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年来第一人!牛津华裔女辩手:华裔女性有野心(图)

最华人 0

实在是太“燃”、太“飒”了!

2018年2月的一个寻常的夜晚,英国牛津大学。

一场主题为“科技帝国崛起是否会威胁社会发展”的辩论会,在被誉为西方言论“最高殿堂”的牛津辩论社里,如火如荼地举行。

掌声中,来自圣凯瑟琳学院的一位华人女学生,作为反方辩手出场了。

一袭黑色缀亮片晚礼裙、长发飘逸的她,顾盼生辉、妙语如珠,举手投足间,散发出自信又睿智的熠熠光芒,犹如一个霸气、优雅的女王。



而她精彩的演讲、独特的气质,也迅速火爆网络、迷倒全球网友,让大家都领略到华人女性的非凡风采。

而我国媒体,也纷纷称之为“比你美丽还比你勤奋的女学霸”。

她,是来自中国的19岁女孩,赛茜(英文名为Cecilia Zhao)。

谁又能想到,如此优秀、沉稳的姑娘,曾几何时,只是一个成绩拉跨、毫无自信的“学渣”?

她是如何跨越困境,一步一步“炼”成了今天光彩照人的自己?

答案,其实一直悄然地潜藏在她的成长岁月里。



垫底小妹的别样童年

1998年,赛茜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是个伶俐可爱的小姑娘。

因为父母工作较忙,她年仅2岁,便被送往寄宿学校托管。

(幼年的赛茜与妈妈合影 图源:微博@赛茜Cecilia)

当别的小娃还在父母怀里,握着奶瓶撒着娇喝奶,还没说几句利索话的小赛茜,便早早在托儿所里,笨手笨脚地学着收拾床铺、自己穿脱衣服。

她的童年,可以用“漂泊”二字来形容:

曾经寄住在几个亲戚家里,辗转过好几座城市,换个多家托管机构。

(幼年的赛茜 图源:微博@赛茜Cecilia)

如此频繁的变动、父母的疏于陪伴,让年幼的赛茜感到惶恐、孤单,但也极大地锻炼了她的独立性、自主性。

但是,那些孤寂、飘零的小时光里,每每穿过大街小巷,听到《听妈妈的话》这首歌,小赛茜就会不住地抹泪。

后来,她习惯了迁移和变换,每到一个新的环境,都会努力去适应。

几度的转学,导致她的成绩起落不定。那时的她,是个实打实的“学渣”,处于班里的“垫底”级别。

父母为此感到很忧心,他们温柔地鼓励着女儿,不断给她打气。

妈妈的脸上,始终挂着暖心的笑靥:不要紧,慢慢来。说不定你会考上名校呢,牛津还是哈佛?你自己选吧!哈哈。

(现在的赛茜与妈妈合影 图源:抖音 赛茜Cecilia)

这个看似玩笑的安慰,却似一枚火种,投到了赛茜心里。她的内心,跃动起了乐观、积极的小火苗。

后来,她被接到了北京,开始读小学五年级。

她背着书包开开心心走进校园,领到新书,翻开一看:啊,这五年级的教材,怎么和我在上一个城市念书时、读的四年级的教材一样?

但是,她还是得老实上学去。

做完作业,别人家孩子会看看动画片、漫画书放松放松,而小学生赛茜一搁下笔,就津津有味地看起了各种新闻联播、时政节目,满脑子都是国际局势、总统首脑。

她小小的心房里,住进了一个大大的天地,还有大大的梦想:她渴望能走遍世界、看遍绮丽的风景,拥有广阔的视野、深远的思想。

自打存了这个念想,她便要强了起来。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互联网上了解到国外的教学体制,觉得很有趣,心里渐渐生出一个主意。

9岁那年,她攒足了勇气,跟父母说:“我要出国读书,到英国去。”

父母愕然。

那时,赛茜的表姐已在英国利兹生活多年,常跟赛茜一家分享在国外的日常。

英国,对于赛茜而言,不是一个陌生的国度。

最终,父母选择尊重赛茜的意愿:女儿虽然只有9岁,但她打小就比同龄人要独立得多,自理能力很好,适应性也很强。到英国后,还有表姐悉心关照——这个计划,是可行的。

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父母打点好一切,全力支持赛茜去英国念书,去换个环境,接受不同的文化教育。

