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油车又扳回一局 越来越多人买新能源车后悔(图)

王新喜 0


今年五一出行人次高达2.4亿人次,创下历史新高,预计全国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将达5330万~5430万辆,同比增长73%至77%,而这其中有大量的新能源车主。

每到节假日,高速排队充电几乎成了新能源车主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作为出行高峰第一波,上海周边的高速换电站已经有不少排队现象出现。此外有网友曝出有纯电车出远门,上了拖车。有新能源车主反馈,在某高速服务区等待充电的车辆排成了好几列,一二十台新能源车等四个充电桩。有车族在高速服务区排队充电时间长达4个小时,充电又花去了1小时,前后花了16小时才到家。因为争抢充电桩而发生不愉快的事件更是频繁出现。



也有车主透露,在某高速服务器,深夜12点半了,还有十几辆纯电车围着6个充电桩排队。



此外还有博主表示,第一次碰到了因为电车排队过多,充电还要叫号的情况,而旁边加油站都能停航母了。






为了方便新能源车五一假期出行,苏州多个服务区布局了移动储能车,一次可为4辆车充电,最快1小时充满电,但面对五一巨大的车流量,移动储能车还是杯水车薪。

油电之争又起,买新能源后悔的声音又出现

每到节假日,必然会有电车油车之争,因为高速+堵车把纯电车的短板放大了,每到节假日,是油车扳回一局的时候,总会有买了新能源车开始后悔的车主声音出现,在这个五一,有车主表示:五一长假,一路不是在充电就是在排队等充电,时间都浪费在充电上了。也有网友300公里的路回家跑了15个小时,别人早到家了,她凌晨4点还在排队充电,表示买电车后悔了。






在知乎上“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买新能源车后悔了”这个帖子,目前已经有2450万浏览量,至今回复的用户数已经在持续增加,这说明该话题的热度一直很高。



话题讨论的最大痛点问题就在于充电续航的短板上,但这么多年了,这个问题依然无解。

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成熟,电池技术不成熟,续航瓶颈没有解决,充电时间太长。这是电车增长的最大障碍。

在全国任何一个犄角旮旯,油车没油想找个加油站都是很方便,加油3~5分钟搞定,这支撑了油车司机想开哪就去哪,完全不用担心续航的问题。

但是电车不一样,你想远行,得看续航是否能支撑你到达目的地,当前部分厂家都已经把纯电续航里程标定到了最高1000公里去了,虚标情况相对普遍。这导致在节假日,高速服务区排队盛况每到长假都会成为热议话题,一辆电车充满要40分钟~1个小时,如果你前面有车排着长龙在充电,你的旅游计划可能要泡汤了。

根据网友透露,一位高先生买的新能源车,销售说明了汽车的续航可以达到650公里,但为了不出现意外,高先生每550公里的时候去服务区充一次电,可还没开到500公里的时候就已经堵车,这一堵就是4个多钟,一路过来电量所剩无几,可刚到服务区发现新能源车位已经满了,甚至排到路口,这让高先生后悔开新能源车跑高速。

我们知道,当前电车在用车体验、用车成本、智能化体验等诸多方面都已经超过油车。如果续航充电这个最大的痛点没有被解决,始终会有大量消费者倒向油车。

此外,高速之外,尤其严寒地区不适合新能源,冬天里程缩减一半,三个冬季下来电池衰减是无解的难题,如果有电动汽车厂商能够在极端天气的电池续航、耐用性层面下功夫,这其实更能体现一家厂商的硬实力,解决了很多用户买车的顾虑与痛点,但当前的这个问题依然无解。



新能源软件、智能化操控系统日新月异,但是根本的技术壁垒解决不了,电车油车之争将会持续存在。

毕竟,汽车作为一个代步工具,高效的从A点到B点是最核心、最重要、最基本的需求,如果在这一点上,始终存在体验上的难题,最基本的需求解决不好,那么电车要淘汰油车,就始终存在争议。

别搞伪创新转移视线,扎实解决核心痛点

但在目前,我们的电车厂商的创新其实并没有聚焦在电池技术突破的方向,而是在没有使用痛点的地方整活。当然了,电车正在普及的冰箱彩电大沙发毕竟是存在需求的,也算是刚需的一方面,但目前更多的创新其实是强行扭转用户已经形成的用户习惯。比如说,隐藏式门把手、异型方向盘、单踏板模式、全景大天幕、电子后视镜等。

特斯拉的单踏板模式引发的油门当刹车的争议有多大相信已经不用过多赘述了,而隐藏式门把手也成了电车的高逼格设计之一。下到10万元经济型SUV,上到百万豪车,几乎已经很难找到有门把手的车了。

