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俄乌冲突吸取经验教训 收复台湾避免踩坑(图)

白杨观察室 0

俄乌冲突在2020年代,给予了世界各国现代战争的多种启示和经验教训。现在有分析认为,根据中国主流媒体和学术出版物等公开资源中的信息,列出了中国从乌克兰战争中获得的一些经验教训,本着料敌从宽的原则,中国大陆从俄乌冲突中吸取了5大经验教训,其目的就是未来统一台湾避免踩坑,毕竟这些作战经验,是俄罗斯在战场上付出了不少代价才领悟到的,可谓是来之不易。



俄罗斯在俄乌战争中承受了相当的代价,他们在战争中吃的亏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

这5大经验教训,分别是,充足高超音速武器;强大的卫星武器;足够消耗的武器弹药储备;强大的军事工业;以及强有力的核威慑,我们具体分析一下。



高超音速导弹

俄罗斯的高超音速导弹在俄乌冲突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俄空天军使用“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对乌军的纵深重要战略目标进行了极为有效的打击,多处乌军弹药库、油料库和地下指挥部被俄军清除,极大地削弱了乌军的战争潜力,而且在冲突中俄军高超音速发挥了速度快、突防性能强的优势,发射了80发“匕首”高超弹,无一被乌军防空系统拦截。然而在未来的台海冲突中,对于台岛上的目标,除了铺路爪大型预警雷达这类重要的战略目标,需要解放军发射高超弹快速清除外,其它的目标包括什么地下军火库和指挥所之类的目标,解放军的远程火箭炮和一系列短程弹道导弹(包括钻地弹头的弹道导弹)、巡航导弹,便可以满足解放军的作战需求,解放军高超音速导弹的预备对象,还是以美日为主的军事力量,毕竟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强大的反卫星武器

在俄乌冲突中,俄军缺少强大的卫星侦察体系吃了不少亏,乌克兰则利用美国“星链”系统反制俄军。“星链”系统就是近地轨道卫星群,“星链”系统为乌军提供了25300台终端设备,这些设备帮助乌克兰避免情报战,并在组织抵抗俄军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因此不排除在解放军解放台湾的时候,美国使用“星链”系统协助台军,抗衡解放军的电子战并且加强台军整合,以对抗解放军。不过这些对于解放军来说并不存在太大的困难,解放军海基反导和陆基反导体系,完全可以在战时对给台军提供卫星服务的美国卫星全部击落。



解放军的导弹储量要比俄军靠谱的的多

足够消耗的武器弹药储备

俄军在俄乌冲突中消耗的弹药是十分惊人的,一年时间消耗上千万发各式炮弹和火箭弹以及超过3000发导弹,这个消耗量是目前美国军事工业十多年的产能,而俄军在消耗这么多弹药后仍旧未能彻底取得胜利,可见大规模的现代战争中对于弹药的消耗量将是天文数字。不过以中国大陆军事工业的能力而言,则不存在这些问题,首先解放军一旦出手就是雷霆一击。按照负责策划对台作战的专业人士表态,从解放军登岛的“D日”开始,夺岛战役最多进行至D2日就将全面结束,2天就结束了,所以自然不可能有俄军那么夸张的弹药消耗。其次,中国的军工产能也是远超俄罗斯的,足以确保解放军在统一行动中的武器弹药供给问题。



强大的军事工业

这个实际上就不用着重强调了,中国的常规军事工业综合水平世界第一,无论是科技水平和装备产能,放眼全世界都是妥妥的No.1。在常规武器装备方面,我们的军工业可以保障参战部队人人都有先进武器可用,解放军的先进武器装备供应能力,那不知道要比俄军高到哪里去了。



强有力的核威慑

这个有待商榷,因为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并未取得预期胜利,常规军事力量又无法快速结束战争,再加上美国和西方世界对俄罗斯的全面围堵和针对,俄罗斯无牌可用,所以拿核武器威慑威胁,以警告北约。中方对于俄罗斯使用核武器威胁西方的举动不置可否,如俄罗斯近期表态要在乌克兰部署核武器,而我国外交部则表示,中国不支持俄罗斯在白俄罗斯部署核武器,并指出应避免核国家之间的战争,中方反对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的主张态度表明一切。所以说核武器是最后的底牌,对于中国大陆来说,在解放台海的时候根本用不上所谓的核威慑能力警告西方。即便是西方干预,我军的常规军力也能够做到完成区域拒止战略的同时,完成解放台湾的历史任务。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600696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