颜面。上海人与合肥人都在表达之前他们不能表达的行为语言,而且这种行为语言具有无限延展性。”

北京亮马河白纸运动参加者涵蕴指出,白纸运动街头抗议虽然遭到残酷镇压,但其灵魂仍在。她说:“白纸运动之后,大家可能经历了一个逐步克服恐惧的过程。李克强去世有人去送鲜花悼念;上海万圣节还有人全身贴满了白纸。所以我觉得,其实现在大家是在寻找一些能够在街头表达自己观点的方式。”

北京一大学生的人道呼吁和政治诉求

北京一名在校大学生告诉美国之音,白纸运动期间他和同学们都被封在校内不准外出。他在手机社交平台上看到上海和北京等地的抗议场面之后,就在学校里张贴了白纸表示声援。

他表示,据他所知,一些参加白纸运动的青年遭到秋后算账,失去自由,这些人不应该被人们忘记。

他说:“在白纸革命目前已经过去了快一年的时间之后,中国已经解封了,之前的动态清零这种严格的限制措施也解除了,大家似乎已经恢复到一种正常的生活。但是据我所知,还有很多因参加个白纸革命被捕的年轻人,有的是被捕后取保候审,目前面临国保的骚扰、限制出境的这种政治压迫。还有一些人,据我所知,就是被捕的一个状态,但是他们的信息,没被外界所知。我呼吁大家在白纸革命已经过去一年之后的今天,不要忘记这些被捕、受迫害,在为大家争取权利的这些年轻人。”

这位在校大学生还表示,造成无数次生灾害的疯狂封控措施,根源在中国的独裁体制,必须改变这个体制,将来才能避免重蹈覆辙。他说:“发生这样一场大规模的集体运动式的抗议,导致中共政权解除了全国动态清零,最后终于放开。但是大家也应该看到,这样一种独裁的体制,在之前它可以随随便便地把大家封在家里三年,造成这样一场巨大的灾难。不改变整个体制,这样下去的话,下一场灾难就在不远的将来,而且还会比这次三年的封控更加严重。所以争取民主和人权的斗争必须坚持下去。”

一年前:乌鲁木齐火灾悲剧引发悼念潮


2020年初至2022年11月下旬,从武汉开始的新冠肺炎大流行造成了一场全球上千万人染病身亡的大浩劫,中国极端封控的动态清零防疫政策直接或间接酿成一场又一场惨痛的人道灾难。11月24日发生在新疆乌鲁木齐的一场公寓大火是极端封控导致的灾难之一,成了引爆白纸运动的导火索。

据说,发生火灾的高层公寓之所以有人员伤亡,是因为防疫人员封闭了消防逃生通道。官方称有10人死于这场火灾,并责怪楼内居民防灾自救能力差。而此时世界其他国家都因奥密克戎毒株危害性的大大减弱而解除封控,恢复正常生活。愤怒的乌鲁木齐市民走上街头开始了最初的要求解除封控的抗议,公寓火灾和市民抗议的图像画面通过互联网迅速传播,引起广泛关注。随后,中国一些城市几乎同时出现悼念这场火灾遇难者的烛光守夜活动。

当时,南京传媒学院一女生高举一张白纸悼念乌鲁木齐大火死难者的图片已在网上疯传。在上海乌鲁木齐中路举行的抗议示威现场画面中,也有一些人手持一张无字白纸,暗讽言论封锁。抗议者手中的白纸成了一种含蓄的反抗标志。

悼念活动变调 矛头直指习近平


中国最大城市上海街头举行的守夜活动后来发展成大规模抗议行动。以年轻人为主体的抗议人群面对现场戒备的数百警察喊出了“共产党下台”、“习近平下台”等政治口号。这是习近平当局严厉推行“动态清零”政策近三年来,首次出现民众集体呼喊矛头直指中共及其最高领导人的政治口号。此时距离习近平上个月开始其第三个五年任期刚34天。

除上海、北京、南京、广州以外,天津、重庆、成都、武汉、深圳、杭州、兰州、郑州、济南、青岛、株洲等大中城市都发生了反对极端防疫政策和限制居民自由的各种封控措施的群体反抗事件。北大、清华、南京传媒学院等多所高校发生了学生抗议活动,其中有些抗议活动中响起《国际歌》和《义勇军进行曲》。另有抗议者引用了十八世纪美国政治家喊出的名言:“不自由,毋宁死”(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

