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上学比国内香?我在纽约3年,一样内卷,竞争大(图)

真实人物采访 0

“Aaron,别捣鼓香水了,你的录取通知书到了。”朋友的话语打破了黄昏的宁静。

我放下香水,慵懒地躺在沙发上,光束从窗外溜进来打在脸上,思绪开始乱飞。

从北京到纽约,从海淀外国语到哥伦比亚大学,这些年一步步的脚踏实地让我拿到了很多人羡慕不来的学位,在此期间我还找到了为之疯狂的爱好。

“经济学的高材生怎么会钟情于香水行业呢?”我自言自语道。

我叫张乐轩@Aaron香水教室,15岁出国后一步步考上常春藤,痴迷香水且3年内狂花30万。




(在美国餐厅自拍)

我于90年代出生在北京,父母都是生意人,虽说他们生意繁忙却并没有因此缺席我的生活。

小时候的我比较好动,父母也早就看出了端倪,为了防止我“过于”活泼,他们对我要求比较严格,但他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家长式严格”。

他们不会限制我的爱好,不会让我死读书,读死书,经常鼓励我去接触新鲜事物,这让我爱上了写作,在四年级的时候开始写小说。

因为生意,那时候我们频繁地搬家,光是幼儿园我就换了三个,这让我有了比同龄人更强的适应性,也让我更加的早熟。



(小时候的我)


我母亲曾经留学英国,所以他们对我的教育是中西结合的,从小就告诉我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

我在这样的家庭教育里不断成长,一直努力去做一个有利于社会的好孩子,经常把一些书捐赠给灾区的小朋友,还会去敬老院陪一些陌生的爷爷奶奶聊天,为此还拿到了朝阳区的十佳小学生奖项。

那个时候朝阳区有数十万的孩子,我拿到这个奖项的时候非常激动。



(上学时候的照片)

初中时我考上了海淀外国语学校,当时读的是实验班。

我在那里学习成绩不错,也因为成绩很优异,父母和我商量起了出国的事宜,他们觉得我应该多出去看看,那时候我像“小大人”一样和他们一起认真思考了这件事。

后来我备考了托福,准备好了相关的文件,一鼓作气考到了田纳西州,去了全美排名第二的私立男高。

当时一届有150人,至少会有15个人能够考上常春藤级别的学校。

因为美国很多孩子都喜欢玩,所以我在那边的成绩还算不错,而且田纳西州是一个大农村,对我来说没有啥可玩的项目,这让我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成绩一直保持在全年级的前5%。



(初到美国)


田纳西的高中比较宽松,同学们会时不时组织一些公益社团,去做义工,这也成了我学习之余放松身心的活动。

比如我会免费给一些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补习功课。

当时还参加了一个叫“人类栖息地”的社团,免费帮穷人建房子。

建房子的工序非常复杂,不是刷刷油漆就完事了,而是真的从无到有,刨土、打地基、插钢筋等一整套流程。

在高中我建了大概十多个房子,每天累得不成样子,但是看到那些穷人们有房子住,我打心底里高兴。

我把热衷于公益的习惯从小学带到了高中,从北京带到了美国,这也影响了很多人。



(在工地弄钢筋)

我喜欢做公益,但不是每一个学子都会抽出时间来帮助别人。相比于做公益来说,同学们似乎更喜欢钓鱼、越野。

那边16岁就可以拿驾照,高中时他们会开着皮卡车去泥沟里面玩泥巴,把整辆车弄脏他们就会非常高兴,而且有的时候他们还会邀请我去打猎和钓鱼。

因为我对打猎啥的根本就没兴趣,所以很少跟他们一起外出活动,更多的时间则是呆在宿舍里,因为这件事还和舍友产生过矛盾。

当时美国那几个舍友可能成熟得比较晚,不理解其他人的生活作息,没办法换位思考,比如我在晚上十一点睡,但他们的作息时间是晚上一两点钟睡觉。

而且对我来说,田纳西这个大农村没啥可玩的,这让我在太多的时间里都是待在宿舍,所以有一个舍友就觉得我侵犯了他的隐私,他没办法和他的朋友们单独待着,于是他的那几个朋友就来骚扰我,说一些我听不懂的当地俗语。

当时我没和他们计较,后来过了两年他们也没再找过我麻烦,可能他们也长大了。



(我和社团的朋友们)

我的高中生涯就是在学习中体验生活,虽然时不时会有一些摩擦,但这并不影响我。

高中这四年里我还发表了第一本小说,那是我从四年级就开始写的,一共坚持了七八年,这是我挺值得骄傲的一件事。

后来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纽约大学,和李安导演、Lady Gaga成为了校友。

