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学校禁用“男人,女人”!撸袖子反抗说干就干(图)

新欧洲 0

今天我们来聊聊欧美国家那些“政治正确”二三事,毕竟,剧情又更新了。

我们先聊聊一个词:觉醒主义(wokeism)。



在之前许多文章中我们都提过这个词,觉醒主义,源自“woke(觉醒)”,最早可追溯至19世纪,早在百年前就被用来反对美国的奴隶制度与种族歧视了。



有心的小伙伴一定发现了,近几年觉醒主义崛起,横扫美国进而影响欧洲甚至更远的国家地区。无论是#Me too运动还是觉醒主义,说白了本质都是反歧视反特权。

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黑命贵”以及跨性别群体活跃于国际舞台之现象了。当然无论你作何感想,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背景下,所持不同观点的人们陷入争吵。



不过,渐渐地人们发现,这个词汇不知何时开始变了味。

就像虚伪的女权主义那样,为了女权而女权。觉醒主义也一样,为了觉醒而觉醒,道貌岸然的姿态,实际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也说不定。



法国这两天发生了一件事情引发舆论热议:因为woke觉醒主义,反对歧视不平等,所以干脆禁止使用“男人”“女人”这俩词汇吧!

结果引发教师当场撸袖子狠狠摔门:开什么玩笑呢?!

事件发生于巴黎政治学院,一等一的精英院校,法国总统小马哥为首的数位总统皆毕业于此,江湖地位国际地位,就不必赘述了。



这一次,巴黎政治学院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在宣布2023年学费暴涨的决定而冲上法国热搜后,该校再次以惊人的方式获得全国人民的瞩目,源自一名舞蹈老师。



瓦莱丽·P(Valerie P),53岁,不仅毕业于该校经济金融系,还最终留校当了舞蹈老师,然而好景不长,双方最终撕破脸不欢而散。



因为从小学习舞蹈且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经过几年的思考瓦莱丽最终选择成为舞蹈老师,她开始创办自己的学校,教授国际舞课程,吸引那些对巴黎政治学院抱着向往的家长们。

既然对母校引以为傲,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瓦莱丽义无反顾开撕巴黎政治学院呢?



瓦莱丽给出的答案很简单:如今在校园里,气氛微妙复杂,我们什么都不能说,完全不存在言论自由了。

时间回到2022年7月,巴黎政治学院对8个舞蹈沙龙课程进行审核登记时,修改了学生注册的选项,“男人”跟“女人”两个词汇彻底消失了!相对应换成了“引领者(leader)”与“追随者(follower)”。



顾名思义,“引领者”就是领舞的人,“追随者”就是跟着跳的人。

看到这里大家肯定要说了,女人这一身份就是歧视?追随者就不是歧视了?难道女人只配追随男人?



WTF?!什么鬼?!

瓦莱丽有着同样的想法,她愤怒地向校方表示:“我是女人!不是追随者!”

一名20岁的学生欧瑞丽(Aurelie)表示,她清楚地记得2022-2023秋季课程阶段,一些瓦莱丽的学生跑去行政处抗议。9月的一天,当极左翼二把手阿德里安·奎特南斯 (Adrien Quatennens)给了伴侣一耳光时,瓦莱丽跟学生们讨论了该事件并嘱咐学生要注意行为举止慢慢来,因为你不知道这一巴掌刚好打到哪里然后被人大做文章。



其中一名男生在注册时选了“追随者”,瓦莱丽要求他当众说出自己的性别,并表示2个女人跳国际舞很难看,然后她就被学生举报了,并被扣上了“性别歧视与恐同”的帽子。

11月15日,校方发邮件严厉批评瓦莱丽并表示,任何带有歧视色彩的不当言论在巴黎政治学校没有丝毫立足之地!作为老师,必须尊重包容每位学生。

2周后《巴黎人报》率先进行了详细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少网友怒斥“woke病毒又袭来,有些人真是病得不轻,病入膏肓!”



面对强大的舆论压力,12月8日巴黎政治学院正式发表声明表示,并非辞退瓦莱丽,而是她自己辞职要走。而且“引领者”与“追随者”愈发常见于舞蹈圈,成为专业术语,但学校绝对不是反对使用“男人”“女人”这俩词。



那么事实真如此吗?舞蹈界普遍使用新词?

《费加罗报》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比如记者兼社会学家劳拉·卡佩尔(Laura Cappelle)在著作中提到,这种词汇更多适用于阿根廷探戈中,且越来越多女性担任“引领者”。



无论如何,瓦莱丽只想强调说,她尊重他人的想法意见,但也希望人们尊重她的感受。每个人的敏感度与对自由的渴求程度都不同,希望别敏感过头上纲上线。她直言:不好意思,一米五的女人就是无法举起高个头猛男。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584285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