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时:面对两难选择 习近平什么时候会放弃清零?(图)

纽约时报中文网 0



Hugo Hu/Getty Images

中国经济有个最让人捉摸不定的问题,那就是,中国政府什么时候会放弃“新冠清零”政策?企业和制造商们都在为利润担心,同时,不确定性也在向金融市场扩散。考虑到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核心作用,世界其他地方的领导人和政策制定者正在把中国政府的举动作为他们国家经济增长考量的一部分。

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一个人,即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在上个月中旬召开的中共二十大上,习近平打破常规获得了最高领导人第三个任期后,他的话变得更加神圣不容质疑。他在二十大上把自己的亲信安排进最高领导层,并制定议程,动摇了全球关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将何去何从的假设。

由于对习近平的想法缺乏了解,全世界都在左猜右想,哪怕是最小的信号,是否也能表明政府正在微调“新冠清零”政策,以减少对经济的伤害。二十大闭幕后,出于对习近平强权政治的担忧,中国金融市场出现暴跌。此后不久,有关放松新冠限制措施的猜测曾推动股价飙升。

金融市场似乎每天都有迥然不同的新数据需要消化。低级别卫生官员呼吁降低现行措施的夸张执行力度,高级别官员则重申把清零坚持到底。

当局正面临着一个两难选择。全国范围内,日新增确诊病例达到六个月来的新高,每天通报的新增感染已超过8100例。按照清零策略的要求,官员们正在诉诸于更长时间的封控和耗资巨大的大规模核酸检测,试图阻止病毒传播。

除非习近平停止宣扬“新冠清零”,或明确表示国家正在改变方向,否则一切都将无法确定。

在一个被乌克兰战争、飙升的通货膨胀以及日益加剧的全球经济衰退威胁困扰的世界,中国本可以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在新冠病毒大流行的第一年,当大多数国家都出现了感染病例激增和大规模死亡时,中国依靠及时封控和集中隔离等做法,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病毒传播,与世界其他地方相比,中国的经济也恢复得更快。

随着新变异株被证明比较温和,新冠疫苗的接种范围越来越广,世界其他地方已不再实行严格的疾控政策。中国却一直坚持使用同样的高压手法,它担心如果改变政策,可能会带来大量死亡,并且不愿进口效力更强的外国疫苗。

随着每轮新疫情的暴发,以及更具感染性的新变异株的出现,让习近平会不会取消、何时取消他的大流行疾控政策的不确定性增加。

“中国有一只踩在经济活动喉咙上的靴子,这只靴子合乎情理的时间早已过去,”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中国问题专家白明(Jude Blanchette)说。“问题是,最权威的声音继续重申不会改变做法。”

放松防疫政策对经济影响重大。人们呆在家里,因为担心出门可能会接触感染者,导致自己被送进戒备森严的集中隔离设施,接受长时间隔离。中国不仅继续隔离感染新冠病毒的人,也继续隔离与感染者有过接触的人。许多商店和餐馆已经关闭。

位于郑州全球最大的iPhone制造园区曾在10月中旬实行封控,本月再次进入封控状态。该园区有20万名工人,其中一些已逃离工厂,网上大量流传着园区食品短缺的说法。苹果本周警告,受这些严格措施的影响,公司的销售额将低于预期。

按照一名分析师的说法,苹果的警告以及中国最近的疫情形势是对这家公司在最重要的节日季节到来前的“致命一击”。的“致命一击”。

中国的金融市场有时似乎与现实脱节。希望政府改变政策的投资者抓住所有的信息(通常是谣言或消息来源不可靠的报道)做交易,这让股市坐上了过山车。

华尔街银行的乐观报告只提中国开放后的赚钱机会,也助长了股市的增势。高盛在本周的一份报告里预测,中国股市可能会在大流行后“重新开放时(和之前)”上涨20%。



这家位于北京一个高档商城的鞋店空无一人,摄于今年9月。 Gilles Sabrié for The New York Times


通常情况下,投资者会抓住官方信号的机会,即使中国政府实际上并不透露多少信息。例如,卫健委高级官员上周六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他们将坚持新冠清零政策“不动摇”,但政策执行要在合理范围内。

虽然中国大部分地区仍在坚持新冠清零的做法,但有迹象表明,这种做法正在达到极限。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越来越大,它们已没钱支付大规模核酸检测等新冠防控措施的费用。新冠清零的社会成本也在不断放大,由于越来越多的人遭受长时间的封控,中国的互联网审查已无法抑制他们的愤怒、沮丧和不满。

当局已悄悄地对一些过度做法进行了回应,包括对使用暴力执行限制措施的社区保安进行处罚。周二,山东一个社区的警方宣布,七名保安因殴打和拖拽他人被拘留。这份声明迅速在中国互联网上疯传,而且没被审查。



人们在北京一个检测点做核酸检测,摄于周二。 Gilles Sabrié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官员们也在做出微小的暗示,如果医学上的进展能缓解中国医疗体系压力的话,他们可能会考虑采取新的做法。

上海最近开始提供一种由中国制药集团康西诺生物研发的新型吸入式新冠疫苗。官员们说,这种疫苗可以显著提高免疫力,并对一部分仍在接种疫苗上犹豫的人群有吸引力。预计不久将有十多个城市会提供这种疫苗。

两家中国制药公司的mRNA疫苗已接近获得批准,这种技术是美国率先研发、批准的。中国还在与外国制药公司起草分销协议,以及研发和收购新冠疾病治疗方面取得进展,其中包括一种国产抗病毒药物。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前首席科学家曾光上周以上述进展为例,对投资者说,中国开放和放松疾控政策的条件正在改善。曾光是在花旗集团举办的私人投资者活动上说这番话的。他的话很快在网上迅速传播,引发金融市场上涨。花旗的发言人拒绝对此置评。

香港Port Shelter投资管理公司首席执行官理查德·哈里斯(Richard Harris)表示,对投资者来说,很难判断这些小信号是否会转化为更大范围的放松。

“他们正试图在不放弃核心政策的同时采取不同做法,核心政策仍是新冠清零,”他说。



一名工作人员正在准备中国制药公司康西诺生物制品生产的吸入式新冠疫苗,摄于上周。 China Daily, via Reuters

许多投资者都在观望,等待更多具体证据的出现。

寰球资本的投资组合经理温斯顿·冯说,他正在关注广州有关部门最近几天如何处理感染病例突然激增的问题。去年,官员们在只出现了相对较少确诊病例后采取的应对做法是,严格限制人们的行动,用自动驾驶的卡车将食品送进被封控的社区。冯先生说,这次,虽然官员们宣布了大规模核酸检测的要求,但迄今为止尚未采取全市范围的封控措施。

“这里的细微差别在于,正在进行多少这种试验,”冯先生说道。他预计,中国将在重新开放上采取小步骤,但如果需要,也会实施新的限制措施,以控制地方层面的疫情。

“有的时候人们会有一种向前走了两步,又退了一步的感觉,”他说。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577452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