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列可灭3个城市的导弹列车:在俄是利器,在华是钝器(图)

万乘之尊 0

前言:战略导弹列车又称“死亡列车”,是苏联的独家核战武器,在冷战时期,战略导弹列车是苏联手上威慑力最强的核力量,俄罗斯因经济困难一度退役销毁了所有战略导弹列车,不到4年就深感后悔,但这种武器在中国却是个水土不服的货色。

一:战略导弹列车的起源



战略导弹列车起源于二战时德国的铁路机动发射V-2导弹设想,二战后不惜血本追求核优势的美国为了提高战略核导弹的生存能力,于1959年首先搞出铁路机动发射的“民兵”战略导弹,不过在当时技术条件下,导弹发射前的测试、定位定向、通信、制导等问题复杂繁琐,加上当时美国铁路机动里程有限,大众对装着核武器的列车的恐慌和地下井发射技术便宜一半等原因,肯尼迪下令取消了研制计划,1967年美国得知苏联部署了足以摧毁美国本土战略导弹地下发射井的SS-9洲际战略弹道导弹,铁路机动发射“民兵”战略导弹计划重启,1969年又因为“乔治·华盛顿”弹道导弹核潜艇入役而取消了。



苏联因为液体导弹存在液体燃料和氧化剂的运输、加注问题,一直没有发展铁路机动战略导弹,60年代未苏联终于有了固体燃料战略导弹,而且苏联的弹道导弹核潜艇静音水平太差,因此决定研制战略导弹列车弥补美苏间战略核打击能力差距,初期研制于1969年开始,苏联南方设计局足足花了10年的技术积累,在1980年才完成草图设计,1982年开始进行了首次飞行试验,在进行了18次寿命试验,32次发射试验和40万千米运输试验后,世界首列SS-24“手术刀”导弹列车于1987年10月20日装备在苏联战略火箭军科斯特罗马导弹师,到1989年共生产了89枚,共部署了3个铁路机动导弹师。



分布于位于莫斯科以东400千米的科斯特罗马市郊、位于莫斯科东南1200千米的别尔谢奇村、位于西伯利亚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格拉德科耶村,每个铁路机动导弹师规模和发射井导弹师基本一样,师下辖4个导弹团,每个团1列带3个发射装置的导弹列车,另编6枚备用导弹,共36枚导弹,每个师还有1~2个用于贮存和防护的固定工事,为保障铁路机动导弹运行,苏联在列车可能行驶的线路上敷设了“重轨”,增设了数百个自动化铁路道口,改建了数十座铁路桥梁。 美国在70年代也计划研制装载“MX”战略弹道导弹的导弹列车,构成与苏联大同小异,只是1991年底造出第一列试验列车时,苏联己解体,铁路机动发射系统也就被放弃了。

二:战略导弹列车的性能



SS-24“手术刀”导弹是在陆基RS-24洲际弹道导弹基础上改进了弹头、突防技术、燃料,并为火车发射的情况进行了调整,全弹有70%的零部件和RS-24洲际弹道导弹通用,但SS-24洲际弹道导弹的设计寿命比陆基RS-24洲际弹道导弹少了三倍,只有10年,原因是几乎始终处于战备值班任务状态,要不断的通电测试,加快导弹老化速度,难以保证射程和精度。导弹采取三级固体推进方案,弹长22米,弹径约2米,全重104.5吨,起飞重量65吨,其中第一级固体发动机长5.5米,直径1.95米,壳体采用玻璃纤维缠绕,比玻璃钢壳体减轻了50%重量,增加了两倍抗拉强度,全重22吨,其中20吨是推进剂,推进剂的比冲、密度、贮存、点火、粘合等性能都比RS-24洲际弹道导弹的推进剂要好,推力达724千牛,工作时间80秒。



二级发动机与一级发动机串联安装,长2.6米,直径1.95米,重9吨,内装8吨推进剂,推力320千牛,工作时间90秒。第三级发动机长1.20米,直径1.20米,内装1.5吨推进剂,推力为115千牛,工作时间55秒,三级发动机可使导弹的最大射程达到13000千米,弹头采用了RS-24改进型弹头,能够携带10个经过特殊加固的分导式多弹头,子弹头为尖锥形,由碳/碳复合纤维三向编织端头、二氧化硅复合纤维材料壳体、防热层、底遮板、引爆系统、核装置、天线、电缆等组成,单个长约1.8米,重360公斤,当量为35万吨TNT,10个子弹头可以分别攻击10个目标或集中攻击1个目标,可以,十枚可毁灭大半个纽约,或3个迈阿密。



装陆基RS-24洲际弹道导弹的公路机动车辆要求很高,对道路的承载能力要求很苛刻,公路机动洲际导弹保障勤务车辆多,部队编制庞大,运行时费用大而且后勤保障复杂,核战争条件下集中机动一个导弹师时隐蔽性极差,分散机动又因恶劣的电磁环境很难管理。而导弹列车对重量的要求没那么苛刻,苏联铁路网运营里程是14.75万千米,其中有10万千米铁路可供导弹列车使用,也就是能从苏联任何地方发射,