2008年,9岁的赛茜登上了飞往英国利兹的飞机。

高阔的云天之上,小姑娘满心希冀,又翻涌着一丝隐约的懵懂与迷惘。



风雨牛津路

到了英国,新鲜劲没过多久,小赛茜便后悔了。

在校园里,她的英文,连基本交流都磕磕巴巴的,考试分数也是“吊车尾”,英语只考45分,被分到最差的一个班。

同时,她初来乍到,身边没个相熟的小伙伴,放眼四望,全都是碧眼金发的同学,置身其中,自己仿佛是一个异类,孤独感如影随形。

(赛茜与老师合影 图源:微博@赛茜Cecilia)

她还觉察到,有人在明里暗里揶揄自己:蹩脚的口音、傻气的表现、差劲的成绩……

更别说,在异国他乡,要适应新环境的生活水土,要学会入乡随俗、融入当地的文化环境。

这一切,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更何况,赛茜还只是一个孩子。

不过小赛茜的心理已经足够强大,她明白一切都得靠自己。就算是哭了,也得自己给自己擦眼泪。

她的心里,腾起了一股不服输的劲头:路是自己挑的,费了老大劲才来到这里,决不能灰溜溜打退堂鼓,我不信我学不好!

她开始没日没夜地对着镜子练习口语,模仿当地人的发音,到处找人对话,同时,也吃力地学着书本上的知识,听不懂的地方就做笔记,厚着脸皮跟问老师、同学请教。

她也尝试着敞开心扉,去跟同学们交朋友。

(赛茜与同学合影 图源:微博@赛茜Cecilia)

午休时分,她独自在琴房练琴,一抬头,便从窗上看到自己的影子,竟是那么的孤单、寥落,而窗外的同学,正在三三两两地嬉戏。那样的欢乐,她觉得自己没有资格拥有。

她只有拼命学习,才能改变目前的困境。

度过了最辛苦、最难熬的几个月后,她的英文水平明显改善,成绩逐步爬升。

赛茜的自信心大增:“原来,我可以这样突破自己,我要挑战更高的位置!”

自此,她拥有了一颗“敢拼敢赢”的“野心”。



12岁时,她“雄心勃勃”地给自己定了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以后要考进牛津,或者剑桥!



而英国版的“高考”,距离她还有6年之长。

在这颗“野心”的鼓舞之下,赛茜迸发无限的潜力,成了不折不扣的“学霸”:

她的初、高中,都是在英国伍德中学(Woodhouse Grove School)就读,这是一所极其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名校,生源多是来自本地精英阶层家庭的孩子,个个皆为人中龙凤,但赛茜的成绩,依然一直遥遥领先。

(伍德中学一角)

高中时,大部分同学一般都选修3门课程,能认真修完、顺利毕业、再申请大学,已很不容易。

但赛茜却选了6门,包括高等数学、物理、地理等。大家震惊,这么多科目,怎么学得过来?

赛茜却凭着不懈的努力、“死磕”的意志,硬是把这6门功课都啃了下来,在被称为“英国高考”的A-level (英国普通中等教育证书高级水平考试)考试中,拿到6个A+的好成绩,获得 最高荣誉奖学金——以华人的身份。



而她也通过了层层面试,成为该中学唯一的考上全球顶尖学府——英国牛津大学的学生,就读该校地理系专业。

那一年,她18岁。

回想起多年以前,妈妈跟她说的那句“选牛津还是选哈佛?”她百感交集。

进了大学,她仍旧是怀着一股子倔强闯劲,除了专注于学业,还在花了很多精力在牛津辩论社,才有了“一战成名”的高光时刻,此外,她也参加了各种社团,每周都挤出时间去训练拳击,成为了拳击社的副主席……



