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夺命耳念珠菌病例激增 近半病人90天内死亡
美国疾病管制与预防中心(CDC)表示,具抗药性及有致命风险的「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正在全美医疗机构以惊人速度蔓延中,构成公共卫生威胁,如今已有半数的州沦陷。免疫系统较弱或使用呼吸器等医疗设备者一旦患病,可能陷入重症或死亡》据CDC统计,有近半患者在会90天内死亡。
综合美联社、纽约时报等报道,美国CDC研究人员20日发表在「内科医学年鉴」(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的论文提到,相关病例数增加可能与新冠大流行有关,医疗工作者可能忙于新冠患者,因而转移对消毒其他细菌的注意力。
耳念珠菌2009年在日本首度被发现,接着出现在愈来愈多国家,而美国耳念珠菌病例则是在短短3年内增加2倍,超过半数的州通报个案,集中于加州、内华达州、德州、佛州。耳念珠菌可透过皮肤、衣服传播,感染者会出现发烧、发冷等症状,若不治疗病情会加重。
依据研究统计数据,美国2016年通报53例,接着2018年通报330例,2019年476例,2020年756例,2021年1471例;尽管研究并不包含2022年数据,但CDC网站显示,去年通报数为2377例,显示再一次大幅增加。
耳念珠菌通常对健康的人来说还不算威胁,但对脆弱的医疗院所与养老机构长者却是致命危险,不但易于传播,也会感染伤口、耳朵及血液,且对用于治疗真菌感染的所有3种抗生素药物均有抗药性。
CDC数据显示,有近半患者在90天内死亡。不过CDC专家莱曼(Meghan Lyman)说明,并不清楚有多少死亡可以直接归咎于耳念珠菌,因为这些感染者通常也面临着其他多种健康问题,耳念珠菌可能是直接死亡原因,也可能是与其他不良健康因素一起加速死亡。
有关耳念珠菌,您不可不知道的四件事:
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最初在哪出现?
耳念珠菌2009年首次在日本一名病人的外耳道分泌发现,其后蔓延到全球其他地方。
香港近年有传播?
根据卫生防护中心,本港首宗耳念珠菌带菌个案2019年6月发现,病人是一名曾到瑞士的旅游人士。自2020年7月起,玛嘉烈医院及仁济医院相继出现耳念珠菌带菌个案爆发。 2020年6月29日至10月9日期间,卫生防护中心感染控制处共收到41宗由医管局转介的耳念珠菌带菌个案。
它其实是什么?
根据卫生防护中心,耳念珠菌为一种新出现的多重耐药性真菌,经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的耳念珠菌可寄存在人体各处(包括皮肤、阴道和呼吸道),能在环境中存活数周,并能在医疗设施中引起爆发。要预防耳念珠菌在院舍传播,保持良好个人卫生(特别是手部卫生)及环境卫生尤其重要。
它的严重性在于?
耳念珠菌是能造成高死亡率的严重感染,根据国际数据,它的致死率可高达三至六成。耳念珠菌对大多数抗真菌药有耐药性,令治疗相对困难。此外它也能抵抗一般消毒剂,易在医院传播。耳念珠菌一旦入血,会造成入侵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