导弹的所有家当都装在一列外形和普通客货混编列车一样的发射列车上,到处跑也不会出现管理问题。这样远距离机动是公路机动发射车无法比拟的,可以在普通铁路线、库房车间、隧道等铁路设施上与普通列车一样隐蔽待机,战时按规划好了路线在事先做了测量的发射阵地上发射。



最标准的的列车编成是1部牵引机车、3部发射车、1部后勤保障车、1部指挥车,共6部列车,最小编成是1部牵引车、1部发射车、1部多用途后勤保障指挥车,共3部列车。正常情况下完整的导弹列车通常由20节车厢组成,分为牵引单元、指挥通信单元、生活单元、装备保障单元和3组发射单元。相应配套的指挥、控制、供电、后勤、安保等车厢和人员也就几十人,列车可整列运行,也可由每台机车各牵引一组发射装置独立完成发射任务,必要时还可以加长列车,携带导弹数量甚至相当于一艘核潜艇,最后是一节餐车,一节储藏车,2节生活车和1节油料车组成,可在2个月不需任何物资补充。



牵引单元为3台依次串联的柴油/电力内燃机车,每一节车头由3名军官操作,平时只使用第一部机车牵引,加速时才启动全部机车同时工作,机车是乌克兰伏罗希洛夫格勒内燃机车制造厂1978年研制成功的2TE121型干线货运柴油机车。由两节结构相同的六轴机车联挂而成,采用整体承载式车体、架悬式转向架,25吨轴重大直径车轮,总功率达8000马力,用交/直流电传动,能牵引6000吨列车通过9‰长大坡度,在苏联常见的大雪天气下,公路机动发射车平均时速不能超过50千米,导弹列车在同样气候下时速一样可达100千米/小时,即使挂10节导弹发射车及20节保障车持续运动168小时不发生任何故障。



牵引车头之后的是配备了现代化的通信装备和自动化的控制设施的指挥控制车厢,负责保持与上级通信联系和整个列车的水电、空调、消防系统的正常运行,即能控制自己编成内导弹的发射,也可指挥其它列车发射,通信系统可随时保证与苏联总统可随时联系到列车指挥员甚至某个发射手。之后的电源车厢装有核能发电设备和备用柴油发电机组。之后导弹发射车厢,是每个发射装置由1节发射车、1节控制车、1节辅助车组成,导弹发射车由TsN11-Kh3-0重型货车改装而成,装有减震装置、充电系统、控制系统、电动液压起竖装置、悬臂式稳定器。



车顶盖可向两侧打开的车厢长26米,宽3米,高5米,重120吨,车厢内装有一个发射筒,内装一枚SS-24洲际弹道导弹,导弹在生产厂就已密封在有优良环境的发射筒内,可储存20年不需检测,但导弹列车在机动过程因为铁路接触网电磁波对导弹控制系统的干扰,需要随时在行进间对导弹进行测试检查。发射时采用“冷发射”方式,,就是用燃气将导弹弹射到空中再点火,可避免尾焰对烧蚀列车,发射时后坐力极大,又无法像公路机动发射车那样用千斤顶来承载和传导后坐力,因此发射车的底盘强度很高,TsN11-Kh3-0重型货车底部本来安装了两个两轴转向架。



为减小车体大梁的跨度,增强刚度承受发射时的后坐力,又加装了两个两轴转向架,发射底座正位于这两个两轴转向架正上方,使得车体大梁并用不承受多少后坐力,列车一旦接到发射命令立即停止运行占领阵地,并用液压装置固定在铁轨上,短时间内测得发射点处的经纬度,高程和基准方向后,平衡系统自动校平发射车底盘,接着打开顶棚起竖载弹发射筒,装订射击诸元,接入外部电网,用撑线器撑开横在列车上方的电气接触网悬臂,或者直接炸掉以起竖导弹,在确认发射点与目标点坐标无误后,即可启动“按钮”,快速完成发射任务及转移,这大幅提高发射系统的生存性能。

三:战略导弹列车的使用



铁路机动导弹机动能力极强,但多数时候是隐藏在加固的隧道中或铁路专线上保持警戒状态,只有必要的机动演练、战备巡逻、转移部署或危机发生时才会驶入全国铁路网中,这种部署方案,在保持导弹生存性能的前提下又能节约日常运行成本,导弹列车战备巡逻时可以以100千米的时速在1500千米范围内的四通八达的铁路网上机动,一个晚上就可以从苏联西部转移到苏联中部,只要列车驶出基地,敌方就很难准确测定位置,情报人员根本不可能在每天数千辆普通货运列车中判断哪些列车是经过严密伪装的导弹列车,导弹列车与普通列车只有转向架上有数量上的差异,冷战高峰时的美国一次最多能集中22颗侦察卫星,也只能监视一半在基地待命中的导弹列车。

