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北京在中东出手 令美国以色列措手不及?(图)

法广/明镜周刊 0



伊朗和沙特,两个绝交七年的敌国几天前突然在北京主持下达成恢复外交关系协议,令西方国家相当吃惊。对此最意想不到的是美国,中东地区任何重大的和平举措,向来离不开美国从中斡旋;最措手不及的是以色列,以色列正在加深与沙特的关系以图进一步孤立伊朗。

法新社周三援引一名沙特官员表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向沙特王储提出,中国愿意充当沙特和伊朗之间的 "桥梁",结果导致了两国恢复外交关系。这位官员强调,中国是“海湾地区稳定和安全的主要参与者”。

不过,中国参与中东和平调停也引发不少质疑,尽管美沙双方围绕人权问题以及能源政策关系日益紧张,利雅得一直被视为是华盛顿的历史性合作伙伴。这位沙特高官称,美国和中国都是沙特非常重要的伙伴,他的国家不想 "成为两个超级大国之间任何竞争或争端的一部分”。

3月15日,正在非洲访问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对媒体正面评论了中国在沙特与伊朗中间进行的调停:“从我们的角度来看,任何能够帮助减少紧张局势、避免冲突并阻止伊朗采取危险和破坏稳定的行动的事情都是一件好事”。

透过外交层面的官方评论,沙伊突然和解引发的震动是很大的,纽约时报13日分析称:“大逆转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让各国政府都感到匪夷所思。至少在目前,几十年来主导外交的联盟和对手关系被颠覆。”

该报认为:“在过去的四分之三个世纪里,美国人一直是中东的核心角色,有事发生时它几乎都在场,但现在却发现自己在一个出现重大变化的时刻被挤到了一边。多年来在该地区只扮演次要角色的中国人突然摇身一变成了新的重要选手。以色列人一直在讨好沙特人,以便对抗他们在德黑兰的共同对手,现在他们一时找不着自己的位置。”

法国舆论如何看待这一事件?法国世界报在题为“中国在中东地区新的外交野心”的社评中也对中东地区出现这么大的转折不是先由美国宣布而是在北京发布消息感到惊讶。社评认为这对试图以对中国有利的方式改变国际秩序的习近平是一个成功。

该报接下来分析说,北京在中东有一些华盛顿不具备的王牌:与华盛顿相反的是,中国与自己汲取能源的中东的两个互相敌视的大国均保持和睦,而且,北京对伊朗正在发生的残暴镇压民众抗议的行动相当漠视,对沙特的新极权不闻不问。北京利用了利雅得强人萨勒曼王储明显防备华盛顿的时机。萨勒曼没有忘记拜登总统曾发誓要制裁他这位被指策划杀害沙特记者卡舒吉的王子。而沙特没有兑现拜登访问时达成的协议,在去年秋天限制石油产量,让天然气价格居高不下,也让拜登政府愤怒。

世界报也认为,措手不及的不仅仅是美国,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而言,沙伊宣布恢复外交关系来的更不是时候。内塔尼亚胡希望通过进一步加深与沙特的关系来加深孤立伊朗,他的如意算盘落空了。

现在就要看数十年“苦大仇深”的沙伊两国和解能走多远,各方对此的看法都比较谨慎。在也门内战以及被政治危机瘫痪的黎巴嫩拥有多重杠杆的沙特和伊朗能否真正扮演地区和平稳定的角色?仍然有待观察。什叶派伊朗支持的胡塞叛军2015年夺取也门首都,导致逊尼派沙特率领海湾王国联军军事干预。根据沙特官员周三表示,沙特与伊朗达致恢复外交关系协议的一个关键条件是伊朗有关也门的承诺,并减少对以沙特为目标的激进组织的支持。沙特官员对法新社表示,沙特不会容忍针对沙特与也门边境安全的任何威胁行动,希望伊朗就此扮演“关键角色”。

