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线碾压985,师范大学我高攀不起了

网易数读 0



很多人从前看不上教师岗位一眼望到头的生活,现在却发现有寒暑假和各种福利的教师编真香。

如今教师不仅是爸妈眼里最好的职业,也是许多年轻人心中的香饽饽。

不过,这年头,当老师的门槛似乎越来越高了。

和你竞争初中老师岗位的可能是清北研究生,平时从没说过要当老师的室友也默默学起了教资,就连曾经爱答不理的师范类院校,分数线都涨了又涨。

当老师,真的有那么香吗?

教师热,从考师范开始

今年高考, 673 分(满分 750)能上哪个大学?

对一名四川理科生而言,这个分数在本科提前批次里仅次于北大清华的调档线。但是一名 673 分的考生却报考了国家优师专项,毕业后,他将去往一所县中小学履约任教 6 年 [1]。

无独有偶,云南一名 666 分的学霸不报浙大,不选南大,而是报考了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的国家优师专项 [2]。

如果说录取分数线是反映院校和专业热门程度的温度计,那么不断上涨的公费师范生分数就是当下师范热的直观证明。

毕竟,免学费、住宿费,每月 600 元生活补助 [3],毕业后还直接分配带编岗位,这样的待遇谁不羡慕。

我们统计了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在四川近三年公费师范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结果显示,六所名牌师范在四川的分数线和一本线之间的分差大部分都变大了。



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三年间在四川的文科录取最低分上涨了足足 24 分,和一本线的分差从 45 分涨到了 68 分。

理科则普遍比当地一本线高出 70 分以上,北师大甚至高出了 128 分。

优等生越来越青睐师范院校,不仅是四川独有的现象。今年,广东、河北、山东等多个省份公费师范专业的投档最低排位都在升高 [4]。

据教育部介绍,高考成绩前 30% 的学生报考师范专业的比例由 2018 年的 18.3% 提高到 2019 年的 33.4 % [5]。

如果分数还不够有说服力,录取排名的接连上涨可能更要让你吃惊了。

同样以四川为例,近三年来,六所师范大学的公费师范生录取名次都在接连上涨,其中理科甚至在以每年上千名的速度前进。

三年前,理科生考到 2 万名开外还能上东北师范大学的公费师范生,到 2021 年,则需要进步 5000 名才有被录取的可能。



如果你不想一进校就签好“就业协议”走公费师范生的路子,毕业后直接去分配学校任教,而想走正常录取,那么上一所好师范的难度并不亚于一众 985。

2021 年,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天津的录取最低分仅比北京大学低 13 分 [4];华东师范大学综合评价批次和普通批次的投档线还首次超越了老牌 985 同济大学 [6]。

这让准备报考师范院校的高考生有些纳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已经没什么参考价值了,得比前一年的录取位次高个几百名甚至几千名,心里才有底。

扎堆考教资,带编教师有多香

师范大学很火爆,但上师范并不等于毕业就能当老师。要想拿到教师职业的入场券,大部分师范生还得先迈过教资这道槛,更不必提非师范生。

2016 年,全年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共有 260 万人,2017 年增至 410 万人,到 2019 年则攀升至近 900 万 [7],据估计,2021 年教资大军已突破千万大关 [8],和高考人数不相上下。

就连报名系统都跟不上教资热攀升的速度。2019 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报名第一天,由于报名人数过多,官网服务器甚至一度崩溃 [7]。

就拿江西来看,6 年前一场考试还只有 3 万多人报名,2017 年就突破了 10 万大关,两年后更是翻倍到 20 万。



但在庞大的教资考生里,师范生并不是主力。

2019 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里,非师范生占到了 74% [9]。在教育重镇北京,2021 年上半年的教资考试中,88.6% 都是非师范生 [10]。

