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悲叹孔乙己的长衫,天塌不下来

吐槽青年博士 0

摘要:不要急于阻断年轻人在“孔乙己的长衫”中的自怨自艾,不必担心他们对读书和奋斗意义的怀疑,更不要归因于他们不够努力。年轻人怀疑一下“读书改变命运”,天塌不下来。读书、奋斗和学历的价值,应该是经得起怀疑的。怀疑一下“读书改变命运”,并不就会走向反智、绝望,放弃和否定读书。读书,本来就是教人怎么去怀疑。“读书改变命运”“努力就有回报”的信念,不是父辈哄娃的甜蜜承诺,不是自动履行的社会协议,而需要越过种种挑战的障碍,才能将它实现。



“孔乙己的长衫”莫名其妙地火了,正如“茴香豆的四种写法”显得那么迂腐和无用,长衫有着同样的酸涩隐喻。找工作处处碰壁、卷得疲惫不堪的年轻人,在焦虑的无眠之夜,当看到评论区“学历不但是敲门砖,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如果我没有上过大学,那我一定会心安理得地去打螺丝”之类失意感慨时,很难不鼻子一酸。学历似乎太像那个长衫,证明是一个读书人,一个书生,可正如长衫被嘲笑,拿着学历却一次次遭遇拒绝后,似乎也成了笑话。读中学时嘲笑过“茴香豆四种写法”的一代人,当遭遇“严峻就业形势”毒打,开始共情“孔乙己的长衫”。

无疑,这种自嘲与惆怅,写满了失意的年轻人对“读书改变命运”的怀疑:读书有什么用?学历又有什么用?不读书起码我还能安心去打工,不必如此高不成低不就。对于一个自小就向孩子传递读书信念、自上而下深信“读书改变命运”的社会,自然接受不了“读书无用论”。人们一向视那些挑战读书价值的论调如洪水猛兽,“孔乙己文学”式丧文化表达,就因怀疑读书价值而受到了批评:不是读书不行,是你自己不行。不是学历无用,是你还不够努力。

我觉得,不要急于阻断年轻人在“孔乙己的长衫”中的自怨自艾,不必担心他们对读书和奋斗意义的怀疑,更不要归因于他们不够努力。年轻人怀疑一下“读书改变命运”,天塌不下来,读书价值不会被贬低。

读书,本来就是教人怎么去怀疑,如何在经历“无知的确定性”后具备批判性思考的能力,“读书改变命运”这个自小被灌输的本体承诺,也要经受怀疑的考验。读书和学历如果真的有价值,它必须能经得起怀疑,经得起诸种诱惑、困境、阻力、失败的挑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未经考验和检验的相信,只是盲信和迷信。我们自小把“读书改变命运”当成天经地义的信仰,年轻人一直只是埋头读书、刷题、卷优绩,点着头听父辈、老师和媒体宣讲着“读书如何改变命运”。就像“努力就会成功”“奋斗就有收获”“好人就有好报”一样,那只是一种期待和信念。走进社会去实践,到了检验这些信念的时候。

做题,考验的是智力,如何迅速得到一个标准答案。而实践的过程考验的是“智识”,是反向把那些灌输的答案变成问题,真的是这样吗?有没有另一种可能?是理想还是现实?考上名校,然后呢?这一代年轻人,正在承受着很多远超前代人的生存压力,不确定中遍历着种种怀疑。一直生活在校园,作为读书人,读书是评价他们的惟一标准,中考、高考、考研,读书只被读书人以读书的标准去审视。而如今切断读书的脐带走向社会,他们不得不接受另一种价值的苛刻评判。压力空前的就业难下,那种审视的目光尤其逼人,考量尤其苛刻,加剧着年轻人对“读书改变命运”的批判性思考。

