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房请农民拍戏!今年最“惨”电影 悄悄赚6000万(图)

金错刀 0



想不到,一个尘土飞扬的农村电影,居然成了年度最大热门。

导演亲自爆料,它在7月23日票房破千万,帮3位女制片人实现了“裸奔的梦想”。



《隐入尘烟》作为典型的文艺片,最大特点就是节奏慢,仿佛全程0.75倍速。

而且只有一个专业演员,其他人全是农村里的老农民。

不仅内容题材不讨巧,它命运也不太好。

本该在今年2月紧接着柏林电影节的热度上映,却因疫情被撤档,一直拖到今年暑期档7月8日,原本就话题度不高还被积压了半年。

但就算如此,它还是在暑期档赢得了近6000万票房,排片从最低只有0.4%上升至12.3%,豆瓣评分一路从7.8飙到了8.5,后劲之大被业内称为年度好文艺片。



在豆瓣上,它排在实时热门电影榜的第一名,有近30万人看过,短评就积累了超11万条,各项热度数据是《杨戬》的两倍,实时票房超过同期《独行月球》、《明日战记》。



《隐入尘烟》到底有什么魔力,让看惯了爆炸级爽片的观众愿意买单?



请老农民拍电影,让30万人着迷最具话题度的爆款电影,往往遵循着先抑后扬的逻辑,鲜明的扑街特点少不了,比如演员外行、拍摄坎坷、甚至整个摄制组都穷得叮当响。

不幸的是《隐入尘烟》都占全了。

首先它的内容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是极不讨巧,讲的是被边缘化的农民,女主不仅从小被虐待,经常挨打、住驴棚,就算嫁人还因为干不了活被嫌弃是个“闲王”,故事背景压抑憋闷。



因为剧情苦涩,而且只有一个专业演员,观众对这部电影并不看好,首日票房只有30万。

最开始的几天,《隐入尘烟》的排片率从2.3%下降到0.4%,很多慕名而来的电影爱好者只能赶早场去影院看,一些小影院只上了一天,第二天片子就下架了。

但神奇的是,在扑街边缘徘徊多日后,这部电影居然靠着凶猛的后劲疯狂逆袭,到9月2日单日票房909万,比上映第一天翻了26倍。



推动它这“第二春”的,正是《隐入尘烟》的剧组成员,他们借助自媒体,硬是把电影的曝光度提高了。

这让它在上映五十多天之后,迎来了单日票房第一。



帮《隐入尘烟》逆袭的另一股力量,是观众里的反派。

最刻薄的一些人认为,《隐入尘烟》是汉奸文学,因为马有铁这样的人在当今社会绝对是精准扶贫对象,不可能还活得这么惨。



批判背后,很多网友也站出来指出电影的“假”,认为现在农村都普及智能手机了,连电视都没有,根本不可能。

非要拍成现在这样,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取悦西方评奖机构。这部电影已经两次入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就是证明。



耸人听闻的汉奸论、得奖论背后,还有人提出“贵英常有,马有铁不常有”的论调,认为电影一直在疯狂演绎男主的善良,忽视女性的力量。

巨大的争议,让《隐入尘烟》这个原本被埋没的电影被疯狂讨论,话题度超过了以往所有的乡土文艺片。

但随着负面信息汹涌而来,《隐入尘烟》的票房和口碑却越来越高,在评论区里,观众留下了11万短评,还有人指出:“向城市一次次无偿输血的,是农民。”



争议之下,《隐入尘烟》的火爆出圈实在奇葩,也着实让人心酸。



豆瓣8.5分背后,是一个没钱却不躺平的导演单调、慢节奏、苦难的《隐入尘烟》爆火背后,有一个关键性的人物,李睿珺。

李睿珺是多部乡村题材文艺片的导演加编剧,他曾带着家乡全村老少爷们演了一部豆瓣评分7.7的《老驴头》,入围釜山电影节;电影《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还在央视6套播出。

图源:《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

如今《隐入尘烟》是他所有作品中最突出的一个,还两次入围了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李睿珺的厉害之处在于,他能把剧组变成一个演员速成班,就连村里的老农民,都能被他训练成演员。

2019年底,他回乡筹拍《隐入尘烟》,原本计划分成五次拍摄不同季节,用一年的时间拍完,但很快疫情就来了,他不敢离开村子,钱和人也都进不来。

他只能动员家人和邻居一起参与拍摄,请自己姨父扮演男主角,演贵英嫂子的是李睿珺的妈妈,卖衣服的老板是他媳妇,村口被抱在怀里那小孩是他的儿子,唯一专业演员海清,是零片酬出演,背着家人溜到片场拍戏的。

为了让男女主角配合默契,李睿珺下了狠手:先毁了海清的容,再打断姨夫的硬骨头。



他先让海清打扮成农村妇女,然后禁止她说普通话,想交流就只能用半吊子的西北方言。

然后让她住进姨夫家,第一阶段是从1月21日到5月1日,白天一起去田里干活、赶集,晚上一起看电视、喝酒、对台词。最开始海清听不懂西北话,一起聊天时总是干瞪眼。

几个月下来,海清完全变成了农村妇女,以至于很多村民以为他就是李睿珺的一个远房亲戚,甚至他们去餐馆吃饭,一个海清戴着金首饰拍的广告摆在店里,店员都没认出眼前的顾客就是她本人。



