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媒:美国知名记者爆猛料后 这里成为新“战场”(图)

环球网 0

2月8日,美国调查记者西摩•赫什发布重磅报道,详尽叙述了美国情报部门策划,拜登亲自下令,美国和挪威军方一同实施炸毁“北溪”管道的整个过程,引爆了国际舆论场。

但就在报道发出后没多久,百科词条网站维基百科上的“西摩•赫什”词条,开始出现了大量的删改,而且修改的角度也表现出了耐人寻味的政治倾向。



今年85岁的西蒙·赫什,在全球新闻界可谓声名显赫。自揭露美军在越南战争实施“美莱村大屠杀”后,赫什曾写出了许多资料详实、题材过硬的调查报道,但他也因为长期揭露美国战争罪行等负面消息,成了美国情报部门的重点关注对象。

北京时间2月8日傍晚,赫什在个人网页上发布了调查报道《美国是如何毁掉北溪管道的》没多久,他的维基百科词条内容就出现了频繁的删改。当天下午5点开始,赫什这个词条的编辑频率已经加速到了以分钟计算的程度。



按照维基百科的平台规则,任何注册用户都可以参与编辑平台上的词条,用户既可以删改词条中的语法、标点错误,也可以修改、删除正文内容,或者针对词条中某一句话要求提供信息来源,这些修改经过一定的审核后,会重新显示给其他查阅这个词条的读者。

简单来说,当网民们读完赫什的报道,想上维基百科了解下他的生平时,读到的内容就出自上面这些用户共同编辑和整理。

在查阅“西蒙·赫什”词条的编辑记录时,笔者发现了一些很有趣的事情。比如在2月8日17点02分时,赫什的职业介绍被人从“调查记者和时政作者”,额外加上了一个“阴谋论者”。

赫什的确曾在职业生涯中犯过引用信息源不够准确的错误,但从未有证据显示赫什在任何程度上故意散布不实消息,可由于这句话的位置在赫什词条最顶端的位置,许多原本不熟悉赫什的人点进来后,对他的第一印象可能就多了一个“阴谋论者”。



注意到这个操作后,另一位用户对赫什的词条进行了重新修改,又把这个“阴谋论者”的措辞给删了。随后滑稽的一幕出现了,关于赫什是不是“阴谋论者”,两边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一边加上这个词后,另一边则在编辑页删除,而这边刚删完,转眼对方又把这个词重新加了回来。



半个小时后,两边甚至相互在编辑页面警告起了对方。坚持给赫什加上“阴谋论者”一词这方表示:“如果你们要删掉这个词,那就拿出证据,或者至少假装有证据也行”;而另一方则坚持阴谋论的问题(实则是赫什的一次报道失误)“在下文中已经提到过了”,认为不该放在介绍开头作为对赫什的定性。



除了这几轮修改外,自2月8日到今天,赫什的个人介绍里还有许多删改也很有意思。在赫什揭露“北溪”爆炸的文章火了之后,词条把这篇报道作为他的重要作品收录在了他的职业经历介绍里,而不到2分钟后,就有人对这篇报道加了一个补充,称“北溪”管道是被美国主导炸毁的说法“尚未得到证实,消息全来自于一位匿名人士”,试图削弱这篇报道的公信力。



在一段关于赫什对冷战时期新闻的调查里,新版本删掉了美国中央情报局对苏联展开心理战的描述,而且没有给出删除理由。



另一处大篇幅的删改,则是关于美国奥巴马政府指控叙利亚藏有化学武器的描述。词条的原版本称,赫什此前的调查报道显示美国对叙利亚的指控缺乏证据,甚至很可能是蓄意捏造了罪名。而在新修改的版本里,措辞则要温和许多,不少描述也被做了简化。



在关于赫什另一篇报道中,新增的版本专门提到,其他一些西方媒体曾在一些文章中批评赫什是“阴谋论者”,并附上了这些指控赫什的报道链接。



由于维基百科一直以面向全体网民开放编辑权限著称,我们目前没办法确定删改这些内容的人都是谁,也无法考证他们的动机。

但一个我们可以观察到的客观事实是,在2月8日“北溪事件”的报道发布前,赫什的词条的编辑频率要远远低于现在,很多时候甚至一年只有零星的一两次关于正文内容的修改。可随着他的报道火遍全网后,他的经历和定性就像是某个新的“阵地”,而有人非常希望这个“阵地”能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593115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