20岁时,读大二的赛茜对投资行业产生巨大兴趣,并争取了多次实习机会,拿到了多家投行公司的offer,其中了包括美国投行巨头高盛集团。



21岁,她以优异的成绩,头顶着“牛津大学本科最高荣誉毕业生”的光环,给自己的大学生活画上了一个极其完美的句号。



从9岁到21岁,从家乡到异国,从学渣到学霸,赛茜揣着那颗可贵的“野心”,跌跌撞撞地走过了漫长又崎岖、极苦也极累的一段路,历经了多少风吹雨打,才迎来了惊艳的蜕变,敲开了牛津大学的大门,开启了璀璨的人生。



继续进击吧,女孩

现在的赛茜,是一名对工作充满干劲的投行人,同时也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博主,经常在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心路历程和所见所想。

(图源:微博@赛茜Cecilia)

4年前的那场辩论会,让她名噪一时,成了牛津大学的“风云人物”,成了无数网友追捧的“美女学霸”。



但她却保持着一份沉稳的清醒与谦虚:“比我漂亮的人有很多,但是容颜易老。我希望能凭借智慧和努力,走出人生的无限可能。”

回望赛茜的成长之路,我们会发觉,“努力”二字一直贯穿全程,而“规划意识”与“进取心”,则是其中的最关键的“路标”,引领着她锲而不舍地奔往成功的路口。

当年考牛津或剑桥的“高考”目标,虽然听起来很“白日梦”,但这意味着,她小小年纪,便拥有了一定的“规划意识”。



照着这个规划,她一点一点地努力靠近自己的梦想:在读高一时,就通过刻苦学习,拿到了整个高中三科的成绩。

因为牛津大学的招考非常严苛,她在高中时便不断争取,多次主动地和学校管理层沟通、谈判,最终获得了校方的支持,派出老师为她做了15次全方位的面试培训,甚至打动了校长也专门腾出时间,来对她进行专业辅导。

(图源:凤凰卫视“生活在别处”节目)

进入牛津后,她并没有松懈,而是极具“野心”,要进入牛津辩论社,挑战不可能。

牛津辩论社,是世界上久负盛名的社团,但300多年来,都是由白人男性所主导,从未录取过华裔女性。

赛茜偏偏要打破这个“传统”,在零下十几度的暴风雪天中满校园奔走、拉票,获得了同学们的支持。最终,她以第一名的身份,力压12位白人男性,获得了辩论社常委的一席。

这也是华人女生迄今在该社竞选中获得的、最好的成绩。



所以,我们才能看到那段火出圈的“牛津女辩手”视频。

其实,在辩论赛开始的4天前,她才被通知选为代表辩手,时间非常仓促。

但她努力地抓住了这个宝贵的机会,熬了几个通宵来做准备,声音都沙哑了,同时还有3个论文要交……最后,她咬咬牙扛住了所有压力,一鸣惊人。

毕业考试前,她生病住院了,但仍然坚持复习,还考出了全校第一的成绩,获得了“最高荣誉毕业生”的殊荣。



而在其后的实习、求职当中,她也一直秉持着这三点特质:未雨绸缪的规划力、锐意进取的野心、锲而不舍的努力,一步一步走上职场的坦途。

这个“争强好胜”的“英漂”中国女孩,初到英国时,常常被当地人嘲讽,只因她是中国人。

她在西方的文化偏见中不卑不亢地成长,深知只有自己足够强大,才能对抗这一切。

最终,她以惊人的努力、优秀的实力,改写了自己的人生,改变了西方社会对华人学生、华人女性的刻板印象。

她坦言:“我是一个女性,一个亚洲女性,怎么可能一开始会得到他们的尊重和支持?”

“作为一个白人走进来,他们就会很自然地得到应有的位置。而我,要比他们付出300%、十倍甚至更多,才可能得到一样的尊重。”



作家格拉德威尔说:“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



每一个逆袭的背后,无不是堆积了咬牙死磕的坚持。

每一种成功的内核,都凝聚了不懈付出的努力。

每一份尊重,都是靠自己的奋力争取,而赢来的。

愿我们都能像赛茜一样,勇敢追梦、努力打拼,成就最精彩的自己。文/打盹的下午茶

参考资料:

纽约时报旅行杂志 | 赛茜:追故乡的人

凤凰卫视“生活在别处” | 在世界一流名校牛津的学子们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571805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