白纸运动在中国各地风起云涌之时,分散在欧美澳洲国家的中国留学生也群起响应,并在一些海外华人中间引起强烈共鸣。

王丹:白纸运动政治诉求可追溯到四通桥口号


政治学者、前天安门学运领袖之一王丹当时就对美国之音指出,这次抗争运动非常令人振奋。他说:“尤其有很多年轻世代开始站出来。我觉得这是事情发展的必然。经济凋敝、那种暴政一般的防疫政策、以及年轻人的失业,导致中国出现大规模民怨,应该说是大概率必然发生的事情。”

王丹随后在油管(YouTube)发表评论说,可以总结一下,这一周的街头示威比过去十年来的加起来都多,源头当然最早来自彭载舟(即彭立发)的四通桥横幅。

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地以及以及一些高校,抗议者们喊出的口号呼应了几周前彭立发(网名彭载舟)在北京四通桥的口号:“不要核酸要吃饭,不要封控要自由,不要谎言要尊严,不要文革要改革,不要领袖要选票,不做奴才做公民”, “罢免独裁国贼习近平”以及“共产党下台”、“习近平下台”。

2022年10月13日上午,彭立发在交通繁忙的北京四通桥上展开写有上述口号的横幅,成为公开捅破习近平为谋取无限期连任而精心营造的“喜迎二十大”欢庆气氛假象的第一人。他在事发现场被捕后,至今音讯杳然。

从中共二十大前夕的北京四通桥抗议行动到上海乌鲁木齐路的民众自发悼念活动,从彭立发“罢免独裁国贼”的横幅标语到民众齐喊“习近平下台”,时隔只有四十余天。


北京担忧颜色革命


据维基百科介绍,至少21省、207所高等院校的学生发起了相关抗议活动,遍布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北、东北等中国各大区域。

这种青年学生集体自发对当局表达不满的形势显然让中共高层深感畏惧。中国教育部立即召集全国高校中共党委书记、校长召开紧急会议,要求各高校做好学生思想工作,严防学生串联,尤其要严防境外势力介入。

11月27日,中共党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强调防控政策经得起历史检验。次日凌晨,新华社连发三篇时事评论,重申要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方针。

11月28日,中共中央政法委书记陈文清主持召开会议,强调要坚决依法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活动,坚决依法打击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观察人士指出,每当遇到重大危机不是反躬自省,而是归咎于境外敌对势力,并以此为名抓人打压,这是众所周知的中共当局惯用做法。

不过,11月27日,北京亮马河抗议现场有人发言称“有境外反华势力”介入,当即遭到抗议群众驳斥哄笑。

一白衣青年说:“我们连网都上不到国外的,我们哪儿来的境外势力?境外势力怎么和我们沟通?”还有人喊道:“请问新疆的火是境外势力放的吗?贵州大巴是境外势力推翻的吗?”

当年9月18日,贵州省贵阳市一辆转运隔离涉疫人员的大巴发生翻车事故,导致27人遇难。有评论指这起事故的死难者成为习近平当局坚持动态清零国策的一份代价。


记者手记:白纸,和一年后的白纸





资料照片:2022年12月3日在法国巴黎人权广场的集会现场。(美国之音记者江玉拍摄)

白纸运动过去一年了。

2022年11月26日,从南京传媒学院校园开始,手持白纸,对严厉的防疫政策及政策执行者大声说”不”的示威抗议,迅速蔓延到中国的二十多个城市,以及北美、欧洲、澳洲、日韩的主要城市和校园。

刚巧那几天,因为播客《越洋电话》第一季节目的采访,我去了巴黎。12月3日的傍晚,在埃菲尔铁塔旁的人权广场,我亲历了一场由当地留学生组织的白纸抗议活动。我也写过一篇记者手记-“大陆留学生在巴黎人权广场集会,声援‘白纸革命’”。
集会现场的主横幅标语
请同时参阅:
记者手记: 大陆留学生在巴黎人权广场集会,声援“白纸革命”

“没有出示记者证,就让他滚开”-参与者的担心和害怕

今年11月初,我又去了一趟巴黎,采访到几位白纸运动的参与者,其中有两位受访人当时分别在上海的乌鲁木齐中路和成都的望平街。无论是国内还是法国的参与者,回忆起去年的那个夜晚,有一种心情是共通的:害怕和担心。

这种心情我在去年巴黎的活动现场就有深刻的感受。我当时手里没有相机,只拿着一个录音机,但即便参与者大都带着口罩帽子和围巾,即便个体身份被曝光的可能性很低,我的采访还是被屡屡拒绝。甚至有参与者在现场大声呼吁,“如果声称记者的人没有出示记者证,就让他滚开!”

