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龙2”极地破冰遇熊出没 北极天空经常雾蒙蒙(图)

南方都市报 0



科考队员在布放海冰物质平衡浮标。



“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航行至北纬81度附近海域,开始海冰综合调查作业。 新华社发


9月27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返回上海,标志着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任务圆满完成,取得了丰硕成果。当天15时,自然资源部在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举行了返航欢迎仪式。考察队于7月12日从上海出发,历时78天,总航程1.5万余海里,顺利完成各项预定任务,在自主装备研发、新型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环境观监测

布放各类抛弃式冰基浮标26套

据此次科考首席科学家陈陟介绍,此次科考在环境关键要素长期观监测方面,共计完成49个站位的海洋综合调查,布放潜标5套,开展气象探空142组,完成6个短期冰站和1个长期冰站作业,布放各类抛弃式冰基浮标26套,开展了海面气象、大气成分、气溶胶、海漂垃圾、重力、海水表层温盐、剖面海流、冰区海冰和船舶应力测试等工作,取得了大量有效数据。

洋中脊调查

海底地震测量 地震仪回收率100%

洋中脊调查方面,开展了地质地球物理海底定点观测、地球物理海面走航观测等内容,完成海底地震测量、大地电磁测量、地质取样、潜标布放在内的8项作业。考察队克服了洋中脊区域冰情复杂等不利因素,经过精心组织,成功布放回收7台海底大地电磁仪和5台海底地震仪,其中地震仪回收率100%,刷新高纬密集冰区回收纪录,高效完成预定任务,保障了考察计划的顺利实施,也为相关工作开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科学研究

首次开展海冰厚度无人化智能观测

科学研究方面,完成海冰、环流、黑碳等国家科技计划项目44项。借助自主研发的相关观测设备布放,获取了浮冰漂移过程中冻结、融化、挤压破碎或断裂分离的内部信息,精细化揭示海冰热力学和动力学季节性演化特征和内在机理,为海冰模式的优化发展提供观测支持;采用新兴和前沿技术,首次开展海冰厚度无人化智能观测;首次开展多波段合成孔径雷达海冰观测,为北极海冰现场考察提供新的观测手段;获取了长时间连续的高分辨率生态环境信息,为北极快速变化下北冰洋生态系统快速响应提供科学数据支撑。

国际合作

首次在北冰洋考察中开展中-泰合作

国际合作方面,围绕大气、表层海水和沉积物中的微塑料等立体调查要素,首次在北冰洋考察中开展了中-泰合作,为全球微塑料污染的研究和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围绕多波束、海底地震、重力磁力等多种测量方式,进一步深化了中-俄加克洋中脊地球物理合作调查,为双方共同开展北冰洋地质构造研究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是55岁的陈陟第一次搭乘“雪龙2”号科考船前往北极,他说相比自己20年前搭乘“雪龙”号科考船前往北极考察,随着我国造船能力增强,科考船上设施条件比以前有了非常大的改善提升,航程非常饱满顺利。“我们在航程中两次遇到北极熊,还看到了海象,返程中看到了北极光,感觉非常幸运。”

亮点

我国科考船首次抵达北极点

9月5日13:55,“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抵达北极点,开展了以浮标布放、冰芯采集、冰下观测等为主要内容的冰站调查和多参数海洋观测、浮游生物垂直拖网、大气观监测等海洋综合调查。

这是我国科考船第一次抵达该区域开展相关调查和科学研究工作,填补了我国北冰洋考察在该区域的数据空白,拓展了我北冰洋调查范围,为微塑料、黑碳等国际前沿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有助于深入了解该区域海冰和洋流变化过程,进一步验证我国自主建造的破冰船破冰和调查能力,为高纬冰区航行和开展科考作业积累了宝贵经验。

通过本次考察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对北冰洋快速变化及其生态响应的认识,为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提供重要数据支撑,彰显了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北极国际治理中的态度和作用。

科普1

北极天空经常雾蒙蒙、灰蒙蒙


在此次北冰洋科考中,有哪些新鲜见闻?又有哪些有趣的小知识?

北极的天气是湛蓝湛蓝的吗?答案是完全否定的,万万想不到,北极的天空,大多数都是雾蒙蒙的。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随船气象预报员孙虎林介绍,原因主要是有非常频繁的海雾和相对多的低云。从观测的极区能见度情况来看,接近五分之一的时间,能见度低于一公里。每天都有可能出现海雾。从这个空间场分布来看的话,海雾没有明显的规律。

北极为什么有频繁的海雾和低云?孙虎林说,第一,到了夏季,海冰迅速融化,水域面积增大,大量的水汽从海洋里进入大气,造成近地面大气的湿度增加。第二,每年夏季都有很多气旋从环北极地区进入北冰洋,给北极地区带来了丰富的水汽和热量输送,富含水汽和热量的空气进入北极遇冷凝结,容易产生平流雾和低云。第三,由于冰面反照率高,会在近冰面产生辐射冷却效应,这就使得在近地面大气产生一个逆温层,而逆温层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大气层结构,它就像一个盖子一样,把水汽压在一个近地面的层次里,低层空气遇冷凝结,容易产生辐射雾。

