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床底藏尸案 为何大家都在吐槽客栈配色?(组图)

壹读 0


在大家开心游玩的五一假期中,一则新闻吓坏了游客们:

一位到拉萨旅游的网友,称自己入住的客栈房间床下发现了一具尸体!自己还在藏尸的床上睡过。

经过警方连日的追捕及侦查,目前已将主要嫌疑人抓获,案件进入进一步调查阶段。

这个事件一出,不少旅途中的人蒙上心理阴影。还有一些住过或关注过该客栈的网友表示:这家客栈本身就很“瘆人”。

原来这家网红客栈的装修风格极具特色,使用了浓重、大面积、饱和度较高的色彩,比如红色和橙色。



有住过该客栈的网友表示,房间色彩“让人压抑到翻来覆去睡不着”。也有网友表示,“看房间的颜色和装饰就睡不着”。



这样的装修风格究竟是出了什么问题?

让人害怕的配色?

色彩是人类视觉感官最先接收到的物理现象,能在人脑中形成主观的立体影像,影响人对空间的整体初始印象及体验感。

色彩搭配给人带来的体验差异,来自人类演化过程中“趋利避害”的生物本能。色彩对比强烈的配色,会使人们感到不安,因为自然界中这样的配色不多见,就像恐怖片海报上常出现的黑白系配色,通常会让人感到压抑。



现实生活中更是如此,时尚经典的“黑白配”在很多时候其实并不配,尤其在店铺招牌领域。当整条街的店铺全部都用“黑底白字”或“白底黑字”的招牌时,阴森森的感觉油然而生。



图源:人民日报

“黑白配”使人们联想到葬礼、丧事而感到不适,而当黑色遇到低明度与低纯度的冷色时,则会使人联想到暗渠、地道、夜晚和密林等,并给人寒冷、萧条、寂静、恐怖和潮湿的感觉。



图源:参考资料[6]

让人感到压抑的颜色只有黑色、冷色系的色彩?其实不然,鲜亮的颜色也可能会给人以压抑和不悦的感受。

就如上述拉萨的网红客栈,大面积使用红色和橙色,早在此番出事前,就有不少人在网上吐槽“房间颜色对比度太强、饱和度太高,晚上容易睡不好觉”。



图源:携程旅行官网

为什么大红配橙色这样鲜明、温暖的颜色也让网友们感到不适?

因为“刺激”。

可见光中,论穿透力强,红光第一,橙色第二。红色和橙色都是饱和度极高的暖色,能体现精神饱满、欢乐、胜利等情绪,但亮橙色及红色富有刺激性和兴奋性,对人的视觉有强烈的刺激感受,难怪很多游客睡不好。

而且,红色也是中式恐怖的配色界的“扛把子”。

在互联网上搜索“中式恐怖”的关键词,红灯笼、红花轿、红绸缎等原本象征喜庆的大红物件,都变成了“中式恐怖”的典型代表,很吓人。



那么,原本鲜亮明快的色彩,是怎么营造出令人恐惧的氛围的?

“中式恐怖”配色

在中式恐怖的配色中,占比最大的主色调就是大红色。

黑夜中高高挂起的红灯笼不仅没有让人感到吉祥喜庆,反而让人毛骨悚然;本应充满喜气的红花轿也让人望而却步。

动画电影《大鱼海棠》里呈现出来的中国风韵及中国式的美学在当时受到很多人的喜欢,但放到今天来看简直是妥妥的“中式恐怖”:挂满红灯笼的神之围楼、红色帷幔装饰的床榻、一袭红衣的椿……如果多个元素同框出现,简直恐怖升级。



图源:电影《大鱼海棠》

古装影视剧里的结婚场景也经常“翻车”,透露出的不是浪漫氛围而是中式恐怖美学。《苍兰诀》中的婚礼在昏暗的红烛灯影下让人不寒而栗;《请君》里的红色帷幔、喜服、蜡烛看得人想立马逃离。





图源:影视剧截图

其实,诡异的配色不止出现在影视剧中,在现实生活的某些场景也会运用。密室逃脱中特定主题的房间装修布置、打着“国潮”名义的酒吧等也是充斥着恐怖的红色。



图源:小红书

有些人连回家都要面对“中式恐怖”的爆击。

前不久,TikTok上一段新加坡网友的“收房”视频也引发关注。由于整座公寓内饰是鲜亮的正红色,令整体画面显得十分诡异,仿佛恐怖片现场。



图源:TikTok 丨 其实恐怖片都不敢这么用色

那么,本应是“积极”“热情”的红色,为什么会让人感到不舒服呢?

红色在所有色彩中具有强烈的力度,因此人的脑电波对红色的反应是警觉。不同纯度的红色也会带来不同的感觉,当红色明度变低,彩色也会随之降低。以红黑为主的色调,则会给人压抑、恐怖的感觉,产生负面意象:压迫、恐怖、血腥、暴力。

而色谱中仅次于红色的鲜亮色彩“橙色”,给人的视觉感官刺激也仅次于红色,也能产生危险、躁动的负面意象,由于与红色色相相邻,常作为“余晖”隐藏在“中式恐怖”的画面中,也能独立渲染恐怖气氛。



图源:电影《大鱼海棠》丨 橙红色调下的恐怖氛围



图源:游戏《纸嫁衣2》丨 橙色调下的恐怖氛围

那么色彩和心理情绪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色彩与心理感受

心理学认为,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视觉,而对视觉影响最大的则是色彩。不同波长的光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产生色感时,会勾起人类潜意识中对这个色彩的“印象”,产生联想,从而导致带有情感的心理活动。

画家是最擅长通过色彩来诠释心理感受的。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的绘画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压抑的情调。他的著名画作《呐喊》主体就是在橙黄为主的血色映衬下,一个极其痛苦的表情,刻画出人物沉闷、焦虑并且孤独的情感。



色彩心理学认为,色彩除了影响人的心理,还会进一步支配人的行为。

有国外研究发现,在红光的照射下,人们的脑电波和皮肤电活动都会发生改变。同时,人们的听觉感受性下降,但握力有所增加。

这是因为红色对人类的刺激最强。

红色是可见光中波长最长的,约为625到740纳米,穿过空气的能力最大,且红色信号比其他的信号更明显。所以汽车尾灯、警示灯通常都是红色,以便驾驶员能在红灯亮起时迅速作出减速或停车的反应。

除了提醒和警示人们,红色甚至还能增加比赛时获胜的概率。纵观世界足坛,红色的球衣是很多国家和俱乐部的最爱。有人对竞技比赛中身着红、蓝色运动服的运动员胜负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身穿红色服装的运动员胜率要高出5%以上。



图源:参考资料[2]

这就是“红色冠军效应”带来的结果。因为红色代表血性、侵略性和恐吓,它看起来像人愤怒时的脸,所以我们的大脑会本能认为红色有威胁,无形中会给对手带来一定程度的压力,可以说穿红色球衣的运动员在气势上就已经领先了。

由此可见,不同的色彩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种颜色如果大量堆叠在一起也会给人带来压抑的感受,贪多也不见得是件好事。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605191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