隐藏式门把手,前段时间也出了事故,根据媒体报道,在包茂高速岺溪东出口,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导致车辆自燃,参与施救的民众,因为隐藏式门把手无法开启,不能直接拉车门,用石头砸车门也未打开,原本有机会活下来车主被隐藏式门把手关上了生存之门。

此外是,异型方向盘也成了许多车企的跟风方向。为什么方向盘100多年来都是圆形的呢,因为它最符合人类的操作直觉,无论是双手握持还是单手操控,都能获得舒适感受,最大的好处是它很少会出现抓空方向盘的情况。这种方形的方向盘在急速打方向的时候,容易抓空,在急转弯,或者调头的时候,也容易出现“打手”的现象。



此外包括电子后视镜以及全景天幕也引发了广泛吐槽与争议,电子后视镜的出现,让传统机械后视镜的位置变成摄像头。有网友表示,眼睛由远到近重新对焦的那一下,你就会反问,科技是以人为本还是以搞死人为本?



厂商追求的把车子设计的有逼格好卖,通过反人类创新在没有痛点的地方强行扭转使用习惯,但对于存在重大痛点的充电续航方向却始终解决乏力。

结合当下的现实(电池技术还没有大的突破)的情况下,无论是作为向电动化转型的过渡选择还是在电动车续航及安全压力之下燃油车的平替,混动的市场可能在绿牌取消后,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因此,从这个方向来看,电车车企不应该伪创新与反人类设计转移视线,而是要扎实解决核心痛点。充电慢、续航短、充电桩少是纯电车的三大痛点,最后一个可以随着时间推移解决,但当前随着目前电车的快速增长,无论是私家充电桩还是公共充电桩都将面临越来越不够用的局面。

现在公共充电桩大概有近五分之一是坏的,今后充电桩越来越多,维护起来也是个大麻烦。尤其是在节假日高速上,瞬间涌上来的车流高峰,充电续航的问题几乎是无解的。



因此,问题的关键是解决电池技术本身的问题,一个是最大化提升续航,强化安全性,一个是最大化提升充电速度。

纯电要打短板的两个趋势,一个在于氢能,一个是固态电池,无奈这两个方向,国内没有车企获得领先优势。

每逢节假日油电必吵,电车淘汰不了油车,油车有存在的必要性

从前段时间车展来看,一众业内人士喊着油车要完蛋了,但转眼被五一的电车堵在高速凌晨充电的场景打了脸,毕竟,开油车的已经到家了,或者已经在目的地游玩了。这个时候,人们会意识到燃油车的优势是作为一个交通工具,随时都可以用,遭遇突发事件,一脚油门就能往目的地开,哪怕这个目的地是几百公里。

对于有车一族而言,节假日的出行其实事关生活品质的重要方面,毕竟,我们每年的长假并不多,普通人都是上班族,盼着节假日出游或回乡,没有多少人具备错峰出行的条件。节假日的出行体验其实事关买车考量的重要一环。

从产业综合竞争力的角度与电车发展现状来看,消费者依然需要燃油车这个选项,燃油车的优势从来不是操控与体验,而是随时都能用,这个优势可以确保燃油车能解决生活中的紧急用车需求,安全、稳定、确定性强,突发情况,让人安心。

不用操心油量是否能确保你到达目的地,也不用想着车子充满电要几个小时。尤其在当前充电桩在三四线农村没有普及,不能像加油一样即加即走,续航没长到能在高速解决续航焦虑之前,燃油车的存在必要性还是很强的。

在最近的上海车展上,一众业内人士呼喊燃油车末日来了,毕竟,车展上展出的车是新能源车的销量在增长,但是产销上去了,并不意味着弯道超车完成了,我们不能对新能源车的短板熟视无睹。土法炼钢没有未来,多少新能源车主后悔的背后,是花了钱买了车,结果生活质量不见提升,节假日回家堵在高速、长期面临充电续航的难题。

而要解决充电续航的难题,方向之一在于固态电池,但在前段时间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云上宜宾高端论坛中,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提到在全球的努力下,固态电池能够取得成功,但国内的企业却并不认同,基于成本与安全的考量,国内一众厂商对固态电池依然采取谨慎的态度,认为最后计算的是成本,液态电池也在进步,全固态未来未必能跟更成熟的液态相比。这也意味着目前电池技术的瓶颈突破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别让越来越多的车主成为新能源发展路途上的试错成本,是未来车企未来需要努力的重要方向,节假日高速路上车主的后悔声是行业发展瓶颈的一个侧面,国内的一众新能源车企对此要有清醒的认知。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604280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