只要列车驶出基地8公里,美国侦察卫星就失去对该列火车的跟踪,想再次才找到和行驶在铁路上的其他几千辆客货运列车一模一样的导弹列车是不可能,想始终跟踪该列火车至少要300颗侦察卫星,要想消灭1列分布在铁路线上的导弹列车,要消耗300枚“民兵”3型洲际导弹,这么大的消耗量美国是无法接受的,任何对铁路线上的节点打击都不足以瘫痪苏联庞大的铁路网,所以这些神秘的导弹列车有着强大威慑力,每当发现这种随时可以对美国进行致命打击的导弹列车驶出基地的时候,位于美国本土北达科他州波托马克和大福克斯的美国战略司令部就一片混乱,人们心中满怀疑问,它想干什么?现在在哪里?,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国力无力维持庞大的核武库,加上《美苏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生效,2001年俄罗斯开始销毁铁路机动型SS-24洲际弹道导弹,2005年,俄军撤销铁路机动战略导弹师编制,永久性地拆除全部铁路机动型SS-24洲际弹道导弹和关闭了SS-24导弹生产线,2009年,《美苏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到期失效,俄罗斯放弃九十年代大量削减战略导弹的对美妥协态度,坚持保持足够的战略导弹,俄罗斯战略导弹兵还计划重新启用战略导弹列车,之后每逢与西方关系恶化,俄罗斯官员就嚷嚷着要建造战略导弹列车,但重开SS-24导弹生产线代价非常高昂。



俄国防部设想将最新RS-24导弹装上列车,但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俄罗斯没有能力制造2TE121型机车,苏联机车的研制和生产机构都在乌克兰,俄罗斯连大修和配件都没有能力满足,俄罗斯自己的布良斯克机车厂用了10年才搞岀2TE25A型柴油机车,2TE25A是俄罗斯第一种交流传动柴油机车,标称功率5000千瓦,速度达到100-120千米/小时,可以挂100节60吨重的货车箱,油耗比2TE121型柴油机车下降20%,只是俄罗斯很多武器研制经费都卡了壳,最最优先的RS-24导弹只拿到70%的经费,海基SS-N-30潜射洲际导弹甚至三年都拿不到一毛钱,所以战略导弹列车还处于设想之中。

四:中国为什么不适合发展战略导弹列车



中国长期缺乏固体弹道导弹,洲际弹道导弹都是放在发射井中,战略核潜艇搭载的“巨浪”潜射弹道导弹射程也不足以打到美国,核武器要在敌方第一波打击中生存就要强化陆基机动发射能力,中国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对铁路机动发射系统开展了技术研究,本世纪初中国就多次派员赴乌克兰学习铁路机动发射系统,中国有12万千米的铁路营业里程,铁路网遍布大江南北,发展铁路机动发射系统也不是很难的事,国产铁路货车品类有客车、平板车、罐车、棚车和保温车,除客车和保温车,其他的承载能力和内部尺寸都能满足运载“东风”41导弹的要求,在车底部增加转向架也非难事。

但是战略导弹列车在中国不如在苏联吃香,主要是随着网络及侦察手段的日益提高,战略导弹列车的隐蔽性是越来越差了,苏联的战略导弹列车都避开了人口密集区,部署在人迹罕至的乌拉尔山以东地区,这样无论是平时事故还是战时被击中,这些安装了核弹头的弹道导弹都不至于对已方造成伤害,但在中国,人迹罕至的西北部地区铁路网稀疏,难逃敌方卫星侦察系统的监控定位,东部地区铁路网稠密,但是人口密集区,沿途有大量城镇,一旦发生事故或被敌方击中,造成的灾难不堪设想,战略导弹列车在这些地区机动,沿途还要大量防空系统和警卫部队严密保护,兴师动众又暴露目标。



而且中国人手一台手机,网上经常能看到用手机拍摄的军队照片,战略导弹列车拥有4个2轴转向架,与普通的客货车2个2轴转向架有明显区别,而且普通货物列车一般都编组几十辆、上百辆清一色的货车车厢,战略导弹列车编组明显短于普通货物列车,还是客货车混编,这个特点非常容易识别,中国铁路班列运行路线及时间都是固定不变的,列车运行图也事先向全社会公开的,根据公开的运行图很容易甄别出其中的战略导弹列车,而且铁路专特运制度规定需要严格保密的列车,不仅有优先行车权,沿途都有严格的保卫措施,列车经过的铁路设备、设施还会锁闭状态,如此大的动静不可能不引起注意。

五:结语

战略导弹列车在中国没多少前途,中国目前有建在荒漠或深山中陆基发射井,有在人迹罕至的山区机动的公路机动发射车,有隐蔽在大海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应对美国绰绰有余,实在没必要发展这种不服水土的武器,不过不发展不代表不能造,于是中国在2015年进行了一次“东风”41在火车上的发射试验。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635797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