两国在北京达成的协议还包括互相停止利用媒体攻击条款。伊朗指责沙特向位于华盛顿的“伊朗国际电视台”提供经费,沙特则表示,伊朗国际TV不是沙特的媒体,而是一家私人投资公司。

不过,在法国世界报看来,尽管沙伊和解程度还有待观察,在北京支持下两个中东大国关系的正常化宣告了一个多极世界的到来,在这个多极世界上机会主义掌握了罗盘。沙特王储的行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方面他与华盛顿就可能与以色列实现正常化的交换条件讨价还价,同时又在北京的支持下与伊朗进行谈判。这对美国与其盟友都是一个教训。


德语媒体:中国打破美国在中东的垄断势力


《明镜周刊》撰文分析沙特和伊朗在北京的帮助下解决两国间长期存在的恩怨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和后果。《法兰克福汇报》发表文章,评论习近平的“新长城”存在潜在的危险。

    



经过为期4天的会谈,沙特阿拉伯和伊朗3月10日在北京发布一项联合声明,称双方就两月内重开使馆事宜达成了一致。

(德国之声中文网)《明镜周刊》发表分析性文章指出,数十年来,原本美国是主导中东的大国,但现在沙特和伊朗却在北京的帮助下解决两国间长期存在的恩怨。沙伊和解将带来一系列的改变。

3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主持沙特和伊朗北京对话闭幕式后对媒体表示:“中东是中东人民的中东,中东地区的命运应该掌握在中东各国人民手中。”《明镜周刊》评价说:“这是一个用最温和语调讲出的句子,却包含了巨大的爆炸力。”

文章写道:“当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宣布两国关系正常化时,华盛顿感到‘惊讶’。这在外交中意味着有人感到十分恼火。沙特人甚至没有征求美国人的意见。”

“78年来,美国一直主导着沙特的战略决策。这个时代现在似乎已经结束了。”

沙伊之间的交易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与后果?文章写道:“多哈研究所教授易卜拉欣·弗拉伊哈特(Ibrahim Fraihat)说,美国必须认识到,在中东它不再是唯一的垄断势力。美国因其自身影响力的丧失而受到严重打击。而以色列却非常具体地感受到它现在面临的来自伊朗的更大威胁。沙特和以色列长期以来一直在交换情报,特别是关于他们共同的敌人伊朗的情报。多年来,利雅得一直在购买高度发展的以色列间谍技术。”

随着北京和平协议的达成,中东地区也正在重新洗牌。文章写道:“与美国不同,中国一直避免批评利雅得和德黑兰。中国从伊朗和沙特都购买石油和天然气。反之,中国也不想因为自己的侵犯人权行为而受到谴责。”

“因此,北京的中立政策比美国的政策更容易遵循,因为美国总是要在国内寻求多数支持。曾任职于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希拉里·曼恩·莱弗里特(Hillary Mann Leverett)说:‘美国不可能协助达成这项交易,因为它不具备这些外交关系。’”

文章最后写道:“很显然,就像在冷战时期盟国在中东地区必须选边站的时代结束了。政治学教授弗拉伊哈特说,人们最好现在就开始适应新的复杂性,‘看起来像一场外交突袭,却有可能成为一种未来的模板’。”


习近平的“新长城”中国曾经在历史上修建长城抵御外族入侵。《法兰克福汇报》发表的评论指出,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现在想把解放军打造成一堵“钢铁长城”,外界应该对此密切关注。

评论写道:“可以预见的是,筑墙将导致中国与世界其它国家之间的进一步隔离。现在北京就已经在试图减少对外的联系,并对所有仍然对外保持接触的人进行严密监控。一旦头脑中的墙筑建起来,很快就会对日常政治和经济产生影响。”

评论指出:“涉及到中国问题时,美国也存在这种‘筑墙’趋势。无论这在经济上对参与其中的人意味着什么,在政治和军事上,隔离态度很快就会导致错误的认知。由此来看,习的‘长城’的确存在潜在的危险。”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597282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