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回流东北,花10万自建房:没房贷,身体都变好了(图)

一条 0







回到家乡的天齐和爱人(上)、他们建造的小木屋(下)

今年,90后天齐和爱人

结束了五年的杭漂生活,

回到家乡伊春的林区,

花十万块在著名景点金山鹿苑,

建了一个童话般的小木屋,

过着每天被小鹿包围的神仙日子。





up主@林中小呜 镜头下的狍子和猫


和他们类似的,

还有b站上的up主“林中小呜”,

他去年离开西安,

回到长白山脚下的林区,

意外地和野生小狍子结下深刻的缘分,

开始“全职育儿”。

他晒出的日常:

与野生动物为伴、身处生态丰富的林区,

成了许多网友的理想生活。

有人说他“年纪轻轻,就享受了天伦之乐”。

东北林区在经过“封山育林”、

经济结构变化之后,

生态逐渐变得更加多样、原始起来。

曾经人口大量流失的林区,

又有越来越多年轻人回来。

一条对话了三位在林区生活、工作的年轻人。

编辑:周天澄

责编:倪楚娇









天齐和爱人在山林间的溪水边


我是伊春人,也是所谓“林三代”,姥姥姥爷过去都在林场工作、上山伐木。后来有了封山育林政策,禁止再采伐红松,经济结构也发生了转变。人们开始以林区的野生蘑菇、草药坚果等作为生计。

小时候和大人进到森林里采蘑菇、打山核桃,我采的蘑菇一概都是最漂亮又有毒的,都不能吃……这些都是童年的美好回忆。

今年五一,我和爱人结束了五年的杭州打工人生活,回到了伊春,并且在著名的景区金山鹿苑,自己搭建了一个小木屋,作为我们的新家,成本只用了十万元左右。

这不是一个主流的决定,因为我从小接受的教育都是考上大学、走出林区、去大城市。在杭州,我们也一度想过要买房安定下来,看了好多楼盘,最后要定房子的时候,都被房贷吓退了。





自学建模、设计梦中的小屋


去年,我被公司裁员,开始在家接单,做一些设计类的工作。这样的状态,好像在哪儿待着都一样,我就动了回伊春的念头。今年五一开始实践这个决定,一夜之间,把所有东西全寄了回来。

造个森林木屋是我们好久以来的愿望了,没想到这么容易就实现了。

鹿苑是历史悠久的景点,有2.6万平方米,200多头鹿在这里生活。在和负责人沟通后,我们获准在这里建造我们的小木屋。





在建筑现场

我们大学学的都是设计专业,但是在这之前没有任何建房子的经验,一开始我们就简单在纸上画了个水彩的草图,连结构、尺寸都没有。后来花了两天时间在网上自学了建模软件,建了模型、标注了尺寸。我还拿给我的大学导师看过,他给了一些修改意见之后,我们就开工了。





白天和夜晚的小木屋。夜晚,林区的天空有繁星和银河

大的结构只花了一周就拔地而起。但是从图纸落到现实中,一直有各种问题出现。比如到现实里我们才发现,伊春的冬天太阳高度角很低,室内日照的时间特别短,所以天窗的位置要从北移到南。

又比如因为年轻客气,难免还会遇到施工队偷工减料之类的情况。遇到过整扇墙面突然掉落,也遇到过电灯一开火花劈啪作响。这类小问题挺多,但现在想想都还好,因为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遇到困难都是想办法去解决就可以了。

这里的冬天来得早,我们预计明年才能搬进木屋。







被小鹿环绕的日常


现在在附近租了个小房子暂住,每天去给木屋刷油漆、自己做一些家具之类,花在上面的时间完全看心情而定,一点都不着急。我们本来也喜欢动手,和喜欢的人一起做想做的事情,身心愉悦,比把我们绑在工位上,实现别人的想法和目标感觉要好得多。

现在每天都能看见小鹿们成群结队地跑来跑去,有些比较“社牛”的会直接来问人要吃的。我们在自己的小木屋上装了个专属于小鹿的零食盒子,每次来都会给小鹿带些好吃的。被小鹿信任和喜欢的时候,会有“自己真是个好人”的开心。

我有时候只是溜达着就能过完一整天。





装修小木屋的日常

出门一走,不管在哪边都是山林,空气特别好。现在秋天到了,正是最好的时候,各种各样的颜色,每次看到都觉得惊喜,蓝天白云都是风景。晚上在草地上一坐,一抬头能看到银河从天上直接跨过去

比起在杭州,这里生活成本低了太多,100块可以买齐一周需要的菜蔬肉类。以前在杭州的房租是每个月4200元。现在我们住的这个小屋,房租每年4500元,还包取暖呢。

最近忙于盖房子,所以我们只在空闲的时间有限地接一些工作的单子,两个人每个月大概能收入个6000元左右,完全可以应付日常开销了,甚至都不需要特别俭省,我们爱打游戏、爱吃好吃的,现在仍然可以享受这一切。

