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困境:人口快速老化,结婚人数持续走低

自由亚洲 0

2023年2月14日,一对新婚夫妇于情人节当天在浙江杭州的婚姻登记处拍照。

中国民政部最新的数据显示,中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持续增加,2022年占全国近15%。而生育主体的20-29岁群体,登记结婚的人数却又持续下降。中国现行的社会福利体制能否应对这样的人口结构变化?

中国民政部10月13日公布《2022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全国19.8%,大约2.8亿人;其中, 65岁以上者占全国人口14.9%,大约2.1亿人。

按国际对社会高龄化的定义,如果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数的比例介于7%-14%,为〝高龄化社会(Aging Society)〞;超过14%或介于15%-20%则为〝高龄社会(Aged Society)〞;超过20%即所谓〝超高龄社会(Super-Aged Society)〞。

这意味中国已在2021年从高龄化社会正式迈入高龄社会。65岁以上人口占中国总人数的比例从2020年的13.5%,再到2021年14.2%,逐步上升到2022年14.9%。

与此同时,中国的结婚人数则自2013年起连续9年下降,几乎每年减少一百万对。根据民政部的公报数据,2022年办理结婚登记的有683.5 万对夫妇,这相对2013年高峰有1346.9万对情侣结婚来说,减少了大约一半。

其中,又以20-29岁生育主体延迟婚龄,而且结婚人数减少,受到关注。因为这代表出生率也将继续下降,削减未来中国的劳动力。近十几年来, 20-24岁登记结婚人数占结婚总人口的比重,从2010年的37.6%,下降到2022年只剩15.2%;虽然25-29岁的比重在2013年首度超越20-24岁人群,成为结婚主体,比重也自此一直高于35%,但总体来说,结婚人数依旧持续下降。

2023年9月1日,一对新婚夫妇拿着结婚证在东交民巷天主堂附近拍摄结婚照。(美联社)

中国老年人口不断增加,青年结婚率又持续下滑。本台记者采访了中国人口专家,了解其影响,以及中国目前的社福体制是否足以面对这样的人口结构变化。

学者:中国社会‘快速老化’源自毛泽东时期婴儿潮

关注中国人口发展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史系教授邓钢,以文字回复本台采访时表示,中国社会快速老化是无法避免的,因为目前60-70岁的老年人口正是毛泽东大饥荒时期下的婴儿潮一代。在〝保证每日2000大卡的饮食(famine diet)〞政策下, 1976年毛泽东过世时,中国人口已增至8亿,是1950年代的两倍。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2年中国有8.76亿劳动人口(16-59岁),相当于每一位老人,可以有4.17人抚养。但到2050年,官方预估老年人口会上升到4亿。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就曾在2021年发文表示,届时可能只会有1.5个劳动人口对应一位老年人,这将〝深刻改变社会公共资源分配的格局,容易诱发代际利益分配矛盾和冲突。〞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高级研究员易富贤长期关注中国人口问题。他认为中国目前在老年福利支出上,没有很大财政压力。因为根据民政部2022年的数据,在高达2亿多的老年人口当中,仅4143万人享有养老金等社保服务,政府的支出为423亿元人民币。

但如果生育率持续低落,老年人口又不断增加,中国的财政压力就会十分沉重,面临两难:〝如果生育率不提高,政策再怎么优化(例如医疗、社区养老、食堂等),也会有问题……如果出生不增加,就增加老年福利的话,意味着年轻人的税收增加,那年轻人更加生不了小孩。〞

学者:婚生奖励措施难有成效

对此,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史系教授邓钢表示,光靠放宽生育并给予补贴奖励措施,无法挽回年轻人不生育或不结婚的趋势。他说中国政府似乎〞没有足够的资源在未来10-15年鼓励结婚或生孩。〞自中国在1980年代施行一胎化政策以来,不仅民众逐渐接受这个想法,认为可行而且对自己有利;近年生活成本愈来愈高,年轻人负债的情况十分普遍之外,也更难脱离父母独立自主。

2015年,中国政府为了鼓励生育,允许普遍二孩政策。后又在2021年发布三孩政策,鼓励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的出生率自1987年以来持续下降。尽管在2010年代稍有回升,但2016年以后,出生率便从13.57‰一路减少到2022年的6.77‰。中国也在2022年首度经历人口负成长。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文学城 查看原文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23/10/17/125232960.html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