所以说,海冰快速融化、水汽热量输送、近地面逆温层是北极大气夏季天空总是看着雾蒙蒙、灰蒙蒙的三个主要原因。

南极天空也是雾蒙蒙吗?孙虎林说,南极主要跟所在区域有关。像我们的中山站所在的东南极地区,以及罗斯海地区,由于纬度比较高,受绕极气旋影响相对比较少,它的天空多数时间都是蔚蓝的。而长城站所在的南极半岛海域和威德尔海海域,它是处于亚(南)极地的一个海洋性气候,水汽非常充沛,云量也非常多,海雾也非常频繁。它那边的天空,多数时间也会显示(呈现)灰蒙蒙、雾蒙蒙的感觉,像北极一样。

科普2

北极南极,海冰不是一个味儿,北极更咸

北极的海冰是什么味道的?北极和南极的海冰是一个味儿吗?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陈晓东介绍,浮在海面上的冰,总体上来看,北极的冰盐度更高一些,更咸一些。

在南北极,除了海水直接冻结形成的浮冰以外,还有一种比较熟悉的叫作冰山。由于冰川在陆地上发生滑移,当它一部分已经滑移到水面上,断开之后,掉落到水中,形成了冰山。那么冰川的形成,是通过积雪长年累月的堆积而形成的,冰川本身是没有盐分的,所以它产生的这些冰山也是没有盐分的,也就是俗称的淡水冰。

北冰洋,主要的地理特征是海洋,但是南极是有大陆的,存在很多冰川,它会形成特别多的冰山,所以南极冰山所占的体量相当大。北极因为冰山很少,淡水冰占比相对比较少,这也使得北极的冰总体上比南极的冰更咸一些,盐分更高一些。

科普3

北极冰面融池较多 南极海冰碎裂成块


两极都有很多的海冰,但是怎么能一眼区分呢?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随船气象预报员孙虎林说,南北极海冰在融化阶段,差异是非常大的。南极海冰,它在融化阶段是一个动力学破坏为主的过程,因为南极海冰它在的区域是南大洋,南大洋是被西风带控制,西风带有非常大的涌浪和风浪,这些涌浪就会造成海冰从一整片破坏成一块一块的,然后再从一块块大的变成一块块小的,这样的一个消融过程。

而北冰洋相对来说是一个封闭的海域,是被陆地环绕的,它没有一个强的动力环境场,所以北极海冰的消融过程以热力学的融化为主,太阳辐射在其中产生了主要的作用。它在冰面上产生一个个融池,使得冰面一点点融化。这样在冰面上看到的就是一个个融池,很不平整。这是南北极海冰在形态上的一个非常大的差别。

考验

科考队员面临哪些挑战?

海雾频繁、浮冰多 还要防北极熊


北冰洋自然条件恶劣,海况复杂多变,科考队员们也面临着多种挑战。在北冰洋科考,最显而易见的难度其实就是自然条件恶劣。比如像现在,户外温度已经降到了0摄氏度以下,但是很多作业项目,它都需要在船上的艉甲板来进行,较长时间的户外工作,可以说给队员们提出了较大的考验。

浮冰较多 作业需找“水塘”

冷是一方面,由于这次在楚科奇海上的作业项目,主要集中在水体环境、生物生态等方面,大量的海面浮冰也给科考作业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雪龙2”号实验室实验员刘丛舒介绍,网放下去以后,假如冰移动了,就把绞车的钢缆勾住了,设备就可能会丢。

为了尽量减少浮冰影响,“雪龙2”号在航行到既定站位后,会通过雷达系统和目测寻找合适开展作业的冰间水域,也就是大家俗称的“水塘”。

海雾频繁 防熊压力大


在北冰洋科考,上冰作业必不可少,但是频繁的海雾会给队员们带来另外一重风险,那就是北极熊。除了安放安全屋、防熊笼外,考察队也会采用多种手段。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领队王金辉说,目前主要是通过瞭望,在驾驶台几个方面观察作业的区域有没有熊。有熊的话,就让作业人员赶紧撤回来。另外碰到能见度不高,有雾过来,就赶紧停止作业,撤回来。另外,还会通过无人机、一些红外设备感应有没有熊,包括直升机也是待命。

连续作业 挑战身体极限

如果说气温低、浮冰多、要防熊,都是外在的困难,那么紧张的站位作业,则给科考队员们日常作息带来较大挑战。

在作业期间,“雪龙2”号上的时间概念是非常模糊的。因为停船就要作业,作业完毕马上又要赶到下一个新的位置,一天最多的时候,能赶三个站位,这就意味着队员们要不间断地工作,有时候连续24小时工作。即使到了凌晨两点,到达一个新的作业站位,相关项目的队员们就要开始新的作业。

有队员说,“北极,天一直都亮着,一天还没有休息。”“几点起的?凌晨三点半吧,起晚了,今天起晚了。生物钟完全是乱的。很困很想休息,但还是得坚持,坚持完成任务。”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628461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