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男性的生育能力呈断崖式下跌 发生了什么?(组图)

无相财经/澎湃新闻 0

男性生育能力断崖式下跌?别慌

近日,以色列希伯来大学教授哈盖·莱文领导的研究团队在《人类生殖更新》期刊上发布论文称,最新研究发现,不到50年间,全球男性平均精子数和精子浓度均下降超过50%。虽然科学界早有心理准备,但这个数据还是蛮吓人的。

该论文数据涵盖了来自53个国家和地区的223项研究、5.7万多名男性样本,显示男性精子浓度和数量的下降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1973年至2018年间,全球男性的平均精子浓度从每毫升1.01亿个减少至4900万个,降幅达51.6%。自2000年以来,男性精子浓度平均每年减少2.64%。

对此,研究团队认为,受孕时间延迟的男性比例大幅增加。而且莱文教授进一步补充:“这样的下降显然代表了人口繁殖能力的下降。”既然研究团队都如此解读研究结果,一些媒体和网友也得出一个结论:全球男性生殖能力呈断崖式下跌。

不过,还是要认识到,研究得出结果和解读研究结果,二者是不同的,或者说是存在一定差异的,一个是客观呈现,一个是主观分析。

姑且不论,这一研究结果需要重复和旁证,“男性生殖力断崖式下跌”的说法,也不一定对。因为精子数量下降与生育能力有关,但也并非能全面或断崖式地导致生殖力下降。仅仅每个人都能观察到的一个事实,就能说明问题:日前,联合国刚刚宣布,世界人口在2022年11月15日这天达到80亿,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尽管人口增长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只有男女结合才会有人口增长。没有男人和男性的生殖力保持正常,就不会有人口增长,而且是大量增长。全球人口达到历史新高的80亿,岂非与男性生殖力断崖式下跌矛盾吗?如果男人生殖力急剧下降,全球就不会有这么多人口增量的新高。

当然,也有人会说,也许现在男性的精子急剧减少,还不会影响到当下的人口,还要有一段时间才会体现出来。精子减少,可能是人类在演化和基因突变的过程中,以适应环境恶化做出的调整。

有人给出的论据是,这种情况在动物中出现过,如北极旅鼠的集体自杀。有人为旅鼠的集体自杀提供了理由:草地的植被因气候变化等原因而减少时,旅鼠的食粮也大量减少,感知到环境的恶化无法养活更多的鼠类时,它们就会集体奔向大海自杀。这个解释始于1958年纪录片《白色荒野》,讲述了成群旅鼠跳崖坠海自杀的故事。

但是,后来的调查表明,旅鼠的自杀并非其有先见之明,而是有人为的因素,以及旅鼠的从众现象,还有一些是旅鼠在迁徙路上被水淹死的自然现象。连动物在缺乏粮食和生存环境恶化时都不会自杀,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有着非凡智慧,应该不会“自我了断”,让男性精子减少来降低生育率吧?

其实,面对人口增长,人类当然是有办法的,最重要的就是发展经济,增加粮食产量,而且不用占用更多土地也能增产,因此用不着以减少生育来缓减或解决生存困境。

当然,这并非是说人类精子,包括卵子不会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生殖问题。但是在此时解决问题的方式,同样存在于生物演化的规律之中,如改善精子质量以解决精子数量问题,同时还可能演化出修补精子DNA的做法,以维持男性的生育力,并继续繁衍人口。

一些研究也提供了这方面的证据。2017年丹麦研究人员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遗传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显示,男性改善精子有多种方式。研究人员对来自62名不同男性的Y染色体部分进行测序,发现Y染色体容易发生大规模的结构重排,从而实现基因扩增,由此能获得促进精子的健康功能和减轻基因损失的多个基因复制。

该研究还证明,Y染色体已经发展出不同寻常的回文结构,即DNA序列能够以倒着读取的方式获得相同的信息,从而避免精子DNA的进一步退化。在Y染色体的回文序列中,记录了很高的基因转换活动,本质上是运用一个完好的备份作为模板,以允许受损基因得到修复。这也是精子DNA自我修复的一种机制。

即便囿于种种原因,如生理因素、环境污染等,男性的精子数量会大量减少,在演化机制中,也可以启动多种方式对精子进行修复,并保存精子中的关键基因,从而保持甚至提高男性的生育力。因此,男性精子减少的说法或许可以成立,但男性生育能力断崖式下降的论断,未免早了一点。