我能理解他们的情感,毕竟对绝大多数白纸运动参与者而言,这样程度的公共集会游行活动,应该都是人生中的第一次体验。能站在那个抗议集会的现场,本来就需要很大勇气去完成的。再者,接受像我这样的“境外媒体”记者的采访,就像是要他们再去挑战另一个从未体验过的“文化禁忌”,选择往后退一步,也是正常的心态。

在半年多后的另一场活动中,我意外遇到了一位去年在巴黎拒绝接受我采访的大陆留学生。而且是他主动和我打的招呼,说他还一直记得我。我其实不记得他拒绝了我的采访请求,但我记得他在集会现场勇敢地拿起麦克风,讲述这是他第一次在公开场合谈论他的同性恋身份。

我们之后交换了联系方式,我也知道了他的名字,小丹。这次的巴黎之行,他接受了我采访,我用录音机记录下了他这一年里的心境变化,并放到《越洋电话》最新一期的节目,“人物众声:白纸,和白纸后的这一年”。

小丹不仅提及了自己当时的担心和害怕,还讲述了自己在白纸结束后的不解和困惑。

他加入了一个因白纸而结成的电报(telegram)群组。但这个超过千人的群组里,却有着不断的争吵和政治对立。比如有人提出了“习近平,操你妈”的口号,但有女权主义者指出,这种口号太过于父权,不建议使用。再比如,今年七月,法国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社会抗议运动,起因是法国警察射杀了一名17岁的阿尔及利亚裔男孩,群组里有人力挺警察,也有人为移民和少数族群发声,一时间立场的对立变成了言论的相互攻击,小丹选择了退群。

要民主,要自由,背后的分歧

小丹所遇到的困惑,是有普遍性的。即便白纸的参与者都是想要民主,要自由,但要什么样的民主,要什么样的自由,在这样的问题上有分歧,有对立,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在一个自由民主的话语体系里,有左派,有右派,有温和派,有激进派,这本就是一个多元社会的真实面貌。

但值得留意的是,基于线上的社群,在相互交流的时候,会很容易让讨论走向极端,让发言者之间的立场呈现出更大的差异性。

蒋不和王庄路,对此都感受颇深。他们俩是去年12月3日巴黎人权广场活动的核心组织者,他们还有一个运转两年多的小社群,自由广场。王庄路说,“如果只做搞线上的交流,一言不合就开始吵架,然后人身攻击。这样的情节见的太多了。而且线上的交流效率其实是相当低的。线下活动是最有意义的,而且只有在线下做,才能真正的建立起一个社群的关系来”。

这也是他们开始做线下文化沙龙的初衷之一。之后,他们又遇到了几位在政治观点上相投的人,组织成“自由广场”这个小社群。在白纸运动发生前,他们就做个几个小型的线下公开活动,当然,2022年12月3日的活动,是他们至今为止组织最成功的一次。

白纸聚集的参与热情消散了?

但2023年,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平静。去年那场短暂的白纸运动,把大家的政治抑郁,都给抒发了出去。萧条,是大家的共同感受,不光是巴黎和法国,英国和德国的小伙伴们也都有同样的感受,白纸时聚集起来的参与热情,似乎都消散了。今年2月,他们组织了一场纪念李文亮离世一周年的集会,但参与者只有寥寥数人。

但蒋不和王庄路没有灰心,因为这也许才是“正常”的状态。他们还会继续做下去。

蒋不说,他们希望把白纸强化成一个年轻世代反抗的符号,就像上一代人,“八九六四”是他们那个世代的反抗符号一样。

“我们这一代人第一次公开的、集体的对中共政权说不,就是这次的白纸。不单是反封控,我们对这个政权还有很多不满的声音。打个标语,说共产党下台,习近平下台,当然可以,谁胆子大谁去做就可以了,但它真正能对这个社会有多少改变呢,我觉得至少在经历过白纸后,我对此是存疑的。我更希望是一种启发式的,而不是口号式宣传式的,让人能深思的方式去做这些行动“。

蒋不邀约了在英国和德国的小伙伴们,共同策划了一个名为“白纸续写:人权车旅在欧洲”的活动,他们将从伦敦出发,然后用一个月的时间,在西欧的主要城市举办一系列以“续写白纸”为主题的艺术展,并借此发出他们自己的声音。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637426
分享文章:
已有1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4 Months
555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