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7万亿!存款创纪录,中国的超额储蓄将流向哪?(图)

国是直通车 0



央行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人们依旧爱存钱。

根据今年1月份金融数据,当月人民币存款增加6.87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6.2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多增7900亿元。

住户存款即居民存款,在2022年全年已明显增加。从去年的数据看,2022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6.26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7.84万亿元,这与2021年全年水平相比,多增7.94万亿元。

为什么人们会更愿意存钱?这些超大规模储蓄未来又会流向哪儿?

多因素拉高“超额储蓄”


近期,“超额储蓄”引发较多讨论。超额储蓄这一概念简单来说,就是相对于往年,某一年的居民新增存款明显较多。以前述数据为例,2022年的超额储蓄规模就非常庞大。

央行《2022年第四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也显示出居民储蓄热情高涨,去年四季度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61.8%,这一比例为有统计以来最高值。

什么原因推动了“超额储蓄”大涨?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居民超额储蓄主要源于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大环境不景气和散点疫情频发之下居民消费不振,预防性储蓄高增;二是地产风险扩散之后居民购房意愿低迷,相关资金回流至银行表内;三是2022年底银行理财赎回潮导致大量低风险偏好的理财资金恐慌性回归储蓄。

长江证券研究报告则认为,高储蓄的本质是消费收缩遇上居民“资产荒”。从流量视角看,基于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测算超额储蓄,结果显示2020年至2022年累计规模为1.1万亿元,因疫情导致的预防性储蓄或主要集中在2020年。

从存量视角看,基于储蓄存款余额的趋势值测算超额储蓄,测算结果显示2022年超额储蓄规模已提升至7.4万亿元,不同于流量视角中超额储蓄主要来自于2020年,存量视角主要来自于2022年。

报告进一步称,存量视角测算得到的超额储蓄规模之所以更高,主要是基于居民资产负债表出发,存在资产腾挪现象;流量视角则主要基于居民利润表出发,更多来源于预防性储蓄。结合2022年房价下跌、理财赎回等客观现实,预计部分原计划购房资产、理财资金或有转入居民存款的可能性。

超高储蓄未来流向哪儿?

如此大规模的居民储蓄,未来能否释放?又会流向哪些领域?

官方近期多次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表示,预计2023年释放的超额储蓄或达5000亿至6000亿元(占超额储蓄总额的12%),将导致实际储蓄率再降低1个百分点至30.5%,并再提振消费1.5至2个百分点。

在她看来,今年超额储蓄释放速度取决于信心和经济修复速度。如果政府有一定补贴,经济修复较快、增速较高,老百姓的信心也会恢复得比较快,超额储蓄就会较快、较多地释放一部分出来,今年储蓄率也会明显下降。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2023年居民存款搬家,将分流至实体部门及资本市场。其中,部分“被动储蓄”将随疫情形势改善而逐步释放,主要体现为居民消费及购房活动回暖。

他同时也提到,对比1998年后的居民储蓄释放,当前中国经济领域各项政策核心在于围绕共同富裕,为民生领域降成本,打击相关高杠杆、高收益行业过度扩张,包括抑制房价过快上涨、限制平台公司垄断运营、整治教培行业乱象、推进医疗体系集采等。因此,居民超额储蓄在无法大量进入消费、地产领域的情况下,资本市场将是核心外溢方向。

居民部门超额储蓄能否回归银行理财?明明称,结合中国广义理财市场的历史经验和海外情况,能否回归取决于多方面因素,例如储蓄可能流向消费和不动产投资的规模,银行理财对标其他类型产品对不同风险偏好居民储蓄的性价比优势,银行理财及债券市场是否存在增长机会等。

结合上述因素,明明预计,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规模可能维持低位震荡,年中将是关键拐点。下半年,伴随机构理财冲量节奏发力和债市走强机会,银行理财市场或迎来修复,整体规模有望恢复至2022年中水平。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593060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