不过,也不能对男性精子下降的情况不重视。尽管还不清楚精子数量下降的原因,但是与环境污染和现代生活方式都可能有关。如农药和塑料的大量使用,导致环境中的水和食物中,农药残余及微塑料大量存在,通过食物链可以影响精子质量或杀死精子。此外,抽烟、喝酒、肥胖和熬夜等,也会导致男子精子数量减少、质量下降。

对此,需要从改善生态环境和改变个人生活方式的维度,来维护精子质量,却不必对精子数量下降有太多的担忧。


最近50年,全球男性“那方面”能力都在下降,发生了什么


最近,一条热搜让不少男性夜不能寐,感觉身体正在被掏空。 据英国《卫报》15日消息,色列希伯来大学研究称,近半个世纪以来,男性的生育能力呈现断崖式下跌,而且还在不断加速。研究表明,在1973年至2018年间,全球男性的平均精子浓度从每毫升1.01亿个减少至4900万个,降幅达51.6%。自2000年以来,男性精子浓度平均每年减少2.64%。 关于这个研究,世界卫生组织也曾侧面证实过,而且数据更加夸张。 最关键的是,造成这一现象的真正元凶还不得而知!一些专家只能合理推断,是抽烟、喝酒、肥胖、工业污染等现象导致了男性的生育能力下降。比如,现在的小汽车满大街跑,这使得人类不得不吸入比50年前更多的可吸入颗粒物,含有会导致精子质量出现异常的物质。

再比如2021年丹麦的一项研究认为,化石燃料及其衍生出来的物质可能是精子质量下降的罪魁祸首。那些含有磷等合成有机化合物的杀虫剂、除草剂也是已知的“精子杀手”。 同时,生活中还有无处不在的辐射,还有各种违反生理的夜班、996,长期久坐上班都会对精子质量和数量产生影响。一项研究就显示,如果总把手机放在离生殖器很近的地方,比如裤子口袋里,精子质量就会下降。这份报告称,经常将手机放在生殖器50厘米以内距离的男性,精子有问题的可能性更大。当然,这些研究也都没有得到国际上的一个公认,相关的反例也不是没有。比如2005年前后,就有多项研究报告发现中国、印度男性的精子数量高于同龄的北欧和法国男性。比起欧洲,中印两国的环境污染较重,而且食品卫生事件更为高发,但我们的精子质量竟然比欧美要好,所以环境污染论也并不是十分站得住脚。也有一些人从“工业文明”角度考虑。在上世纪70年代,家庭录像机和电视逐步流行,不少人可以对着某些画面自由、频繁地释放自己的幻想。 与此同时,欧美消费主义的兴起也带动了性文化的解放,男性输出频率大大提高了……掐指一算,这正好是符合研究报告中的“近半世纪来”。当然,还有一些网友表示,压垮自己的不是没有节制的性生活,而是没有节制的工作和压力。 的确,相比几十年前,我们的经济更好了,但每个人的压力,要做的事也更多了。天天坐办公室,运动比较少,加上生活不规律,日夜颠倒等等,确实让一些人感到“有心无力”。天天加班到凌晨,人都没活力了,还能指望精子有活力?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公报》显示,男性要比女性每天多工作100分钟,少休息10分钟。

美国斯坦福大学也曾发表一篇文章,指出恶劣的工作环境和长期的疲劳会影响精子质量。 总而言之,影响男性精子质量的因素实在太多了。就目前主流科学界的意见,包括但不限于:环境污染,塑料制品,转基因食品,汽车尾气,过度疲劳,辐射,抽烟,喝酒,肥胖……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地都在我们周边甚至自己的身上发生着。去年,有一本叫做《倒计时:现代世界如何威胁精子数量、改变人类生殖发育、威胁人类未来》的书写道:“按照现在的精子数量下降趋势,2045年人类将产不出任何精子。”现实中,我们也能看到越来越多的求子广告和捐精广告。不要以为是个男人都可以捐的,实践证明,符合捐精质量要求的人,还真不太多。中南大学研究发现,在2015年的登记捐精志愿者中,只有不到20%男性留取的精液样本足够健康,有资格成为合格的捐精者,而在2001年时,合格的有50%。 拯救男性,或者说男性的自我拯救,已经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希望大家尽可能地避免以上出现的科学猜测吧,逐步培养好的习惯,努力成为“高质量男性”!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news.6park.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578764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