李睿珺还有一个身份:电影圈最穷导演。

因为没钱,李睿珺总是能在资源极度匮乏的情况下拍出高品质电影。

当年最惨的时候,他拍《老驴头》,整个剧组只有7个人,物料也只有一杆话筒,一个HDV,两盏红头灯,加一些200瓦的灯泡,所有人都住在姨父家。

那一次拍电影的钱是父亲找亲戚帮忙凑的,其中有老两口的房款,一共30万,李睿珺还了7年。

图源:《老驴头》

光靠跟亲戚凑钱当然拍不出那么多电影,李睿珺找钱的另一条路,就是求助国外的电影基金会。

比如《老驴头》就是他把剧本寄给“鹿特丹电影节剧本发展基金”后,分两次得到了3万欧元的资助才拍完的。

为了保证电影质量,李睿珺还把剧本写得事无巨细。

在看过《隐入尘烟》后,很多观众的反馈是:“完成度太高了。”

为了把每一个细枝末节都刻画清楚,李睿珺的剧本里经常写着一大堆“废话”,比如人物的鞋上有没有土,干湿程度是什么样,衣服的颜色和新旧程度,领口有没有磨破和汗渍。



这些剧本大多是用很多年想出来的,比如《隐入尘烟》就是李睿珺在2012年开始准备,期间他在一次电影展上认识了海清,直到2019年他觉得时机成熟,才用一年时间把剧本写完了,寄给了海清。





不被看好的《隐入尘烟》,到底是靠什么逆袭的?《隐入尘烟》的火爆有很多原因,其中重要的一点在于真实的细节。

为了把《隐入尘烟》拍好,导演李睿珺带着整个摄制组去体验马有铁和曹桂英。

他们的新房,是李睿珺带着团队一点点盖的。



最开始房子的土坯刚垒起来,夫妇俩坐在屋子里,从土坯缝隙之间还能看到外面透进来的天光。到后来就变成一面土墙,上面的纹理清晰可见。

李睿珺还种了三亩玉米,五亩麦子,养了两头猪,孵出了十几只鸡。就连电影里的月份日期和实际的拍摄日期都做到了完全重合。

因此,在《隐入尘烟》中你甚至可以学习如何种地、养鸡、打粮食,看到真正的农民是怎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隐入尘烟》中丰富的细节,让它在艺术和技术上,都足以满足国际竞赛水准。

比如在对光影氛围的营造上《隐入尘烟》一点不含糊。

李睿珺发现每天傍晚有15到20分钟的时间光线最好,那就每天只在那十几分钟拍固定的戏,几分钟的情节能拍好几天。



《隐入尘烟》还设计了很多隐喻,加深了整个作品的内涵。

比如默默参与演出的驴,其实就是马有铁的映射,从开头三哥打驴开始,到最后马有铁把驴放走,都在向观众强调马有铁像驴一样的命运。



还有鸡蛋,原本夫妻俩借鸡蛋孵小鸡,再生了蛋给生病的曹桂英吃,结果桂英去给有铁送鸡蛋的路上掉进了水渠,展示了一个完整的命运轮回,最后有铁把剩下的鸡蛋吃了。

为了把这对农村夫妇演好、演真,演员们下了很多功夫,每个镜头拍二十七八遍是常态。



牺牲最大的是海清,为了演出曹桂英的残疾,她的手要抖,眼要斜,走路要侧弯着腰,一年下来海清去医院检查,片子上显示她真的是脊柱侧弯,很难恢复了。

最狠的是曹桂英溺水那一场戏,海清要飘在水深1米7的水渠里,鼻子嘴巴进水也不能动。



后来马有铁来捞曹桂英,更难演。

因为水深,还没有任何辅助设备,他们经常滑倒淹水,那就重新拍,俩人都灌了个水饱。

拍完那一场,海清拉了好几天痢疾,她甚至有了心理阴影,几天后还依然觉得自己脑子里有水哗哗流过的声音,走路不稳。为此她还专门去医院拍核磁。

在漫长的节奏之下,《隐入尘烟》像一个艺术品,精致到每个细节,赢得了观众的口碑。



评判电影的好坏,首先要看内容质量,而这与题材和投入的金钱无关。

比如贾樟柯的第一部艺术片《小武》,虽然成本只有20万,却同样得到了业内和观众的认可,1998年在国外上映就入围柏林国际电影节,在国内豆瓣评分也高达8.5分。

艺术源于生活并要回归生活,电影也不仅仅属于明星和城市。

在快节奏的电影市场,《隐入尘烟》反而赢在了慢上。

参考资料:

GQ实验室.《导演李睿珺:像我这样平凡的“失败者”》

虎嗅.《:城市的电影院里,能飘进黄土吗?》

三联生活周刊.《这部今年目前分数最高的华语电影,何以动人?》

时光网.《导演与海清专访:学甘肃方言太难,农村题材更少在大银幕上被看到》

知乎.《电影《:隐入尘烟的究竟是什么?》

豆瓣.《一篇充斥着“过度解读”的影评》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566570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