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学不容易!新加坡,居者有其屋的神话与现实(图)

远川研究所 0



1965年8月9日,马来西亚国会以126票赞成、0票反对的压倒性优势,将新加坡从马来西亚联邦中除名。未参会的李光耀得知结果后,往沙发上一靠,双眼一闭,然后嚎啕大哭。

人均居住面积不足6平米的新加坡,在“生存机会渺茫中”,被迫宣告独立,怎么稳定这个内部动荡的年轻国家,成了当务之急。

李光耀观察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50年代新加坡发生暴乱,年轻人把汽车掀翻、烧毁;而60年代中期,这些人有了住房和其他资产,发生暴乱时,他们会赶紧把摩托车抬回家里。

李光耀开始思考差异的原因,儒学大家孟子的一句话给了他答案:有恒产者有恒心。于是李光耀下定决心,要让新加坡每个家庭都有真正的资产让他们去保护,尤其是住房。

要想让老百姓有钱买房,得逼着他们攒钱。新加坡将英国遗留的公积金制度扩大到住房领域,设计了一整套“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强制国民储蓄。

老百姓存公积金的利率高于银行利率;老百姓贷公积金时又低于银行贷款利率,这种“高存低贷”模式,最终使公积金覆盖率高达95.3%,成为政府建房、民众买房的钱袋子。

新加坡土地国有,但85%的土地以很低的价格出让,用于开发公共组屋,土地财政收入不足总收入的20%。

庞大的低收入人群是李光耀的基本盘。所以,只有这些人保障充分后,政府才可以对其他收入人群逐层覆盖。这就是所谓的穷人国家帮,富人自己养。

最终,新加坡一手抓住房供给,一手抓居民储蓄,用仅占全国用地14%的居住用地,实现了高达91%自有住房率,远超香港的50%自住率。

但显然,这种模式,不是想学就能学到的。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news.6park.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579211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