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到底有多强硬?美国学者:7年前领教过,不好惹(图)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其第二个任期遭遇了空前的失败,这位在第一个任期时候好评不断,甚至在中国媒体这边得到高度评价、广泛宣传的美国总统,最终并没有能够留下很好的身后评价。
主要就是因为第二任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中糟糕的处置应对,特别对于美国而言,该国在亚太地区的控制能力严重衰退就是奥巴马第二任期内暴露的。
起到关键作用的两大事件,一个我相信很多人都非常熟悉了,就是2016年的南海仲裁案,这件事情之后杜特尔特政府几乎是180度大转弯地改变了菲律宾的外交政策,这个前美国殖民地以及现在仍然实质处于半殖民地状态的国家,其在国家安全,以及外交关系上与美国的合作性大幅度降低。
不过除此之外另一件事情不那么广为人知,发生更早且影响巨大的事件,就是2014年的乌克兰危机,这次事件其影响并非仅仅局限于欧洲地区,而是在全球范围内,特别是在东亚地区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中国在2016年时候敢于进行一次胆小鬼游戏,相当程度上就是因为2014年乌克兰危机期间西方的消极反应。
在苏联解体之后的时代,国际政治总体上可以概括成一句话:“投美一念起、刹那天地宽”。
中国是“投美”比较早的了,20世纪80年代初就已经与美国合作,但考虑到此前中国近似于华约国家的立场与身份,与美国的关系并不是那么稳定,更谈不上是冷战的战胜国,毕竟我相信没有人会认为意大利是二战战胜国。
冷战结束后,中国作为冷战后期倒戈西方的国家,相比起前苏联遗老而言,自然是更得信任因此得到了在经济上融入美国主导全球体系的机会,但本身也是美国重点防范的对象。
因此在军事上美国仍然将中国视为最大假想敌,并针对中、俄两个国家提出了“同时打赢两场战争”这个理论,而针对中国进行的岛链军事建设从未停下。
当时的问题并不仅仅是中国弱小云云,而是在在整个1991-2014年,“美国-西方”概念下在军事、政治领域的绝对威慑力是没有人敢试图挑战的,如果说这个概念如今仍然能够作为整体存在,那么中国也是决然不敢挑战的。
但在2014年的乌克兰危机中,当俄罗斯的军队进入乌克兰的时候,美国与欧盟的态度截然不同,并且最终并没有敢于对俄罗斯重拳出击,而在美国与欧盟的不团结之下,他们竟然促成了一个绥靖的立场,默许俄罗斯对乌克兰危机局面的主导权。
大家突然意识到,原来美、欧在涉及国际安全的复杂问题上可以有如此矛盾的立场,西方恐怕已经没有能力再像1991年海湾战争时期一样组成强大的“联合国军”去消灭挑战者,在涉及美国利益的问题上还有很大空间可以向前推进!
在此之后,美国的全球控制力就发生了整体性的下降,2016年南海仲裁案这一事件,以及其产生的巨大的“地缘地震”,站在外部视角来看是美国对东亚控制力缩水的结果。
站在美国自己的角度讲,是其对中国这个至关重要的“盟国”正在失去控制的结果,最后还是美国过去进行的“密室外交”被否决的丢脸事件。
首先可以确定,美军的航母战斗群在菲律宾海巡弋施压时,中国这边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接受“南海仲裁案”的倾向,并且中国海军、空军已经集结于南海中部,火箭军的机动弹道导弹在南部海岸线前沿亮相,做好了进行一场局部战争的准备。
当一切情报传达到白宫的时候,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第一反应应该是惊讶,因为他们不敢相信中国竟然会有如此姿态,而不是像过去那样政治表态先行,军队准备在后。
这种姿态其实也是打破了当时中美密室外交的基本惯例,如果奥巴马政府当时的决策参考过往两国关系的基本惯例,他们很可能会认为:中国不会接收南海仲裁案,但回应将主要基于外交层面,而不太可能有较大规模的军事回应。
因为按照当时的情况,就算美军在前线已经事实上对中国的南海主权构成了严重威胁与挑衅,但只要白宫方面不翻脸,中国的反对就只会停留在外交上,这是当时的惯例。
所以当解放军在南海进行局部战争准备的时候,实际上就已经超出了白宫的预期。
后来人将2016年时候的局面说成是“距离战争只隔了一层窗户纸”,这是不符合现实的,因为站在美国的角度看,他们确实进行了军事调度,但问题是美国也同样没有做好战争准备!除了在菲律宾海举行军演的两个航母编队以外,驻日、驻韩美军集群并没有任何动作!
