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早明说了:可以通过发动战争扼杀中国崛起(图)

罗马观察员 0



美国是近代历史上最早重视对华外交的“列强国家”,尽管清末明初时候,当时美国对中国人的态度,大概类似于他们当时对待黑人的态度,不过美国精英们脑子很清楚:

作为地理上相对孤立的新大陆国家,即使将中国作为殖民地看待,在具体的政策上也不能照搬英国那套玩法,否则难以从列强中脱颖而出获得优势的利益分配权。

因此在20世纪初,美国一方面高度重视在中国扶持代理人,并且给代理人开出了相比之下非常优厚的开价。

另一方面,则相对重视对中国的研究,尽管实际上美国对中国的了解,很大程度上基于傲慢与偏见,但也算是对中国了解最深的西方国家了。



也正是因为了解,美国对中国的敌意也较为深厚,当然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将这种敌意说成是谨慎,有多么谨慎呢?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之后,两国进入了一段合作期,虽然后来美国赢得了冷战,但其实当时情况比较复杂,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于经历了越战的失败,以及民主党执政时期“动员式反共”的摧残。

当时美国的力量相比冷战初期已经衰弱很多,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西方陷入了对自身的反思,当时美国精英的心态,大概就是“再这样下去马上就要输掉冷战了”。

这是80年代初中美合作的基本背景,但很可惜这种合作没几年,苏联的形势在几年内急转直下,80年代后半段,戈尔巴乔夫改革下苏联迅速出现各种危机。



这个时候美国马上就调整了对华政策,刚刚还是重要合作伙伴的中国,马上就变成了假想敌。

等到苏联解体之后,美国就完全不装了,特别是1999年轰炸南联盟大使馆事件之后,美国军方迅速制定了一份“对华全面战争计划”。

虽然这份计划假设了一个大前提,是说如果解放军攻台,美军要如何干涉,但由于计划内容非常详实且包含了不同层次、规模战争的充分考虑,详细罗列了各种情况下美军发动战争需要的兵力,以及战争不同阶段要实现的目标等等,因此完全可以视为一份“通用战争计划”。

这份计划还充分考虑了中国周边的地缘战略形势,以及美国应当如何在战争中尽可能争取中国邻国的支持,战争的规模应当控制在何种程度,战争进行到什么程度之后将彻底失控等一系列问题。



这份计划认为日本是美国发动这次战争最重要的军事盟友,因为一旦中国战败,日本在东亚地区的政治话语权将大幅度提高,相当程度上取代中国的地位,而印度也乐于协助美国,因为印度一直想要夺取西藏。

为了打消最高决策层对于无限制升级战争规模的顾虑,计划还提出了一种愿景:台湾、日本将抢占中国的地缘政治利益,并且实际上成为东盟的领导,即使美军不考虑登陆中国本土的政权更迭战争,但完全有机会将北约模式在亚洲复刻,在日本、台湾政治地位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东盟将成为亚太版北约的雏形。

由于这份计划的制定时间是上世纪末,当时的中俄关系情况还比较复杂,因此计划还提到:

针对中国的战争可以实现拉拢俄罗斯,加深美俄关系的目标;当然时过境迁,这份计划中关于地缘政治的分析虽然在当年贴合现实,但现在已经不具备参考价值了。



中国人可能很难理解为什么当时的美国人会警惕中国?刚刚赢得了冷战,国际地位处于历史最高点,在国际上一呼百应,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有史以来全球影响力达到最极致水平的全球霸权,而当时的中国是个啥情况大家都知道,看上去似乎中国应该是对美国毫无威胁的?

如果抱有这种看法,显然就是被现代美国文化输出下的美国价值观教育给洗脑了。

现代中国差不多就是这么个情况,西方历史学家对古典中国的评价其实远比我们自己的评价要高得多得多,因为现代中国人的国族认同,本身是建立在否定本国历史成就的基础上的。

一个国家的发展潜力,其实大体上就只需要看三个方面:历史沿革、领土面积、现有人口。



近代中国比较憋屈的时期不过接近200年的历史,放在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其实是很短的一段时间,中国近代这点苦难史料,哪一样又是英法德列强没体验过的?二战后瓜分英国势力的狂潮中,谁都敢上去咬英国一口。

但在大多数时间里,古典中国的历史地位是极其高的,哪怕是现代中国人贬低到尘土里的清朝,也只不过在其政权生命的最后70年风云飘摇。

而清朝的历史中四分之三左右的时间,其国际地位、形象,就是今天的美国的地位与形象,是先进的代名词。

启蒙运动时期欧洲学者整天就是谈社会发展必以大清举例,把大清朝的皇帝说成是柏拉图的“哲人王”,全知全能全善,同时扮演着上帝与耶稣的角色,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把中国说成是物产丰盈、人丁兴旺、遍地黄金的理想国。



这就像今天中国的很多学者谈到自由民主就拿美国举例一样,中国古代坐到这个高度的政权,存续的时间加起来总计超过1000年,即使是最低谷的南宋,放别的民族、国家。

他们历史上最顶峰的时候都还达不到南宋的水平,能在如此长的时间里保持极其成功的地位必然不是省油的灯;所以其实哪怕是冷战时期,美国对中国的警惕,某种程度上都超过了他们对苏联的警惕。