很多大学生都感受到,身边的同学一个个都开始考教资了。不论你学的是统计、金融、法律还是新闻,一夜之间大家又回到了组团刷题的日子。

尤其到了 10 月,如果你看见一个人蹲在宿舍楼道,背着一连串神秘口诀,那你大概率捕捉到了一只教资人。

要成为体制内教师,还要经历考编的筛选,而后者比教资难度高了好几级。

但这些都止不住大家朝教资靠拢的热情——毕竟,一想到成为社畜后的 996 生活,工作稳定还有寒暑假双休的带编教师,简直就是“梦中情业”。



根据麦可思数据,2021 届本科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岗位排行中, 小学、初中、高中老师均上榜前十 [11]。作为社会刚需岗位,预备老师们不愁找不着工作。

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和父母的担忧,安稳两字,就像茫茫大海里的一盏灯塔,击中了当下年轻人的焦虑和迷茫。对他们来说,证多不压身,何况多个证就多条退路。

而对那些打心底想当老师的人来说,教资可不是某种保底的选项。我们统计了社交媒体上老师们分享的从业原因,大家说到最多的其实教育理想。

除了好就业、铁饭碗,向下一代传递真善美的教育热情才是他们走上教师路的原动力。

一名网友分享道,自己小学时曾经历过老师的暴力,也目睹着老师暴力其他学生,他想证明,暴力不是教育最好的方式,最后成了一名师范在读生。

也有人就是单纯地喜欢和小孩相处。上课时看到他们求知的眼神,教师节收到花花绿绿的贺卡,课间教室里洋溢的青春气息……这些也是许多人向往的老师生活。

当上老师后,我后悔了

然而,不论是考师范还是考教资,都只是沿路的风景,真正的目的地,是充满挑战的讲台。无论你是带着纯真的教育理想,还是对编制岗位的向往来到教学一线,都可能被现实打碎美好的滤镜。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稳定的另一面往往是低薪。

根据麦可思研究院,2021 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在主要行业的月收入中,教育业倒数第四,收入增长也常年倒数 [11]。



一直以来,工资低都是老师们心中的痛。“不低于公务员工资水平”的政策喊了多年,大多数地区的教师收入仍然比不过公务员。直至今日,教师被拖欠工资的事情还常有发生 [12]。

而且,地域和城乡的差异也很显著。根据 2021 年中国统计年鉴,上海教师的平均年工资能达到 17.3 万,而在山西,这一数字只有 7.8 万,不足上海的一半 [13]。

以前还可以靠补课赚外快,但政策变化后,收入又少了些。

除了收入低,当老师的压力也不比其他行业小。一线老师吐槽最多的,就是工作强度大。

抱着“不必 996”的愿望走进学校的你,面临的可能是早晨 7 点的早读和直到深夜的晚自习。不是上课,就是备课,你有写不完的试卷,老师们就有批不完的作业。

都说学校环境简单,但老师们也得处理来自学生、家长、上级领导等多方人际关系,精神压力也很大。如果当上了班主任,还要负责管理整个班级的大事小事,身兼保姆、侦探、调解员等数任。

除此之外,老师还面临咽喉炎、颈腰椎疾病等职业病的困扰 [14],平时老师们彼此最爱分享的不是润喉糖就是按摩仪。



这样的教师生活,还香吗?

比起一些工作繁重还可能朝不保夕的职业而言,教师的稳定的确令人向往,带薪假期、住房补贴、低价食堂等一系列福利也足够优越。

但许多人涌向师范、报考教资,只是隐约看中了带编岗位的好,很多人最后也并没有真正走上教师岗位。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中小学教师在 2020 年第三季度曾成为全国最缺工的职业之一 [15]。

就算是免学费还包分配的公费师范生,也常常招不满人。今年四川省首次录取公费师范生和优师专项结束后,缺额总人数为 235 人,占招生计划总人数比例的 9.19% [2]。

一些地方省属院校的公费师范生招生更难——毕竟,跟大城市的工资待遇和发展机会比起来,乡村教师的出路并不多。

也许一开始,我们追逐的就并非当老师本身,而是在充满变数的大时代下,“老师”这一职业象征的稳定和从容。

只是被我们羡慕的老师们,也身处围城之中。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文学城 查看原文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22/08/20/11780840.html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