他们确实认为自己的军事威胁能够得逞,能够逼中国接受南海仲裁案,这是美国极端的傲慢。
因为自1991年之后,除了台湾问题上中国几乎没有对美国表露过任何强硬立场,之后被称为“共和国三大恨”的事件,81192的那架肇事的美军飞机,也是在没有再遭到阻拦的情况下成功降落在了海南陵水机场,而另外两次事件,中国除了抗议并没有太多反应。
在千禧年时代,当时的中美关系是极度符合美国期望的,在各种问题上中国的配合让当时美国的全球治理如虎添翼。
因此在2016年的时候,当时的奥巴马政府最初认为:并不需要完全做好战争准备,仅仅需要一次颇具规模的军事威慑,就足够逼中国就范,而没有真正做好战争的准备,那么中国只要愿意不惜一战保护其在南海二十余年经营的成果,那么美国其实并不敢轻易开战。
后来发生的事情证明,他们高估了自己的威慑置信度,也低估了中国在主权问题上的决心,造成这种错误判断的主要原因,是美国承平日久,在超级霸权的历史中沉醉太久,把很多问题过于简单化地进行理解。
这就是为什么从2016年7月5日到7月21日,这两个多星期时间里从解放军第一次南海军演开始到第二次南海军演结束期间,美国政府没有任何决策。
前沿美军在缺乏协调与指挥的情况下自主执行事件早期制定的演习计划的原因,其实并不是“对峙”,而是当时美国军方和文官政府之间缺乏协调。
首先,集结重兵对中国施加军事威慑,这个决策是白宫方面的意志,日裔美国人身份的时任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哈里斯本来作为一介武官他其实并没有资格决定如何施压,以及威慑行动的时间表,但中国方面宣布军演之后,白宫方面并没有进行对应的决策调整,结果政治让位给了军事。
而太平洋司令部的一把手哈里·哈里斯又急于向白宫方面证明自己,在他的指挥下,美军威慑舰队派出军机进行了多次冒险进入南海敏感海域,这直接刺激了局势朝着紧张的方向发展。
哈里斯的鹰派作风倒不完全是来源于本人对美国军力的自信,南海仲裁案并非一蹴而就,而是2014年开始就逐渐被美国政府提上日程的话题。
在2015年哈里斯上任之后还来华访问,当时他受到了解放军高规格的礼节接待,而当时其实正值美军军舰在南海巡航的一段高峰期,在他来华时候当时还有中国官媒刊文指责哈里斯是“美军舰南海挑衅活动的实际指挥者”。
这种一边挑衅他人,一边还受人款待的反差,很可能强化了哈里斯对身后美国国家机器以军队机器的自信,毕竟以他的身份来华访问竟然没有遭冷遇,说明中国在对美外交上真是恭顺有年,因此16年7月份中美两军南海对峙期间他多次向白宫提出增兵以及提高战备等级的请示。
但白宫方面迟迟无法做出决策,他们既不敢更进一步挑起战争,因为当时美军根本没有做好战争准备,西太平洋地区的美军除开两个航母战斗群为核心的少数单位以外,其他单位还处于较低战备水平。
2016年时候美海军战备水平其实特别低,连续数年每年都发生了至少两次包含人员伤亡与装备重大损失的A类事故,如果当时要在南海打一场有限范围的常规战争。
虽然解放军这边海军航空兵还处于训练磨合期恐怕无法投入战斗,但美军仍然至少要付出较大的损失代价才可能实现占领部分南沙群岛岛礁的目标。
而如果美军能够取得的战绩仅仅局限于此,显然是对其国际形象的巨大打击,其对中国的战略威慑能力也会受到质疑,就像今天的俄乌冲突进行十个月后,俄罗斯已经毫无脸面,这是一样的道理。
但白宫方面也无法下定决心就此罢兵,作为主动挑起事端的一方不战而退是对自己声誉的巨大损失,东亚地区各个国家还都在密切地关注这件事情,真要退兵那就是躺着给中国送上了一次不小的战略胜利。