而且美国政客、智库,都是典型的“现实主义思维”,他们认为:冲突广泛存在并且永不结束,需要永远保持警惕,准备在下一场冲突中占据优势并赢得胜利。

所以在1990年代初苏联解体之后,对于如何处置中国,他们并不敢松懈,1999年的那份战争计划包含多个部分,多个层次,在最低层次的常规战争、不登陆中国本土的战争计划中,针对中国北方工业基地的打击计划称为“北方绞索”。



计划中美军要在朝鲜半岛部署超过1500架各类战机,针对中国东北的原油基地进行长时间的战略打击,完全摧毁中国的能源与化工业。

而与此同时,南线战场上,美国空军将炸毁中国东南部省份与内地的交通枢纽,彻底断绝中国东南区域的人口流动与省际运输,为了保证对中国东南沿海军用机场、基础设施的有效打击,美军需要部署450架战机与数量充足的巡航导弹。

这个层次的计划是相对保守的,但确实可行,当时中国海空军完全没有能力阻止美军实现这样的战役目标,虽然90年代初从俄罗斯引进了一些技术较为先进的武器装备,但问题是这些装备的服役数量太少,解放军的主力装备技术水平仍然停留在1960年代后期水平,具备新质作战能力的单位太少太少。



在台海一线,即使是解放军大量先进装备都部署在这一区域对抗台军,但兵力仍然捉襟见肘,少量的苏27并不能对抗当时规模不错、技术也较为先进的台军。

实际上无论是东北工业基地、油田,还是东南沿海脆弱的基础设施,以及两广通往内地的复杂铁路网,面对美军高强度的空中打击都很难幸免。

至于说核力量?解放军的二次核反击能力基本成熟,是在2010年之后的事情,获得可靠的能够将核武器投送到美国本土的手段,也是2010年之后的事情。

在1990年代前期,解放军核武库规模,弹头数量不超过50枚,导弹是老旧的东风-5B,数量极少,技术上其实倒不算落后,但问题是数量太少了根本无法突破当时北美的反导体系。



而且作为一种液体燃料导弹发射前准备时间长,部署也并不灵活,很容易被先发制人的核打击摧毁在发射场,所以当时的中国基本可以视为没有核力量,至少在对付美国的时候是这样。

所以美国其实一直很强调对中国的核威慑,当年制定这份战争计划的单位就在计划中特别强调:“战略决策人物必须让中国决策层相信我们使用核武器的决心与意志”。

另外在核威慑部分,还有这样的论述:“对付一个不理智的国家,这一天总会来的,我们退缩也不能避免最后面对的命运。我们在台湾能躲过去,但我们未必能在未来的美日协防甚至争夺太平洋利益中躲过去。在魔鬼还未长成时就消灭它是唯一的选择”。



不难看出这份计划的制定者还是非常有远见的,尽管1990年代的中国远比现在更加弱小,但他们很敏锐的从当时的中国身上发现了问题的重点:

一个对外贸易主要通过海上运输,并且经济增量大多建立在这一基础上,未来将从对外贸易中广泛获利的中国,尽管保持着规模庞大的陆军,但实际上是一个海权国家,那么任何的海权国家,都一定会与美国爆发严重的冲突,只是时间问题。

针对全面战争,计划认为:在美军登陆中国本土之前,只要最高决策层有意愿,那么美国有能力结束战争,但陆军登陆需要慎重考虑,一旦部队登陆,这将激发中国激烈的民族主义。



而后者很可能会发酵到引发决策的程度,美军将无法使用常规手段结束战争,民族主义将受到刺激而边的狂热,并且以美国为假想敌,“最终对亚洲与世界构成威胁”。

实际上潜台词就是说,如果要将战争推进到登陆战争并且以颠覆政权为目的,那么接下来要做的就不仅仅是结束战争,而是彻底消除威胁,就是说大量使用核武器,并且半永久性地破坏中国的自然环境,杀死绝大部分人口,完全摧毁所有工业体系,将中国的经济发展迟滞一个世纪。

这届拜登政府的许多官员,在1999年时候已经混到比较高的位置了,如果说现在给他们一次机会重新选择,我相信他们大概率会选择在20世纪末发动战争。



什么国际观瞻、意识形态合法性都可以丢在地上,因为那个时候开战胜算要比今天大多了,即使是经历了96年台海危机,之后的几年时间解放军也一直没有能够实现最基本的现代化,没有可靠的战略核威慑手段,沿海空防海防约等于没有。

甚至连将官都有当间谍的,当时对美国来说,不使用核武器,不是因为中国的威慑而完全是因为当时美国还要脸,计划中的很多措辞其实都已经是夸大了中国的实力。

只可惜20世纪末的国际形势发展给了中国很多机会,首先是伊斯兰世界通过恐怖袭击吸引了美国的注意力,然后是欧元区的建立,让美国将欧盟当成了经济战的对手。



在这个经济问题上他们甚至将中国视为合作伙伴,这让中国避免了被美国优先针对的结果,但这样的机会绝对不可能有第二次了。

要是冷战失败的话,考虑到中国社会被渗透的程度,现代中国人认知相当程度上无论主观立场如何已经受驯化很深,下场恐怕很难比印第安人好多少。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608747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