以后还要做什么、有多少存款,我俩从来不考虑这个事儿。什么时候火烧眉毛了再想烧眉毛的事情。总想着“如果怎么怎么样”,那好多事儿都做不了了。







回到家荡秋千、写生


回到林区后,我们的身体都变好了。

我在杭州五年,每天996两点一线,听不明白上司的阴阳怪气,话里话外的总得反应好久。工作的时候特别焦虑,晚上失眠,因为kpi大把大把掉头发。回来以后吃得下睡得好,头发现在长得可好了,一个分杈都没有。

我之前在杭州还时常过敏,一出门就打喷嚏咳嗽,回来之后呼吸着新鲜干净的空气,也完全都好了。







推开窗,就能看到小鹿


以前我和爱人在杭州的时候,工作日只能一早一晚碰个面,虽然住在一起,每天也不怎么真的能和对方相处。现在回来以后最开心的事情之一就是天天都能腻在一起,手拉手去各处溜达。

这里的节奏很慢。每天必做的事情,只有吃饭、睡觉、撸猫、和小鹿玩,其他都看心情。









小呜家乡的山林


我所在的林区,是六十年代开发的林场,国内第一批出口的木头就是从这里采的。后来有了封山育林的政策,不让采伐了,很多以此为业的人也因此离开了家乡,林场从3000多人减少到了只剩10多个人留下。

我算是“林二代”,爸爸曾经是这里的护林员。这里的森林自然资源很丰富,有蘑菇、木耳、灵芝、人参等等特产。他退休后,成了所谓“参把头”,包了一片山,打松子、找山参,以此作为生活来源。

我们这一代,大多数的同学朋友也都去到了城市里工作生活。回到林区,算是个挺奇特的决定。





日常生活的环境

回来之前,我在西安从事餐饮行业,开了一家小饭店。开店就是起得很早,睡得很晚,每天都睡不到几个小时,晚上却又会失眠。神经总是绷着,实在是太累了。再加上疫情的冲击,我就觉得,回来也不错。

回来后,我也像父亲一样,收些山货作为生活来源。虽然有大小年,收入并不稳定,但是总是够用。我们这里物价非常低,肉价可能不到10块钱一斤,比城市里低了一倍不止。山货的收入,维持生活肯定够。就算懒散一些,收一小片蘑菇也够自己吃的。

我现在养了两只橘猫、一只黄狗、一只小兔子,当然,还有“喂养”过两代小狍子。我打小就喜欢动物,小时候,森林的植被被过度砍伐,很少见到野生动物,狍子、猴子都很少见。但是植被恢复后,生活里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





歪嘴小狍子“黄女士”的出现,改变了小呜的生活


今年1月份的时候,有一只小狍子突然经常出现,我给她取名叫“黄女士”。今年也成了我“全职育儿”的一年。

黄女士是完全野生的,就像一个朋友一样,想来玩就来玩,有时候一天来三四次,有时候四五天也不来。冬天的狍子很可怜,只能刨些草叶、树根,我就拿给她一些土豆、胡萝卜,远远地看着她吃,心情就很好。

我拍下了这些画面,顺手po上了网。没想到收获了许多关注。







小呜的“孩子”们


相处时间长了,彼此成了互相信任的朋友。她来我这儿,可以光明正大地偷玉米,吸吸我养的猫和狗。有时候她在山上听到一些大的响动,就会冲下来找到我。有时候我顺着她的脚印进到山里,她也会迎过来,跟我玩儿。

今年春天,我在自家菜地发现了一只小狍子,那是黄女士的孩子。我推测黄女士把孩子生在了她心中最安全的地方。因为发现的时候,孩子正在吃香菜,就取名为“香菜”。







小呜“喂养”小狍子


那段时间,黄女士总是闹失联,把香菜留在我家的菜地里,偶尔才来奶一次孩子。我借来了奶瓶,准备了牛奶,饿坏的小狍子吃得急眼,几十秒就能干完一瓶牛奶。吃完奶,还在我家菜地里整点菜叶子作为饭后甜点。

不久后,我在河边发现了黄女士,她已经被黄喉貂吃得七零八落。之前的失联行为也得到了解释——她可能早就被黄喉貂盯上,为了不把危险引到孩子身边,所以才总是离得远远的,把孩子留在了她认为安全的地方。

我特别难受。我在山上拆除过很多偷猎套索,也曾经找救助站的医生给她看过牙,希望她能生存得更好。但她毕竟是个野生动物,死于自然选择,我也不能把她给关起来。不过至少,她留下了香菜。







野生动物香菜和小呜的猫狗处成了朋友


我自称是香菜的姥爷,继续“喂养”香菜。尽我所能让她吃得更强壮一些,但也当然不能圈养她。狍子是野生动物,根据习性,等她完全野化之后,会向我的菜园四周去探索,扩大到一定程度以后,这里就是她的领地了。

等那个时候,她也还是会回来吃东西,可能就是不会像现在这样待这么久的时间,就像走亲戚一样。可能像她的妈妈一样,会因为繁衍而消失一段时间,但狍子的记性很好使,她再来的时候,也还是会记得走过的路。