纽约可和田纳西州不一样,作为世界的心脏,它让我对这个世界有了新的认知。



(纽约,一个活力与死寂并存的地方)

纽约大学的学习氛围和之前的学校大不相同,我发现这边的大学生都习惯于小组作业。

很多作业都是小组完成的,包括讨论也是小组讨论。

这点和国内有所不同,在国内大家基本都是各学各的,这可能算是一种文化差异吧。

而且很多人觉得国内“内卷”太严重,纷纷想着来国外,其实国外也有内卷的,纽约这边内卷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卷学习,卷工作,可能大家都不想被落下。

我在田纳西的成绩很好,但是到了纽约大学,排名一下就从前5%下降到了20%。所以,在纽约上学不容易。

学习太累的时候,我也会出去走走。行走在繁华熙攘的纽约街道上,我看到了肤色各异和来自不同国家的人群,每次出门也都能发现新鲜的故事,比如纳斯达克谁又敲钟了,哪个电影又在纽约拍摄了,精彩程度远超田纳西。

而且众所周知,这边的物价很昂贵,尤其是饮食。

我甚至都不去吃中餐,这倒不是因为我不喜欢中餐,而是这边中餐馆的价格非常贵,比汉堡披萨的价钱要高很多。



(在岸边思考)


在纽约上大学的时候,因为物价的高昂,我还去做了兼职,为此发现了我人生中的一大乐趣。

大学的时候我去做了房地产中介,某天下班逛街的时候我闻到了一款非常棒的香水。

我从娘胎里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接触香水了,小时候父母身上好闻的味道让我对香水一直有好感,我也一直有喷,但要说痴迷却从来没有过。

逛街的时候,那个香水的质感让我流连忘返,我无法忘记那个味道。自那以后,每天除了学习和兼职以外,我会尽可能地抽出时间去了解香水的历史和文化,去花大量的资金购买,截止到现在我买香水的钱差不多有30万人民币了。



(专门放香水的屋子)

那时候我对自己热爱的香水会买很多瓶,也做过很多疯狂事儿。

我曾因为对一个香水太喜欢了,每天会往身上喷很多。有的香水很贵,一次喷很多可能几百人民币就没了。

那段时间,我很多时候都是穿着二三百块钱的气味出门的,还创办了自己的香水频道。

后来为了探究香水的起源,我去了法国,一个香水行业发展最好的地方。

我先去了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也去了法国格拉斯,那个地方号称香水之乡,有很多调香学校和工厂。



(在美国遇到香水大师)


到了法国格拉斯,我去香水博物馆看了制造香水的容器、精油萃取和蒸馏。

那时候我才发现,小小的香水也有大大的历史和工序。

其实也不光是香水,每个东西都比我们想的要复杂很多,包括历史悠久性。很多人热爱一个东西,但不会去探究它的起源,这并不好。

其实每个事物背后都有特别特别多值得去了解的故事。虽然法国不是香水的起源地,但法国确实是香水界的老大。所以这次旅行让我学到了很多,也有了新的感悟。

我需要去学习的东西太多了,现在所掌握的知识只是冰山一角,



(喷好多香水出门)


从法国旅行回学校后,我继续运营自己的频道,一边兼顾学习和工作,一边去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作品,为此也积累了十几万的粉丝。

对于这件事情我的父母也非常鼓励我,他们没有觉得我不务正业,反而会和我探讨如何把内容做得更好。

在运营账号的时候我也没有放弃自己的学业,我知道香水目前不是我的主要工作,我凭借努力,三年修完了大学四年的课程,并且考上了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生。



(多年前和父母的合影)

我时常站在当下的刻度上,回看过去。

15岁的时候我就出国了,这些年在美国的经历虽说没有其他人那么丰富多彩和心惊动魄(没被人拿枪指着过头,也没被人入室抢劫过),但也成长了很多。

去大农村吃过苦,也去过世界的心脏感受生活,我觉得挺充足的,也挺有意义的。去了大都市以后人们更容易看清楚自己,更容易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很渺小的人。

在哪个地方生活都不容易混出个模样,尤其是在他乡,一个外来客要想生存下去,就得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要不断地去学习,在任何年纪都是如此。



(工作时自拍一张)


很多人可能觉得一个名校硕士跑去做香水有点不可理喻,但我觉得,热爱这个东西才是做好一件事情的最大动力,至于其他的学位什么的,多数只是我们展现给别人的一个标签。

未来,香水这东西我会一直做下去,但是同时我也会去做其他的事情,比如说慈善,这些年因为学业和工作耽搁了,以后有时间我一定会坚持去做。当然,如果有机会,我肯定会把香水儿当成最首要的事情来做。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569454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