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学生海外被骗62万 国内老家公安发警示(组图)

留学字典 0

今天,山西晋城公众号“晋城关注”发文,称该市一名在外留学生的闫某,遭受冒充“公检法”诈骗,骗子冒充上海市某分局大队民警,以闫谋名下银行卡涉嫌诈骗,须在保密情况下配合警方调查为由,要求闫某多次向所谓的“安全账户”进行转账汇款,共计被骗62万元。



近些年来,留学生已经成为电信诈骗的“重点对象”。类似的案件已经屡见不鲜。

就在今年7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警察局公布两则涉及中国留学的电信诈骗案件:

该校两名受害中国学生分别损失8.9万和6万美元。受害学生直到父母发现帐户突然减少一大笔钱起疑询问,才警觉向警方报案。





其中一起案件中,受害中国学生接到冒充中国驻美使领馆的电话,电话中称受害学生的护照涉及一则犯罪调查,要求学生转账15万美元消除犯罪记录,最终该学生向犯罪分子指定的账户汇入8.9万美元。

在另一起案件中,受害中国学生接到冒充中国警方的电话,称该学生涉及一项犯罪调查,要求学生转入6万美元消除犯罪记录。



中国驻芝加哥总领事馆也证实这一消息,使馆官网的一则声明称:一段时间,我馆领区多名中国留学生遭遇电信诈骗,蒙受巨大经济损失。



而同样是在今年,中国驻洛杉矶总领馆接一名中国留学生求助,表示接到自称“驻洛杉矶总领馆”的电话,告知在广州查获他名下的假护照,电话随后被转接至“广州市公安局”。

对方称他因涉嫌国际电信诈骗案将被逮捕、遣送回国,如其向有关检察院转账100万人民币可办理担保证明和撤销逮捕公文,要求其保密并通过实时视频通话监视他的活动,最终在诈骗分子恐吓诱导下向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进行了转账,遭受重大经济损失。

去年,波士顿大学也公布了两则中国学生被骗的案件,涉及资金分别为15万美元和2.5万美元。波士顿大学更是破天荒地在官网上用中文发布消息,警示中国学生。





对这些案件综合梳理分析,不难发现诈骗案件通常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诈骗分子通过改号软件将来电显示为有关机构的电话号码,如“XX快递公司”、“XX领事馆”、“XX市出入境管理局”、“XX海关”,并会让你通过各机构官方网站等渠道查询验证来电人信息,进一步增加受害人对其的信任。通常,凡是录音来电的,大多是诈骗或推销电话,请毫不犹豫立即挂断。挂断对方电话后,可主动联系对方电话中所说机构,核实来电人所说的事件真实性。

二、诈骗分子主动帮助你转接国内“公安”和“检察机关”等相关单位的电话,并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声称受害人涉嫌违法,并要求受害人“配合处理”,通过出示虚假“警官证”、“报警回执”或让你查询伪造的“执法机关官网”发布的“通缉令”等方式骗取受害人信任。其还会以案件保密为由,要求你与家人朋友断绝联系,进一步封锁受害人与外界信息。

三、诈骗分子可能会以监视居住为由,要求你24小时保持摄像头打开,保持手机通话状态,以便随时监控你的情况,并从中骗取你和家人的个人信息。诈骗分子最终的目的是骗取钱财,会利用你的恐慌心理,提出各种与金钱有关的解决方案。骗子通常会以缴纳“保证金”、“保释金”等形式要求你汇款至某家银行,并提供虚假“检察院监管证明书”、“法院取保候审通知书”等骗取受害人信任。



在这些案件中,多受骗的留学生都是初入美国的新生,由于初到异乡的年轻学子,往往在语言、文化方面仍在适应,导致比其他本地生更容易上当。

对于频发的中国学生被骗事件,中领馆也针对近期电信诈骗活动情况,提醒大家切实做到“五不”,即不轻信、不透露个人信息、不转账汇款、不点击链接、不接听转接电话,并郑重提醒在美中国公民:

请不要在电话中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姓名、出生日期、护照号码、银行卡号、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如接到疑似诈骗电话,请立即挂断或进行多渠道核实;如提及金钱交易,切忌直接转账。如果来电出现上述任何警讯时,应立刻挂断电话并报警。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571164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