我特别喜欢和动物这样的相处方式,感觉是两个平等的朋友。

回家到现在,最大的感觉就是脑袋不疼了。以前开店久了,熬到深夜还有人在你耳边刷短视频,真的吵到头疼。







两代小狍子


现在很清净,空气也好,窗外就是山林,走到山脚下就会有云雾升起来。过去那种每天都很乏的感觉也消失了。每天规律地生活了两年后,体重从原先的170多自然落到了130多的健康的状态。

我不会觉得和外界脱节,我去镇上就15分钟的车程,去到市里也就40分钟。以前在西安的时候,每天通勤都要花两个半小时——说真的,那么多时间花在路上,每天都那么忙碌,那样才容易和社会脱节呢。

经济上我也没什么焦虑感,我以前开店,所有的活计、手艺都是现学的,也一样把店开起来了。现在也随时都可以再学新的东西,或是再开一家小店嘛,我很乐观的。









杨二在山林中


大学毕业后,我在黑龙江的一个事业单位工作了两年。但我性格不爱受拘束,于是辞职,过上了四处旅行的生活。后来因为对林区的探索、写的游记逐渐有了名气,慢慢就成了现在的旅行领队。

今年我大概有一半的时间在林区,另一半时间我在其他城市旅行,或是去北京和对象待在一起,对象是在北京有稳定工作的上班族。但我并不是太喜欢北京,太拥挤、太嘈杂了,交通和空气都很糟糕。出门的时候看到拥挤的高楼和地铁,我都会很想回到山里去。





山林生活围绕小湖泊展开

现阶段,我所有的东西几乎靠一个行李箱就可以装下,一半空间放摄影设备,一半空间放电脑衣服。带着这个行李箱我就可以去任何地方,完全不需要买房买车之类。

林区有我最喜欢的两个环境,一个是森林,一个是废墟。

我学的是地质专业,本身就很喜欢大自然。我特别享受在林子里挖一挖、撅一撅的过程,扒拉扒拉不认识的东西,就很开心。





红外摄像机拍下的狍子出没


森林是这样,你越接近,越觉得有太多的东西还不了解。我们住处后面那一小片山,那里有哪些主要的乔木我都还没有看明白。

随着时间推移,那个地方变得越来越原始,经常会有一些动物跑出来。黄鼠狼会在夏天出来偷我们的东西,晚上会听到狍子的叫声,森林深处还有獾子、狗熊,附近还有野猪。





在林区废弃的房子涂鸦


因为经济结构的变化,很多人离开了林区,留下了荒废的房子、建筑和铁路,这些富有历史痕迹的地方,对我也特别有吸引力。

虽然来了这么多次,却觉得我对这里还非常不熟悉,但这也是吸引我继续探索的魅力。





大家一起创作


带队的日子,我和队员们居住在小兴安岭林区的一个改良农家小院,那是两个自然保护区之间唯一的住宿地点,本来是一个废弃的荒村,几乎没有人打扰。晚上的时候,要自己用木头烧炕。

平时会来参加旅行徒步的队友,大多是北上广等大城市的上班族,他们自嘲是社畜,大多数都是“i人”,并不多话,很多都看上去很疲惫。但是当大家深入森林,围着篝火、看着星星的时候,似乎所有人都会不自觉地放松下来。我会看到他们的放松、开心、自在。

我们会把晚餐端到一个高处的凉亭,下面是河流,远处是山,黄昏的天上飘着火烧云,面对这一切吃饭的时候,差不多就是最满足的时刻了。







白桦树鹿和木屋

在这样一片无主之地,物质条件有限,但是森林资源取之不尽,还可以做很多天马行空的创作。林场工作的大哥们本身也很有创造性,也在山里设计和制作了很多事物,有木屋,有木头人、木头马、白桦树鹿,还有各种装饰。

我和队员们会给这里的河流命名,给各条小路命名,或者在山林里废弃屋子里涂鸦,置办自己临时的可能仅有几个人观看的作品展。







一条被命名为“彩虹”的河流


去年夏天,我们给这里的一条河流取名为“彩虹”,并且绘制了一个logo木牌,非常有仪式感树立在了河流的旁边。

今年夏天,我则尝试了做一个“流动酒吧”。一开始就是准备一些普通的酒水、饮料、水果来兑着喝。但是后来在一个喜爱调酒的小伙伴的帮助下,酒吧的酒变得有些专业水准,可称为伊春市的巅峰,虽然地点只是在我们的炕上。





在无主之地的炕上,伙伴们一起开出了“酒吧”


在森林里,这些有一搭没一搭的天真的设想不但没有人否定我,反而会得到很多响应和支持,让我觉得还有很多想法或有可为。

但人也很难完全脱离城市的生活。我也还是会想念城市的电影院、好喝的咖啡。我的生活状态也还没有完全确定下来。我也会和对象讨论,或许将来,我们会找一个能够在兼顾城市生态和我们所热爱的大自然的地方去生活。我们就是全都想要。

现在回想,我从单位离职,然后做旅游博主、现在成了林区的领队,没有一件东西是按计划来的,都是不知怎么的,就顺其自然地发生了。我现在做的事,未来可能又会把我导向别的地方,我又会有其他新奇的想法,一切都不可预测,我还挺期待的。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631052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