而整个博弈态势当中,中国还享有一个优势,就是较低的失败成本,东亚地区美国的相对优势地位长期存在,如果中国在军事对峙中认怂。
这并不会让人感到意外,也并不会对现状造成直接的影响,损失要比美国认怂的损失小,南海仲裁案毕竟还只是一张纸,美国要执行这一主张还需要大量的前置条件。
但最终结果我们都知道,在充分了解白宫的心理之后,中国作出了对南海仲裁案的立场声明:不参与、不接受、不承认,即使是给美国一个面子在表面上承认其维护航行自由的正当性都决不接受。
奥巴马政府在关键时刻决定冷静冷静,首先是向当时正亲自率领里根号与斯坦尼斯号两个航母编队的哈里斯下达了“与解放军演习区域保持距离”的命令。
而后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约翰·理查德森前来北京会见了中方官员,进行了一轮类似于中印军长级会谈的军方会谈,双方主要讨论了“海上安全问题”,也就是避免擦枪走火的共识。
在这次会议上,中方官员再次重申了对南海仲裁案的立场:绝不承认,即使是给美国一个面子暂时搁置议题也不接受,中国只接受一种结果,就是奥巴马政府停止以南海仲裁案为立场向中国提出外交要求。
当时留给奥巴马政府的时间就已经不多了,不久之后就是总统大选,奥巴马政府最终还是决定冷处理此事,一方面在国内允许了个别媒体报道了中国关于南海问题立场的介绍澄清报道。
另一方面下令美军威慑舰队在举行军演后班师回朝,尽管最后这一定会成为美国的一次战略失败,但当时奥巴马政府对于此事的性质严重性确实被严重低估。
奥巴马政府当时其实计划是先让风头过去,在总统大选后由接任的新民主党政府处置,反正“历史不会浓缩于一个晚上”,他们还可以事后找补再求胜利。
结果就在白宫方面傲慢、轻率的处置下,南海仲裁案相关事件宣告结束,这个前后历时数年被美国政府炒作为重大政治议题的事件最后以美国的冷处理收场,中国方面也没有过多宣传此事,只是再次强调了对南海的合法主权。
但这一次奥巴马政府显然失算了,各种意义上的失算,冷处理此事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仅是菲律宾这个盟国离心离德,美国对东盟的影响力也正是在2016年之后正式崩盘的。
而且此事在不久之后成为了特朗普上台后攻击民主党的一大借口,撤军行为被说成了对中国的绥靖与放纵,奥巴马的对华政策被全面否定,直到现在哪怕是美国民主党基本盘。
其实对奥巴马的第二个任期的评价也趋于负面,客观上讲其实奥巴马政府的大方针是非常科学的,重返亚太政策既是强化西太美军,而且还是在当时固有政治共识的基础上并不会引来中国强烈警惕的做法。
但最终事情搞砸,主要是因为其高估自身、低估对手的决策方式上,之后的拜登政府其实就充分吸收了2016年的教训,只在完全确定中国可能的回应方式的情况下才会进行政治冒险。
佩洛西访台就是确保万无一失的情况下,提前得到了中方不准备开战的表态基础上才去做的,但很可惜这一次拜登政府并没有能够如愿收获到一次2016年那样的地缘地震来撬动东亚地区的政治轮盘。 阅读原文
分享文章:
文章由1+转码,以便在移动设备上阅读。新闻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网站所有,内容不代表1+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