我当然不会怀疑读书的价值,作为典型的小镇做题家,我跟这个社会的大多数人一样,也是“读书改变命运”的受益者。如果没有读书,可能真就是一个打螺丝、搬砖头的人了。我们是受益者,坚信这种价值,并教育自己的孩子也必须坚信,但,要理解那些正经受挫折考验和阵痛的年轻人,他们被切断了读书的脐带被抛向社会,却没有多少让他们觉得适配学历的工作等着他们,书本中描绘的美好也与现实形成巨大反差。他们很努力,但现实是,很多事不是努力就有结果,被失意情绪支配的人们,因此对笃信的价值产生了攻击式怀疑。

作为走过来的受益者,不要急于用爹味向他们灌输鸡汤,要读懂他们的困惑。读书、奋斗和学历的价值,应该是经得起怀疑的。年轻人怀疑一下“读书改变命运”,并不就会走向反智、绝望,放弃和否定读书:书本一扔,老子不读书了。读书教会人们怀疑,经历怀疑之后,可能才会明白:如果不读书,可能连“学历不但是敲门砖,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这种感慨都发不出来,对改变命运毫无想象力,只会沉默地接受“低头打螺丝”的命运。怀疑让人清醒,读书并不必然改变命运,决定命运改变的因素有很多,就像桑德尔在《精英的傲慢》中谈到的,包括个人运气、经济景气、社会结构、人脉资源。怀疑的过程也让人学会区分,哪些事是努力读书能办到的,而哪些事是努力不可即的,从而调适自己努力的方向。读书不一定会改变命运,但不读书肯定不会,它开启了一种可能,即使都是打螺丝,读过书跟不读书的,是不一样的。

“读书改变命运”要从规训教条变成个人信仰,必须经得起质疑。否则,这个信仰在平常怎么鸡血般地“让无力者有力”,在挫折和失败时就怎么给人带来强烈羞辱感:是我还不够努力吗?我努力有错吗?桑德尔说:如果我们过于奉行强调个人努力的优绩主义文化,这不仅会伤害“没那么成功”的人。成功者也一刻不敢松懈,正是因为他们笃信个体能决定很多事情,所以他们不敢失败,背负着巨大的压力。自小越是听多了“读书改变命运”的规训,越会在失意时产生巨大的幻灭和迷失感,并伴随无法消解的“自我攻击”和“长衫攻击”。

怀疑也许能让人们渐渐意识到:其一,以“改变命运”定义“努力读书”,很容易在功利权衡中陷入摇摆、幻灭和虚无。“读书学习”本身就拥有不依赖于其他目标、让人内心充实、不辜负时光的存在价值。其二,有些事情真不是自己不够努力,很多问题都不是只靠“个人努力”,不是原子式“个人问题”,而必须依靠某种共同体的结构力量去推进,它是公共的,必须在推动社会进步中去实现。

“读书改变命运”的价值笃信,不是一条直线,要经得起“孔乙己长衫”的批判式思考。想起一个著名的演讲,美国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某年给母校法学院毕业生的演讲:祝毕业生遭遇不幸——初看题目,觉得很不合时宜,仔细看了内容,很受触动。罗伯茨是这样说的:

在未来的很多年中,我希望你被不公正地对待过,唯有如此,你才真正懂得公正的价值。我希望你遭受背叛,唯有如此,你才领悟到忠诚之重要。我会祝福你时常感到孤独,唯有如此,你才不会把良朋益友视为人生中的理所当然。我祝福你人生旅途中时常运气不佳,唯有如此你才意识到概率和机遇在人生中扮演的角色,进而理解你的成功并不完全是命中注定,而别人的失败也不是天经地义。当你失败的时候,时不时地,我希望你的对手会因为你的失败而幸灾乐祸,唯有如此,才能让你意识到有风度的竞争精神之重要。我祝福你会被忽视,唯有如此,你才会意识到倾听他人的重要性。”

没有人愿意遭受挫折和失败,但这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现实。“读书改变命运”“努力就有回报”的信念,不是父辈哄娃的甜蜜承诺,不是自动履行的社会协议,而需要越过种种挑战的障碍,才能将它实现。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文学城 查看原文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23/03/18/12211288.html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